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平板玻璃工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1 中国平板玻璃现状
1.1 浮法玻璃生产线
2009年,19条浮式玻璃生产线的日生产能力超过500吨,其中1000吨,900吨,4个700吨,6个600吨,每日日彦。而在关闭的25条浮法玻璃生产线中,除了因城市建设拆除的以外,多为日熔化能力500 t或是400 t以下的小窑,平均日熔化能力437 t。大吨位熔窑的增加和小吨位熔窑的退出,使2009年我国浮法玻璃熔窑日平均熔化能力达到540 t,比2008年又提高30 t。
2009年末我国日熔化能力500 t以上熔窑占浮法玻璃总熔化能力的75.4%,600 t以上占54.48%,700 t以上占28.83%。600 t以上熔窑占浮法玻璃总熔化能力比重首次超过50%,成为我国浮法玻璃主力窑型。浮法玻璃生产线规模结构的提高,提高了我国浮法玻璃生产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水平。从产能上看,700 t以上36条的能力占28.83%,600~620 t 的42条能力占25.65%,500~550 t 的40条能力占20.92%,400~480 t 的38条能力占16.51%,400 t以下26条能力占8.08%。
2009年投产的光伏玻璃生产线中有日熔化能力200 t的熔窑,2010年在建的浮法玻璃生产线中有日熔化能力200 t甚至不足200 t的熔窑,用于生产光伏玻璃或彩色玻璃。
大吨位低单位产品能耗和小吨位高产品价值是今后平板玻璃熔窑的发展方向,没有地缘优势,产品无技术特点,小吨位、高能耗的普通浮法玻璃将在市场上没有立足之地。
在技术领域,采用中国浮法玻璃技术建设的生产线,技术装备与实物质量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通过对原料配料称量,熔窑、锡槽、退火窑三大热工设备及自动控制系统成套软件的一系列科技攻关,进而对各关键技术进行系统集成和工程转化,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一代中国浮法玻璃技术。20世纪90年代在印度尼西亚建成第1条熔化量300 t/d的浮法玻璃生产线,开创了中国浮法技术和成套装备出口的先河。随后中国又先后向印度尼西亚、印度、伊朗、孟加拉、越南和朝鲜等国家出口成套技术和装备,并投产了10条浮法玻璃生产线,最大出口规模达 900 t/d。目前在建的还有10条生产线。这些浮法玻璃生产线的建设均按照国际工程总承包的模式进行,取得了圆满成功,有力推动了中国浮法玻璃技术与装备进一步走向世界。
据初步统计,到2009年12月31日为止,全国已建成投产的浮法玻璃生产线约210条,平均日熔化能力约540 t/d。2009年全国主要地区浮法玻璃生产线和生产能力情况见表1和表2所示。
1.2 新建生产线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近年来新投产生产线的显著特征是贴近能源产地,或是靠近天然气输送管道附近,能源成本低廉。在重油价格不断攀升的背景下,新建生产线多采用焦炉煤气、天然气或煤焦油。大吨位、低能耗、低成本使新建生产线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近年来由于重油价格的上涨和企业为了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油改气”成为平板玻璃行业普遍现象,重油在平板玻璃熔化燃料构成中的比重已从2005年的50%下降到不足40%。
1.3 生产线技术
近年来为迎合国家发展新能源的政策,新建浮法玻璃生产线多冠以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名义,在2009年新投产的生产线中,南玻、新义、金晶、明达、江苏耀皮等大型企业以其高投入,的确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
1.4 浮法玻璃生产区域分布
2009年重庆渝琥浮法玻璃生产线的投产,填补了重庆浮法玻璃生产的空白,云南云翔、新疆晶华则弥补了当地市场浮法玻璃的供需缺口。近年来在西部地区新投产的浮法玻璃生产线贴近销售市场,占据了地域优势。另一方面,随着北京秦昌、上海耀皮济阳厂、上海平板的停产,以及洛阳、秦皇岛、太原等城市部分生产线的拆除,全国浮法玻璃生产地区分布在2009年有较大变化。
河北邢台超越江苏苏州成为我国最大的浮法玻璃生产城市。上海成为全国汽车玻璃和深加工玻璃主要基地之一,已将浮法玻璃原片生产线迁往江苏。
1.5 沙河市浮法玻璃生产现状
新增浮法玻璃生产能力对落后生产能力的淘汰置换,也是2009年的显著特征。2009年投产的19条浮法玻璃生产线中,河北邢台沙河市占了7条。沙河市在2009年新增2 700万重量箱浮法玻璃生产能力的同时,2008年和2009年两年共关停普通玻璃生产能力2 200多万重量箱,沙河平板玻璃生产能力中浮法比例已接近70%。
按平板玻璃生产能力计算,2009年全国平板玻璃生产中浮法比例占83.42%,比2008年上升0.76个百分点。如果包括普通玻璃中的优质压延或格法玻璃,优质平板玻璃生产能力比例则已达到87.82%。
1.6 平板玻璃企业集团能力占行业中产业集中度的下降
2009年平板玻璃年生产能力1 00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