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葛根芩连汤配伍规律研究
中药配药理论是中医学理论的精华之一。现代对中药配药规律的研究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医药配药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也为新产品的开发奠定了基础。这。葛根芩连汤为医圣张仲景名方,出自《伤寒论·太阳篇》,有解表清里、升清止利之功。本方由葛根、黄连、黄芩、甘草4味中药组成,方中含多个常用药对及常见配伍,并在方剂配伍中出现使用频率最高的甘草,因此,选该方进行配伍研究极具代表性。本实验采用正交设计对葛根芩连汤的不同配伍进行化学、药理方面的研究,从化学成分的变化与配伍、药理效应间的内在联系,阐明葛根芩连汤的配伍内涵。
1 药品、化学品、适应证
美国惠普HP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可见光检测器、二级管阵列检测器),270A—HT型高效毛细管电泳仪(美国Applied Biosystem公司),未涂层融硅毛细管(62 cm×50 μm,有效长度40 cm)(河北永年锐沣色谱器件有限公司),pH计(美国ORION,410A型);甲醇、乙腈为色谱纯,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葛根素、黄芩苷、小檗碱、甘草酸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埃希氏大肠杆菌(ATCC44113)、肺炎链球菌(ATCC31004)、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6001)由本校微生物教研室提供,福氏2α志贺氏菌(ATCC51573)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普通昆明种小鼠、Wistar大鼠、新西兰兔由第一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葛根、黄芩、黄连、甘草(蜜炙)药材由广东省药材公司提供,由本校炮制教研室奚林明讲师鉴定。
2 方法和结果
2.1 联合用药对黄甘草连汤的主要疗效成分的影响
2.1.1 动相、体积、流量
色谱柱为Zorbax ODS C18柱(250 mm×4 mm,5 μm);流动相:甲醇-0.2%磷酸水溶液(48∶52);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室温;检测波长:280 nm。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15.867 2X-4.534 7,r=0.999 9,线性范围为12.04~96.32 μg/mL。
2.1.2 柱温2880
色谱柱为Zorbax SB-C18柱(250 mm×4 mm,5 μm);流动相:甲醇-乙腈-水(12∶8∶80);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室温;检测波长:250 nm。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38.745 2X-2.184 5,r=0.999 9,线性范围为10.01~160.16 μg/mL。
2.1.3 乙酸铵标准溶液
色谱柱为Zorbax SB-C18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0.2 mol/L乙酸铵(0.01 mol/L KH2PO4+0.2%三乙胺)(47∶53);体积流量:0.8 mL/min;柱温:室温;检测波长:346 nm。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19.568 9X-9.564 9,r=0.999 9,线性范围为11.96~95.68 μg/mL。
2.1.4 铵-冰醋酸柱温
色谱柱为Zorbax柱(250 mm×4.6 mm,10 μm);流动相:甲醇-0.2 mol/L醋酸铵-冰醋酸(67∶33∶1);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室温;检测波长:250 nm。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883.492 5X-20.650 2,r=0.999 9,线性范围为1.06~6.36 μg/mL。
2.1.5 正交试验结果
选葛根(因素A)、黄连(因素B)、黄芩(因素C)、甘草(因素D)作为4个因素,选用药(+)和不用药(-)为2个水平,并考虑两两交互作用的L16(216),因素水平见表1,正交试验结果见表2。
2.1.6 粗滤去渣法提取
根据《伤寒论》中葛根芩连汤的配比及煎煮特点,葛根先煎20 min,再加经水浸泡30 min的其他饮片共煎2次,每次30 min,趁热纱布粗滤去渣,混合两次药液,90 ℃水浴中定容至1 000 mL。取10 mL,用70 mL甲醇超声提取30 min,滤过,洗涤,用甲醇定容至100 mL。精密吸取5 mL,用流动相定容于10 mL量瓶中,备用。其余配伍组合均参照此法制备。
2.1.7 葛根连汤的主要成分是测定
结果见表2。
2.1.8 不同配伍中黄秋葵的提取
各配伍组合药液放冷,离心,上清液用pH计测pH值。沉淀用水洗3次,60 ℃干燥至恒重,称重。精确称取约0.05 g,加70%甲醇40 mL超声提取30 min,滤过,洗涤3次,定容至50 mL,精密吸取5 mL,用流动相定容于10 mL量瓶中,测定,结果见表2。
可见不同配伍中,黄芩、黄连、甘草对葛根素,甘草对黄芩苷,葛根、黄芩对甘草酸的量没有影响;而葛根、黄连对黄芩苷,葛根、黄芩、甘草对小檗碱,黄连对甘草酸的量均有降低作用;含黄连、黄芩的配伍煎液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