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马史诗》中的明喻与自然.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荷马史诗》中的明喻与自然 《哈马史诗》运用了大量的隐喻,共250多个。这些明喻分为两类,一是简单型(本体象喻体),如在《奥德修纪》17卷中写道:“皮肤洁白,象新磨的象牙一样。”(1)本体是“洁白的皮肤”,喻体是“新磨的象牙”,非常简单的明喻形式;另一是复杂型(本体加以“一喻象物”为中心的具备一定长度的完整画面),如《伊利亚特》中写道:“在他们身后,紧跟着熙熙攘攘的兵勇像大群的花蜂一股接着一股,没完没了的冲涌出空心的石窟抱成一个个圈团飞访着春天的花丛四处游移漫舞,成群结队。”(2)这个象喻的本体很简单,就是“熙熙攘攘的兵勇”,而喻体部分却围绕喻象物“花蝶”形成了一段很长的描写,构成了一个十分完整的画面,从中可以领略的内容也就相对丰富,因此复杂型明喻又称为象喻。在《荷马史诗》中,这种象喻约占明喻数量的五分之四(180余个),由于数量众多,又具备一定长度,故能反映出较为丰富的活动场景,建造一个相对完整丰富的自我世界。在这个象喻世界里反复再现的是“人与自然”直接面对的实践活动,如狩猎、农耕、捕鱼、畜牧、航海等(约160来处),而很少涉及史诗情节关注的重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伊利亚特》主要关注的是战争,《奥德修纪》则已重家庭)。本文试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切入点来解读《荷马史诗》的象喻世界。 古希腊人对自然的崇拜和崇拜 象喻中表现最多最明显的是人与自然的对立。首先,象喻中多次写到自然灾害(约23处),包括洪水、旋风、暴雨、巨浪、水灾、雪灾、寒流等当时还无法战胜的自然力量。它们给人类的种植业、航海业、渔业、狩猎生活带来重大损失。如《伊利亚特》16卷中有这样一个比喻:“象农人种下的一棵坚实的橄榄树苗在一处僻静的山地浇上足够的淡水使之茁壮成长……然而,天空突起一阵狂澜强劲的风势将它连根端出土坑平躺在泥地上”(3)。这个象喻里大自然是一种可怕的邪恶力量,他是与人的奋斗相对立的破坏者。象喻中还有人与动物为各自生存而斗的大量例证(47余处)。这些象喻多展现狮子、野猪、花豹、老蛇这些自然界的强者来侵扰人类的庄院和牧场,抢夺猎人的胜利果实(山羊、兔子等小动物)而引起的一场恶斗。人类与这些猛兽毒物相搏时,多处于劣势和守势,胜利的机遇极少,因此,这些动物也代表了自然的强力和权威,也让人类感觉恐惧。如在《伊利亚特》16卷中写道:“像一头山地哺育的狮子,坚信自己的勇力……狗和牧人噪声四起但却只是呆立在远处,不敢近前拼杀切骨的惧怕揪揉着他们的心房人眼睁睁地看着狮子抢走肥牛,却不敢近前”。史诗的这些象喻说明古希腊人对自然的恐惧源于自身力量的不足。 由于自身力量的弱小,古希腊人难以把握自然规律,他们对神秘的大自然由畏惧而产生了崇拜和赞美之情。因此当象喻的本体为人,特别是英雄人物时,往往用狮子、山鹰、野猪、烈火、狂风、暴雨、巨松这些大自然伟力的代表来作喻。如在《奥德修纪》中奥德修斯多次被喻为威风凛凛的狮子。与这种崇拜之情相联系的是大自然被神化,象喻世界隐含着一个掌管自然法则的神话系统,每一自然现象都是某一天神的意志和行为。然而,象喻中又反映了古希腊人在极为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对自然的神秘和伟力不甘示弱、积极探索的精神。首先他们在努力把握自然法则。如象喻中多次出现弱肉强食的自然现象:“雄鹰捕杀小鸟,黑豹吞噬小鹿,狮子撕裂羊羔”等,这种强者借助天然的力量优势对弱者的掠食,古希腊人显然是把它当成值得推崇的自然法则。在史诗的众多英雄人物身上,勇力比美德更重要,阿基琉斯、阿伽门农、赫克托耳全都是臂力超群、威力无比的勇力化身。古希腊人的这种尚武风气在《荷马史诗》中随处可见,他们在紧张的战斗之余,会举行各种角力比赛,在氏族大会上也经常进行各种体育比赛。这可能是在同大自然斗争中积累的经验的总结和引申。此外,古希腊人对自然的求索和关注还可以从象喻中对各种自然现象(自然灾难、星宿、雨雪、瀑布)客观细致的记录中可窥一斑。 显然,象喻世界显示的古希腊“人与大自然对立”的层面是丰富的,它既渗透了古希腊人对自然伟力的畏惧和无奈,又反映了他们对自然规律的探索和认识;表现了他们既膜拜自然又企图征服自然,既把自然神化又有渎神观念的复杂性。(4)进一步说,古希腊“人与自然的对立”与别的民族不同,比如说古代中国,也有许多“天人对立”的神话流传,如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女娲补天等。但是中国人在与自然的对抗中,有时缺少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把握,往往无限夸大人的精神力量,酿造出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浪漫主义悲剧情怀。这与古希腊人的冷静、客观以及脚踏实地地改造自然的精神是相逆的。当然,古希腊人的这种自然观的形成,与希腊地处恶劣的地理环境有关。多石、少土、临海的险峻地理位置,意味着需要通过人的智慧去战胜自然,才能获得生存的物质条件。而中国却处在四面环山的内陆,对自然的担忧相对较少。因此易耽

文档评论(0)

uyyyeuury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业文档制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