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词语感情色彩的变化
与其他事物一样,语言也在不断变化,尤其是语言的变化,尤其是语言的变化最为活跃、最明显、最突出。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新词不断产生,旧词逐渐消亡;同时,词的词义内容和词的语音形式以及书写形式等也不断地发生变化。德国语言学家赫尔曼·保罗,在其《语言学史原理》中首先提出了词语“感情色彩的变化”。张世禄在其主编的《古代汉语教程》中则对词语“感情色彩的变化”的由来做了精辟的说明:“由于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无法包罗所有的词义变化现象,赫尔曼·保罗后来又补充了‘感情色彩的变化’一条,以容纳那些难以归入上述三条规律的现象。赫尔曼·保罗的逻辑分类法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在我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少学者采纳了这种分类法来研究词汇,编写教科书。”
同词义的其他方面相比,词语的感情色彩更容易变化。引起词语感情色彩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其一,客体世界的原因。客体世界的变化发展是推动感情色彩变化的第一动力。这个动力又包括:自然、社会生活(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历史的发展变化,等等。如“臣”在奴隶社会是奴隶,到封建社会演变为君主的高级官吏,含有了褒义的感情色彩。其二,主体世界的原因。主体世界的变化发展是词语感情色彩变化的第二个动力。这个动力包括的主要内容是:思维认识,思想观念,心理感情等。如“小鬼”本来是对神的差役的憎称,转变为母亲对孩子或一般人对小孩的爱称。其三,语言世界的原因。语言世界的变化发展是词语感情色彩变化的内动力。又包括:词的理性意义的改变、词语适用语境的变化,等等。同其他事物的发展变化一样,造成词语感情色彩变化的原因,不一定是单方面的,往往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因交互作用的结果,只不过其中有主次或先后之分。大致来说,词语感情色彩的变化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一、 面色色色演变
变为贬义词的,又有两种来源。其一、有些词语本来是褒义词,逐渐演变为贬义词。如“爪牙”,在先秦,有赞美意味,属褒义词,可指勇士,也泛指辅佐君主的人。《诗·小雅·祈父》:“祈父,予王之爪牙。”亦可形容勇武。《国语·越语上》:“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到唐代,“爪牙”仍保留着褒义的感情色彩,以之指勇士。唐陆贽《普王荆襄江西道兵马都元帅制》:“三事大夫竭诚於内,群帅爪牙宣力於外。”一直到清代,“爪牙”仍不时用为褒义词,可指勇士。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局诈》:“见天子坐殿上,爪牙森立。”亦可形容勇武。清魏源《圣武记》卷十一:“爪牙之将,用不拘资。”词语感情色彩的转化是在渐进中完成的,中间往往有一个宽阔的交叉带。自汉朝始,“爪牙”已染有贬义的感情色彩,指党羽,帮凶。《史记·酷吏列传》:“是以汤虽文深意忌不专平,然得此声誉。而刻深吏多为爪牙用者,依于文学之士。”“爪牙”本指猛禽猛兽的尖爪利齿,因禽兽之凶猛主要借助于爪牙,便使“爪牙”具有了勇猛的语义成分,这样,将辅佐君王的贤臣良将比作鸟兽也就顺理成章了。因而“爪牙”成了贤臣良将以及勇武之士的代称,被赋予了褒义的感情色彩。然而历史上大多王朝黑暗腐朽,它们的臣属更是如狼似虎般地残害百姓,充当封建王朝的帮凶,人民痛恨这些“爪牙”及其凶恶行径,自然会给它涂上一层贬义的色彩。“爪牙”的色彩演变主要是客体世界的原因,主体世界也起了一定的作用。“爪牙”的贬义色彩自产生便表现出强烈的排他性,清之后才取得垄断地位,变成了纯贬义词,喻指“坏人的党羽”。
又如:“复辟”,其为动宾式合成词:复,恢复;辟,君主。复辟为褒义词或中性词,指恢复君主的王位,重新掌权。唐元稹《迁庙议状》:“中宗复辟中兴,当为百代不迁之庙。”《明史·王骥传》:“石亨、徐有贞等奉英宗复辟。”后复辟指国家政权落到旧制度的政治代表手里,转化为贬义词。如:“波旁王朝复辟”,“张勋复辟”。推动“复辟”感情色彩演变的原因,主要是主体世界,是“真龙天子”神话以及“帝王家天下”正统观念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改变和破灭。
其二、有些词语本来是中性词,逐渐演变为贬义词。如:“走狗”,本来是中性词,指猎犬。《史记·勾践世家》:“范蠡遗文种书:‘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又可指纵狗行猎。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相胜》:“博戏斗鸡,走狗弄马。”直至明朝仍不乏此种用例。明方孝儒《楼君墓志》:“臂鹰走狗,驰逐为乐。”明代,“走狗”滋生出了贬义色彩,指受人豢养的爪牙。《牟人合记·贞窜》:“你元来掉转脸皮,与封其都那厮作走狗了,这样小人!”在汉民族的心目中,狗的地位很低,历来就有“乱咬人的疯狗”,“跟着跑的哈巴狗”,“狗仗人势”,“狗屁不通”,“狗眼看人低”,“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等俗语;描写得更形象更深刻的还有鲁迅笔下的“落水狗”。狗的这些丑恶行径,使人们滋生出对它的厌恶情绪,“走狗”也便蒙上了贬义的色彩。狗性不改,“走狗”的贬义色彩也就很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docx VIP
- 中成药处方点评专家共识的解读.pptx
- 管理人员台账+特种作业人员台账.docx VIP
- 《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安全生产规定》、《生产安全事故罚款处罚规定》试题.docx VIP
-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工作计划(及进度表).docx
- 整车开发流程培训.pptx VIP
- 残疾人就业指导培训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docx VIP
- 体格检查之腹部检查.ppt VIP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卢志宁)089-2教案 第8课 中医诊疗与养生.pdf VIP
- 巨人通力GPN65KM(KDL or KDM)-YH无机房电气原理图纸_51833752D04D-2023-9.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