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治疗垂体瘤的研究进展
垂体肿瘤是指从上臂前叶、下垂后叶和颅咽管肿瘤中引起的肿瘤。这是鞍区的一种常见肿瘤。最常见的是前叶肿瘤,第二个是颅咽管肿瘤。大脑、第三脑室、中脑、视力、幻觉和其他部位的肿瘤也可进入鞍内,影响脊柱,导致相应的临床表现。目前关于其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10%左右, 近年随着检测手段的进展, 垂体瘤的发现率明显增加, 有报道显示其检出率约为15%~20%, 本病临床上表现可简单概括为三大征候群, 即腺垂体本身受压征候群 (临床多以各种腺体功能低下为表现, 如继发性甲减、尿崩症等) ;垂体周围组织压迫征候群 (此型多有头痛及神经支配受损等表现, 如视力视野改变、三叉神经痛、面部麻木等) ;垂体功能亢进征候群 (此型多出现腺体过度分泌的临床表现, 如巨人症、肢端肥大症、溢乳-闭经等) 。临床对于脑垂体瘤的治疗首选手术及γ刀切除, 但术后临床症状大多难以去除, 加之某些原因不能手术的患者, 临床症状更是明显。保守治疗则可选用——多巴胺能激动剂 (如溴隐停、硫丙麦角林、麦角乙胺及卞麦角林) , 生长抑素类似物 (天然生长抑素;以奥曲肽为代表的八肽生长抑素激动剂;以兰瑞肽为代表的缓释生长抑素激动剂) , 但因为上述药物都有较明显的临床副作用, 所以临床有些症状改善也不十分理想。笔者从中医角度对3例垂体瘤患者加以治疗, 取得了一定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传统知识的应用和垂体瘤的界定
中医典籍对于本病并无记载。但现代医学先进的检测手段为中医诊治本病提供了思路。通过CT、MRI等现代检测手段, 不难发现, 垂体瘤实际是在正常垂体范围以外的增生物, 那么, 按照中医的诊疗思维, 可以将本病纳入中医癥积范畴。古代中医典籍对癥积有很多论述。如《难经·五十五难》言:“故积者, 五脏所生……积者, 阴气也, 其始发有常处, 其痛不离其部, 上下有所始终, 左右有穷处。”隋·巢元方《诸病原候论·癥瘕候》云:“癥瘕者, 皆由寒温不调, 饮食不化……其病不动者, 其名为癥”。所以, 综合而言, 垂体瘤是可以借助现代检测手段查知到的微小的有形实体, 这与古医籍对癥积的记载十分相似, 那么垂体瘤病机按癥积可定为痰气阻滞、瘀血内停、气机不畅等。中药治疗应以此为依据, 拟定活血祛瘀、散结消痰、益气养阴等治疗大法。
2 中医药垂体瘤并发症的应用
2.1 血府逐瘀汤治疗
大部分垂体瘤患者, 无论手术与否, 都存在头痛症状。其原因可能如下。对于未行垂体瘤手术患者, 垂体瘤可通过鞍膈孔向鞍上发展, 由于鞍膈鞍壁均有大量神经末梢分布, 鞍内肿瘤未突破鞍膈之前, 由于鞍内压力增加引起剧烈头痛;而垂体瘤手术后头痛, 一般是生长激素瘤所致, 生长激素过多分泌导致垂体异常肿大, 引起蝶鞍扩大变形, 鞍壁及前后床突受压迫与侵蚀, 同时颅骨本身也增大, 副鼻窦扩大, 这种增大或侵蚀破坏往往是不可逆的, 这就成为一种长期刺激因素, 引起神经本身水肿挤压症状。中药通过活血祛瘀、散结消痰恰能改善这种病理变化, 针对这种病理, 一般采用血府逐瘀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 药用:桃仁10g, 红花10g, 当归10g, 川芎15~20g, 葛根20g, 白芍10~15g, 桔梗5g, 猪苓10g, 茯苓10g, 牡蛎15g, 甘草5g。方中以桃红、川芎、当归活血祛瘀;葛根、白芍、甘草缓急止痛;茯苓、猪苓、牡蛎散结消痰;桔梗引药上行, 诸药合用, 使病因得去, 其症自除。血瘀重则桃红重用;痰象明显可加浙贝10~15g, 牡蛎可用至25g;头痛明显可酌加柴胡、藁本、细辛等引经药。笔者曾治2例垂体生长素瘤术后头痛患者, 取得不错疗效, 兹举例如下。
案1 杨某, 女, 56岁, 2004年8月就诊。患者行垂体生长素瘤手术后10年, 近两月来自觉全头胀痛难忍, 影响睡眠, 遂来门诊求余诊治。诊见面色晦黯, 手足粗大, 前额突出, 鼻及下颌增大, 语声粗, 舌质黯, 苔薄黄, 脉弦滑。诊为瘀热互结, 痰蒙清窍。投以血府逐瘀汤。药用:桃仁10g, 红花10g, 山栀子10g, 黄芩10g, 当归10g, 生地15g, 川芎20g, 白芍10g, 桔梗5g, 柴胡3g, 葛根20g, 牡蛎15g, 石决明15g, 茯苓10g, 升麻5g, 甘草10g。7剂, 水煎取200mL, 早晚分服。7天后复诊, 头痛较前明显减轻, 能正常睡眠。遂以前方为本稍作加减, 共投21剂, 头痛大减。
2.2 溢乳神经研磨—脑催乳素瘤患者动眼神经麻痹及溢乳
催乳素 (PRL) 瘤是临床内分泌最常见的下丘脑-垂体疾病, PRL瘤最多见的是功能性垂体瘤, 其发病机制, 诸多证据支持下丘脑调节垂体PRL细胞方面的功能紊乱;也有证据支持垂体PRL分泌细胞原发的内在缺陷 (primary intrinsic defects)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