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全元文》作者地理分布及其原因分析
?
?
李修生先生主编的《全元文》于2004年由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出齐,共计60册,收入元代作者三千二百余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又陆陆续续发现了《全元文》失收的佚文百余篇。我们知道,元朝是由蒙古人先后灭了金朝和南宋建立起来的政权,其疆域在中国的历史上最为广大。那么,《全元文》所收作者的地理分布如何呢?它能否反映出元朝疆域的一些特点呢?本文试图对《全元文》作者的地理分布及其原因作一分析。
一、《全元文》对作者籍贯的著录
《全元文》对作者籍贯的著录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著录籍贯,并注明现今的地名和所属省级行政区域。如姬志真,“泽州高平(今山西高平)人”。张孔孙,“隆安(今属广西)人”。二是著录籍贯,但未注明现今的地名和所属省级行政区域。如刘方,“舜泽人”。杨彝,“钱塘人”。三是著录籍贯的同时,也著录寓居地或迁徙地。如张翥,“晋宁(山西临汾地区)人,寓钱塘”。郑元祐,“处州遂昌(今浙江遂昌)人”,“从父郑希远徙居钱塘”,“父卒,偕兄介甫先生移居姑苏”。四是著录大致的区域或所隶的行政区域。如,王博文,“东鲁人”。张瑾,“河南人”。张显,“蜀人”。聂明德,“关西羽士”等。五是著录族别或国别,如蒲寿宬,“阿拉伯人,一说占城人。居福建泉州”。李瑱,“高丽(今朝鲜)人”。崔瀣,“鸡林(一曰高丽)人”。按摊不花,“蒙古人”。释印元,“日本僧人”。廉惠山海牙,“畏吾儿人”。六是籍贯和所属省份无考的,则阙如。
以上可知所属现今省级行政区域的作者,共计1794人,包括有籍贯的1766人,无籍贯的28人。无籍贯的28人分别是:王博文,“东鲁人”。张显,“蜀人”。释弌咸,“庐山东林禅寺僧”。释涌海,“云南太华山佛严寺僧”。释智久,“尝任山东临清灵岩寺住持”。释妙峰,“曾为浙江丽水法海院住持”。曾立民,“中江西乡举”。张志隆,“东蜀人”。李存,“湖南人”。邓梓,“江西人”。黄如征,“江西人”。刘元佐,“江浙人”。颜之启,“鲁人”。陈俨,“鲁人”。林辕,“闽人”。卫琪,“山东人”。韩庸,“山东人”。梁子寅,“蜀人”。徐公迈,“蜀人”。董在,“蜀人”。王涓,“四川人”。杨存斋,“西蜀人”。王庭,“滇南”。鲁师道,“蜀人”。史孝祥,“蜀人”。朱天珍,“蜀人”。林防,“粤人”。申隐,“寓居闽中”。此外,有籍贯或地域著录,但今地名或所属省份待考的有8位,他们分别是:李端,“保官人”。张希良,“古桐人”。李志玄,“古燕道人”。聂明德,“关西羽士”,宣昭,“汉东人”。李揆,“滹阳人”。李同孙,“澧泉人”。刘方,“舜泽人”。
著录族别和国别的作者共计35人。他们分别是:蒲寿宬(前已录,此略)。泰不华,“父塔不台人”,“遂居于台”。李瑱(前已录,此略)。李榖,“高丽人”。李叔琪,“高丽人”。李齐贤,“高丽庆州人”。金晅,“高丽义城县人”。李穑,“高丽忠清道韩州人”。麦术丁,“回回人”。崔瀣(前已录,此略)。铁哥,“迦叶弥儿(即西域筑乾国)人”。完者台,“高丽(今朝鲜半岛)人”。按摊不花(前已录,此略)。伯笃鲁丁,“蒙古(一说西域)人”。答兰铁睦尔,“蒙古人”。伯颜,“蒙古八邻部人”。月赤察儿,“蒙古许兀慎部人”。元太祖,“蒙古乞颜部人”。势都儿,“蒙古人”。也里不花,“蒙古人”。赵良弼,“女真人”。夹谷之奇,“女真人”。释印元,(前已录,此略)。保巴,“色目人”。廉惇,“畏吾儿人”。廉惠山海牙,“畏吾儿人”。鲁明善,“畏吾儿人”。贯云石,“畏吾儿族人”。廉希宪,“畏兀儿人”。寿同海牙,“畏兀人”。辛文房,“西域人”。琐非复初,“西域人”。察罕,“西域板勒纥城人”。锁咬儿哈的迷失,“西域伊吾卢人”。马祖常,“雍古部人”。李之芳,“文阳(今越南南定西北)人”。籍贯和所属省份无考阙如的作者1364人。
二、按作者所属省级行政区域来分析
上述按族别著录的作者中,像畏吾(兀)儿人或西域人,有一部分当属于现在的新疆人、蒙古人,有个别的可能属于现在的内蒙古人,然因没有明确的籍贯著录,故不在所属省级行政区域的考察范围。而按国别著录的日本人、高丽人、越南人因是外国人,也不在所属省级行政区域的考察范围。有籍贯或地域著录,但今地名或所属省份待考的8位作者,待有结果时再予纳入。因此,这里先对1792位有省级行政区域的作者进行排序。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全元文》作者在全国各省的分布数量以浙江省最多,共有347名。浙江的杭州,原是南宋的都城,浙江的婺州是宋元以来的理学中心,而杭州一度是元末军事首领张士诚的势力范围,张士诚素有厚遇文人的美名,故《全元文》浙江作者的数量在全国各省中位居首位,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第二位的是江西,计290名。从地理上说,江西与浙江接壤,是南宋政权中心辐射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