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运动的规律性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pptxVIP

2.2运动的规律性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框 运动的规律性 规律是客观的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目 录一切从实际出发 事实就是 01规律是客观的 一袋豆芽引发的思考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1.含义:哲学上的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2.具体的运动类型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社会运动思维运动 自然界 是运动变化的 人类社会 是运动变化的 人的思维 是运动变化的一 规律是客观的共性个性抽象 概况 身体的健康因静止不动而破坏,因运动练习而长期保持——苏格拉底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运动是永恒的,不能在一个时候曾经存在在另一个时候不曾存在。——亚里士多德天地之气化流动不已,生生不息——戴震思考:上述名言共同说明了什么?结论: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即物质离不开运动(强调运动)) 错误倾向:离开运动谈物质,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 —— 刻舟求剑(注意区别: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上述观点的共同点是什么?能不能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人的“心”、概念或者精神的运动?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事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动。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载体)。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即运动离不开物质)(强调物质) 错误倾向:离开物质谈运动,一种唯心主义观点 —— 仁者心动(即唯心主义的运动观) 结论: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1.宇宙中无数星球为什么不会撞在一起?他们的运动是杂乱无章的吗?说明了什么? 结论:规律不是主观想象的联系,而是事物固有的联系。第一组:1.慧星、地震预示国家衰败2.喜鹊叫喜,乌鸦叫丧 3.新陈代谢第二组:1.苹果落地 2.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3.万有引力 结论:规律不是现象、外在的的联系,而是本质的联系。第三组:1.守株待兔 2.酸儿辣女 3.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结论:规律不是偶然的联系,而是必然的联系。 结论:规律不是多变的联系,而是稳定的联系。判断:下列内容是不是规律? 小结: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 联系 3.规律的含义和特点(1)规律的含义: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规律的特点:①规律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②规律具有客观性。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认识了水的流动规律,变害为利(如:三峡大坝)掌握了化学规律,能制造各种化工产品(如:晶体胰岛素)认识了引力规律,克服地球引力,发射火箭、卫星、飞船为人类服务(如:卫星上天) 【注意】在规律客观性问题上能用、不能用的词语发现规律尊重规律认识规律利用规律规律是客观的人不能认识和利用规律规律可以消灭或创造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错误发明规律消灭规律创造规律改变规律正确 原 理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方法论①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②规律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①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②人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③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02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目的性:侧重于确定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自觉选择性:主动的、有选择,意识反映什么,源于实践活动的需要能动创造性:对客观存在反应的程度(现象和本质)和时间跨度(过去、当前和未来)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能动创造性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能够把握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1.人能够能动认识世界→侧重怎么想、解释世界 袁隆平院士一生追梦的过程,体现出人的意识活动有哪些特点?将农业视为终身奋斗方向,一生追求着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从红薯育种转向研究当时国家最需要的水稻育种研究。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从天然杂交稻中汲取灵感经过多年研究探索出杂交水稻育种规律(由现象把握本质/规律),获得多项研究成果。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师备课驿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