明代留都南京储备内府的考.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代留都南京储备内府的考 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朝太祖朱拉被命令搬到北京,南京成为中国的首都。仍然有一些内外机构,包括由九清官僚、五正军官和参谋长领导的内政当局。他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南京,一直持续到明朝末年。《明史·职官志》中留都南京政府官员的记载有的过于简略, 有的存在讹误, 本文略作补充考正, 以求教于方家。 1. 南征不培养 明刘若愚《酌中志》卷16《内府衙门识掌》、清万斯同《明史》卷70《职官下》、清王鸿绪《明史稿》志58《职官五》, 记载同。 南京守备是指由内臣宦官担任的南京内守备, 也称为守备太监, 职责为与外臣文武官员守备留都南京, 同时掌管南京的内府各衙门。宦官官衔最高为太监, 正四品, 其次为左、右少监, 从四品。南京守备内臣官衔多为太监, 亦有少监担任内守备的。如《明世宗实录》卷324嘉靖二十六年六月庚寅记“南京守备司礼监左少监丘得”云;清谈迁《国榷》万历二年十二月壬寅亦有“户科给事中赵参鲁论南京守备少监张进”的记载。 南京守备太监往往不止二员, 常多至三四员。见诸《明英宗实录》的记载, 如卷78正统六年四月癸酉“敕南京守备太监刘宁、罗智、唐观、袁诚”;卷241景泰五年五月戊午“敕南京守备太监袁诚、陈公、周礼、保安”。武宗、世宗时记载较多, 如《明武宗实录》卷15正德元年七月癸未, 户科都给事中张文等以灾异应诏陈言, 称“余庆、黄准、黄忠、刘云同守南京”;卷22正德二年闰正月壬子, “太监李荣传旨, 南京守备内官监太监郑强改司礼监太监, 掌印并守备关防, 内官监太监刘琅、彭恕同强守备”;卷100正德八年五月庚寅, “守备太监黄伟、芮景贤、廖堂”。《明世宗实录》卷59嘉靖四年闰十二月己未, “初, 有旨添设南京守备太监卜春, 南京御史王献等以为冗滥, 疏请停革, 兵部覆议:南京守备已增至三员”;卷101嘉靖八年五月己未, “兵科纠劾南京守备太监卜春、王堂各奸利不法事。上纳其言, 诏春、堂革任闲住。以太监赖义、吕宪、李瓒往代之”。 守备内臣最多时曾增至七人。《明武宗实录》卷76正德六年六月丁酉, 南京兵部尚书柴升等会奏称“守备内臣旧设不过一二员, 近增至六七”。南京守备官员中, 外守备、协同守备、参赞机务各一人, 惟有内守备由数人担任, 可见明廷对掌管南京孝陵皇城守护、物资进贡等事务的内臣非常倚重, 而南京内府机构众多, 内守备职掌广泛, 多人分担此职也可确保其权力不致过大。 2. 《南征刘云墓志》明《南京 刘若愚《酌中志》卷16《内府衙门识掌》、万斯同《明史》卷70《职官下》、王鸿绪《明史稿》志58《职官五》, 记载同。 明代内府机构称十二监、四司、八局, 共二十四衙门, 其中司礼监权力最大。南京守备多数为司礼监太监, 但非尽为“司礼监外差”, 也有相当数量守备内臣来自其它监局。见诸实录的相关记载即有多条, 如《明武宗实录》卷14正德元年六月己酉朔, “太监陈宽传旨, 令御用监太监刘云南京守备”;卷18正德元年十月戊午, “太监李荣传旨, 命内官监太监杨森守备天寿山, 余俊守备南京”;卷22正德二年闰正月壬子, “太监李荣传旨, 南京守备内官监太监郑强改司礼监太监, 掌印并守备关防, 内官监太监刘琅、彭恕同强守备”;卷88正德七年闰五月己卯, “传旨, 以御马监太监崔安守备南京”;卷155正德十二年十一月丁丑, “太监温传旨, 以南京内官监太监刘璟守备南京”;卷171正德十四年二月己卯, “传旨……南京守备内官监太监刘璟镇守河南”;《明世宗实录》卷39嘉靖三年五月甲戌, “守备南京内官监太监王堂请拨孝陵等卫军三十名看守房屋”。此外, 还见于明张邦奇《张文定公靡悔轩集》卷6《明故南京守备内官监太监吕公墓志铭》 (吕宪, 嘉靖朝) 1, 周裕兴《由南京地区出土墓志看明代宦官制度》中所录《南京守备内官监太监罗公墓志铭》 (罗智, 宣德至正统朝) 2, 《明故南京守备内官监太监余公墓志铭》 (余俊, 正德朝) 3。 司礼监为宦官二十四监局之首, 掌皇城内仪礼刑名, 钤束下级宦官, 关防门禁, 掌理内外章奏, 照阁票批朱等, 权力极大。南京内守备多数为司礼监太监, 此外多来自权力仅次于司礼监负责建造工程的内官监, 其次为权力较大的掌管四卫营的御马监以及掌管御用物品的御用监。 3. “南京市左郎郎”为左郎的保护方式 万历《大明会典》卷3《官制二》南京兵部、万斯同《明史》卷70《职官下》、王鸿绪《明史稿》志57《职官四》, 记载同。 与北京六部相比, 留都南京六部事务简省, 官员也不全备, 侍郎只一人, 多为右侍郎, 亦间有左侍郎, 两者不并设, 左侍郎位在右侍郎之上。自宣德至天启, 见于《明实录》记载的有:《明宣宗实录》卷50宣德四年正月丁巳, “署南京兵部左侍郎李衡卒”。《明英宗实录》卷23正统元年十月辛卯, “

文档评论(0)

uyyyeuury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业文档制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