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前期西藏的阿里地理地理知识.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代前期西藏的阿里地理地理知识 自然环境是历史上相对稳定的历史现象。虽然一个区域的自然地理形态往往会发生变化,但一个区域自然地理知识的发展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变化。阿里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西部, 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东部和北部是高寒干燥、地广人稀的羌塘高原, 自然条件极度恶劣;西部和南部则是喜马拉雅山区和高原江河流域, 这一地区海拔高度大, 山岳连绵、峡谷交错, 素来被人称为“世界屋脊之屋脊”、“千山之颠, 万水之源”。然而这里仍然具备着孕育出西藏最古老的文明的物质基础, 正是这里孕育着阿里地区最古老的文明和最灿烂的文化。由于清代中央国家权力的加强, 阿里地区的自然地理知识开始进入中原内地地志学的知识结构之中。清代前期, 中央政府对阿里的自然地理知识的掌握达到了传统中国地志学感性认识层面上所能达到的高度;清代后期, 在外国殖民探险家的考察和总结下, 世人所能得知的阿里自然地理知识进一步发展, 并日益丰富。关于清代西藏阿里的自然地理知识的发展及其水平的展现, 目前学界尚无专文论及1, 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进行一次初步的探索。 一 康熙帝对阿里地区的管理 阿里位于西藏极西边地, 对清代中央政府而言乃是“西藏之极西边境”2、“全藏之西鄙”3, 这里不仅是西藏的边缘, 也是中央政府的边疆, 是中央王朝控制力最为薄弱、信息获取最难的地方。清代西藏地方政府 (甘丹颇章政府) 建立之初, 阿里地区尚未纳入治下。1642年蒙古和硕特部固始汗最终击败后藏第悉藏巴政权, 与藏传佛教格鲁派结成蒙藏贵族的联合政权, 控制了前后藏地区。而阿里地区最主要的古格王国则在1630年代前后被它西边同源的拉达克王国所灭, 阿里大部分地区遂处于拉达克的控制之下。1678年前后甘丹颇章政府与拉达克政府因宗教冲突发生战争, 战后甘丹颇章政府将原古格王国辖地纳入治下, 阿里地区在自吐蕃王朝崩溃以后历经了800多年再次进入卫藏中心政权的直接治理之下4。 阿里地区由于与清代内地相距绝远, 自然环境又恶劣, 中原内地的官民很少涉足这里。清人对这里的信息获取相对于卫藏、多康而言是相当稀缺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外界对阿里地区一无所知, 尽管清代普通民众和一般士大夫对这里的地理知识知之不多, 但上层统治集团却仍能通过中央与西藏地方政府之间的政治联系从而获得阿里地区的自然地理知识。例如康熙帝对阿里地区的山川湖泊、地理形态就有较为清楚的认识, 康熙帝在清代诸帝中对自然科学最有兴趣, 造诣颇深, 康熙帝通过阅读政府的地图档案、间接询问当地居民等方式获得边境地区的地理详细情形, 他自称“朕于地理从幼留心, 凡古今山川名号, 无论边徼遐荒, 必详考图籍, 广询方言, 务得其正”5。事实上早在清军入藏之前, 即康熙四十八年 (1709年) 至五十年 (1711年) 间, 康熙帝即派侍郎赫寿作为朝廷特使前往拉萨负责收集西藏地理资料并绘制西藏舆图6。当时新疆地区的准噶尔政权势力强大, 其统治者雄心勃勃, 由于西藏在蒙古宗教上的重要意义, 准噶尔和清政府对西藏的局势都十分关注, 阿里地区处于准噶尔与西藏的交界处, 成为西藏的边防前线, 清政府为指导西藏方面加强地方防务和监视准噶尔的突袭, 在这一时期对阿里地区的关注是空前绝后的。1715年, 准噶尔策旺阿拉布坦组织了一支6000人的军队由其堂兄弟策零敦多布统帅经阿里地区, 突入那曲地区, 成功实现了对拉萨的和硕特汗王拉藏汗的突袭, 杀死拉藏汗, 在拉萨大肆掠夺, 给卫藏地区造成巨大破坏7。康熙五十九年 (1720年) 十一月, 清朝大军进藏平定准噶尔侵扰西藏之乱, 康熙帝要求诸大臣加强对西藏地区的地理情况的调查和记录, 他在上谕中讲的一段话表明清朝中央至少在18世纪初就对西藏阿里地区山川湖泊的分布与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云南边境有槟榔江者, 其源发自阿里之冈底斯东达木朱克巴卜山, 译言马口也, 有泉流出, 为雅鲁藏布江。从南折东流, 经藏、危地, 过日噶公噶儿城旁, 合噶尔诏母伦江, 又南流经公布部落地, 入云南古勇州, 为槟榔江, 出铁壁关入缅国。而冈底斯南有山名郎千喀巴卜, 译言象口也, 有泉流出, 入马皮木达赖, 又流入郎噶脑儿。两河之水西流至桑南地。冈底斯之北有山名僧格喀巴卜, 译言狮子口也, 有泉流出, 西行亦至桑南地。二水合而南行, 又折东行, 至那克拉苏母多地, 与冈底斯西马卜家喀巴卜山所出之水会。马卜家喀巴卜者, 译言孔雀口也。其水南行, 至那克拉苏母多地, 会东行之水, 东南流至厄纳忒可克国, 为冈噶母伦江, 即佛法所谓恒河也。梵书言四大水出于阿耨达山, 下有阿耨达池, 以今考之, 意即冈底斯是。唐古特称冈底斯者, 犹云众山水之根, 与释典之言相合。冈底斯之前有二湖相连接, 土人相传为西王母瑶池, 意即阿耨达池8。 康熙帝对阿里自然

文档评论(0)

xcwwwww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