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材料性能学》教学大纲
总学时:48 学时(理论教学 48 学时,实践教学 0 学时,课外学时:24 学时(课外学时不计入总学时))
学分:3
基本面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所属单位:材料科学系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力求从材料性能学“四要素”
—表征(规律)、机理、影响因素和测试方法,阐述材料性能,注重基本理论和工程应用的结合,并注意到不同材料的共性和个性,从材料的内部结构探讨其性质与行为,揭示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内在联系及规律,为认识和改进材料提供必备的理论基础。
一、本课程的目的、性质性质:专业核心课程
目的:通过课程的学习,掌握材料主要性能的基本概念、物理(化学)本质、变化 规律以及性能指标的工程意义,了解影响材料性能的主要因素及材料性能与其化学成分、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基本掌握改善或提高性能指标、充分发挥材料性能潜力的主要途 径,同时对材料性能测试原理、方法及相关仪器设备有所了解,以培养学生具有合理选 材用材、开发新型材料的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及从事材料 科学技术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具有如下的知识能力素质: 1.知识要求:
掌握常规材料力学性能的主要特点及其指标,掌握主要静载力学性能的测试方法,熟悉材料变形和破坏的基本规律;掌握材料断裂分析的基本原理以及断口分析的主要特征;掌握疲劳断裂的主要机理及其宏微观特征;具备断裂力学分析的相关专业知识;了解磨损以及蠕变的基础知识;理解和掌握材料热学、磁学、电学及光学等物理性能的主要特征及其性能指标。
2.能力要求:
①具备材料性能检测及分析的专业能力
②具备材料失效分析的基本能力;
③掌握材料安全性评估基本理论;
④具备依据材料性能进行选材的能力。
3. 素质要求:
①具备扎实的材料组织、结构与性能关系分析的专业素质;
②具备依据材料科学的基本原理、知识独立分析和研究能力;
②提高培养材料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素质。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课程的前修后续关系)
前修课程:材料科学基础、工程力学、材料工程基础、现代材料测试技术后续课程:失效分析、功能材料、摩擦与磨损、毕业设计
四、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安排(细化到知识点)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绪论(1 学时)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
大作业
其他
绪论
1
第一章 材料在单向静拉伸下的力学性能(10 学时)
1.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
2.弹性变形
3.非理想弹性和内耗
4.塑性变形及其性能
5.断裂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
大作业
其他
1.1
0.5
√
1.2
1.5
√
1.3
2
√
1.4
2
√
1.5
4
√
第二章 材料在其他静载下的力学性能(5 学时)
1.应力状态软性系数
2.扭转、弯曲和压缩的力学性能
3.缺口试样的静载力学性能
4.硬度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
大作业
其他
2.1
0.5
√
2.2
1.5
√
2.3
1
√
2.4
2
√
√
第三章 材料的冲击韧性及低温脆性(2 学时)
1.冲击弯曲试验与冲击韧性
2.低温脆性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
大作业
其他
3.1
1
√
3.2
1
√
第四章 材料的断裂韧性(4 学时)
1.线弹性条件下的断裂韧性
2.弹塑性条件下的断裂韧性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
大作业
其他
4.1
2
√
4.2
2
√
第五章 材料的疲劳(5 学时)
1.疲劳破坏的一般规律
2.疲劳破坏的机理
3.疲劳抗力指标
4.提高疲劳强度的措施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
大作业
其他
5.1
2
√
5.2
1
√
5.3
2
√
√
5.4
0
√
第六章 材料的磨损(3 学时)
1.磨损基本类型
2.磨损机制和特征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
大作业
其他
6.1
1
6.2
2
√
第七章 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2 学时)
1.高温蠕变性能
2.影响高温力学性能的因素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课后环节(请打“√”)
章节数
授课
实验
上机
讨论
作业
自学
综合
大作业
其他
7.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行进间低手投篮教案.doc VIP
- (正式版)H-Y-T 250-2018 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测量规范(正式版).docx VIP
- “增材制造项目”—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甘肃省选拔赛—技能试卷(样题).pdf VIP
- 日照城市介绍PPT模板.pptx VIP
- DLT 5219-2023 架空输电线路基础设计规程.pdf VIP
- 附睾炎护理查房.pptx VIP
- 跨学科实践“用'水透镜'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教学课件)物理沪粤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2025年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docx
- 华为认证ICT工程师HCIA考试(习题卷5).pdf VIP
- 招商运营专员岗位面试题及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