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新出土《诗论》以及中国早期诗学的体系化根源
?
?
I207.2 :A 1000-5919(2019)01-0113-11
在传世文献中,《诗大序》堪称中国《诗经》学及一般诗学的第一篇重要文献,但它带有明显的碎片化的痕迹。比如它论述了“志”“情”“性”等若干重要范畴,可这些范畴在体系和逻辑上的关联并无清晰的界定,甚至存在某种“错位的衔接”。这种情况,表明《大序》以某种体系化的根源为前提。恰恰是这一体系化根源的遗失,使人们在认知早期《诗经》学及一般诗学时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偏差。其间最主要的问题是把“诗言志”视为中国诗学乃至文学批评“开山的纲领”,将“诗言志”观与“诗言情”观对立,认定“‘言志’跟‘缘情’到底两样,是不能混为一谈的”。①
上海博物馆所藏战国楚竹书《诗论》载录的大抵是孔子(前551-前479)《诗经》学以及一般诗学的理论体系,它才是中国《诗经》学及一般诗学最早的重要文献。见于《尚书·尧典》的“诗言志”固然是“开山的纲领”,但它并未呈现在确定且相对完整的体系中,如果不联系其他经典文本,几乎不能得出准确、完整的理解。从前为这一开山纲领提供体系化支持的最重要的文献,是《毛诗大序》。现在有了《诗论》,很多固化已久的历史叙述都被彻底改写。②
一、基于诗言“性”的诗言“情”
在传统《诗经》学或一般诗学中,“性”不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范畴。孔子论诗呈现的诗与“性”的深刻关联,刷新了这一认知。孔子曾依据《葛覃》《甘棠》《木瓜》《有杕之杜》等诗,来认知和论说“民眚”亦即人性。《诗论》第五章记载孔子曰:
笔者将结合传世《葛覃》《甘棠》《有杕之杜》,诠释《诗论》所揭人性的三种面向,并揭明其普遍意义。③
《周南·葛覃》前两章云:“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孔子从该诗体认的是人性“氏(祗)初”亦即敬初的一面。该诗叙割取、整治葛,以为细葛布粗葛布,乐其所制服装之美而服之不厌,故推原起初葛延生于谷中,叶既盛,飞鸟鸣,并且反复咏唱。孔子认为这显示了人性之敬重初始,“见丌(其)(美),必谷(欲)反(返)丌本”。他对诗的解读以及对人性的认知,都相当独到和深至。孔子进一步推衍人性这一面向曰,“后稷之见贵也,则(以)文、武之惪(德)也”;就是说,人们见文王武王德行美盛,回归其本而祟重其始祖后稷,同样是人性的彰显。这一层虽是申说前面的意思,却直接针对《生民》《思文》等追咏后稷的作品,尤其是前者,是在诗学层面上进一步敞开。
孔子对人性“氏(祗)初”的论断,其实不仅仅涉及他明确举证的《葛覃》,以及蕴含其中的《生民》和《思文》。这一基于文本阅读与现实思辨的认知,是孔子对《诗经》与人性的双重重要判断,无论对人性还是对《诗经》,均具有普遍意义(无疑,我们这样论说《诗经》或《诗经》中的具体作品,必然关联着它们在一般诗学层面上的表征作用,毋庸一一提示)。《大雅·文王》歌咏“文王受命作周”(《诗序》);《大明》歌咏王季与大任亦即文王父母,特别是歌咏文王有明德以及上天复命武王;《绵》言“文王之兴,本由大王”(《诗序》),故由文王之兴追咏其祖父大王(亦即古公亶父)与其祖母大姜;《思齐》言“文王所以圣”(《诗序》),由文王之政德追咏其母大任,兼及其祖母大姜与其妻大姒;《皇矣》歌咏“周世世修德,而莫若文王”(《诗序》);《下武》由武王有圣德,而歌咏其父文王之业以及周先人之功;《文王有声》由武王得人君之道,而咏赞文王得人君之道;《公刘》“美公刘之厚于民”(《诗序》)。凡此亦无不根源于人见其美而必欲返归其本的敬初之性。至于《周颂》诸篇,如《清庙》《维天之命》《维清》《我将》之歌文王,《烈文》之歌“前王”(毛传释之为武王,郑笺释之为文王武王),《天作》之歌大王文王,《武》之歌武王文王,《昊天有成命》之歌文、武、成王,《执竞》之歌武、成、康王等,亦均跟人的敬初之性以及诗缘性而发的机制有关。《閟宫》颂鲁僖公(前659-前627年在位),而上及后稷、姜嫄,下及大王、文、武、周公;《玄鸟》颂商汤、武丁(前1250-前1192年在位);《长发》颂玄王契与商汤等等。诸如此类,均可说明同样的道理。总之对孔子来说,作为《诗三百》一大批诗作基底的这种返本敬初的回望均出于人性。
不可忽视的是,返本敬初观念在《诗论》中有更加形而上的表述。即其第四章论析《关雎》《樛木》《汉广》《鹊巢》《甘棠》,以及《绿衣》《燕燕》诸诗,核心认知是“童(动)而皆臤(贤)于丌(其)初”,——大要是说世人动举皆崇重其初始,跟第五章所论“氏(祗)初”“反(返)本”之人性完全一致,只不过所谓“初”由侧重于时间进一步形上化,变而为侧重于政教伦理。据《诗论》之意,《关雎》张扬合二姓之好的婚姻之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中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论文.docx
- 立柱桩施工方案.docx VIP
- 碧桂园北湖项目营销策略提报 -房地产-2024-.pptx VIP
- [云南]2024年国家税务总局云南省税务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30人 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答案详解.doc
- 09J940 皮带运输机通廊建筑构造.pdf VIP
- BSI MDR Requirement 欧盟MDR要求培训课件.pdf VIP
- 13《精卫填海》课件(共32张PPT).pptx VIP
-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全文).docx VIP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简答题库(含答案).pdf VIP
- YS_T 582-2013电池级碳酸锂.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