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汤剂煎药方法的选择与应用.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汤剂煎药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中药汤剂是指以煮或浸泡中药汤的方法为基础的液体制剂。它起源于伊尹。这是中药制剂中历史最悠久、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类型。由于药效显著,作用快捷,具有针对性强、因人而治的特点,能适应中医辨证论治、随证加减、灵活用药的需要,因此中药汤剂在中医临床治病的用药实践中常得到广泛的应用。中药汤剂的疗效与其煎煮质量密切相关,我国历代名医都很重视中药的煎煮方法。徐灵胎曰:“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可见煎药方法对煎药质量及临床疗效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煎药过程中应确保中药汤剂的质量,从而使中药在临床中的疗效得以充分发挥。 1 化学改锅或玻璃国药 历代医家对煎药器具均有论述:“温汤勿用铁器”(梁代陶弘景),“煎药并忌铜、铁器,宜银器瓦罐”(明代李时珍)。家庭煎药一般宜用耐火的砂锅或陶罐,因其化学性质稳定,受热缓慢均匀,煎汁浓,锅周保温性好,水分蒸发量小。缺点是锅体表面粗糙,易吸附各种药物成分而窜味。搪瓷锅或玻璃器具也可选用,但不宜选用铁、铝、铜等金属性质较为活泼的锅,因其化学性质不稳定,易与汤药中所含鞣质、甙类等成分起反应,使药液颜色变黑或变绿,影响汤剂质量,甚至因为降低或改变药性而影响疗效或产生副作用。近年来医院和药房大多采用不断改进的以不锈钢为锅体的煎药机,不锈钢受热快、耐酸、耐腐蚀、易清理而且化学性质稳定,是十分优良的煎药器具。煎药机不仅改善了煎药条件,简化了煎药程序与操作,而且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新一代煎药机还实现了二次煎煮,并增设了先煎与后下功能,使其更加接近于传统的煎药方法。煎药机与药液灌装设备呈密封系统,药液分剂量真空单独包装,延长了汤药保存时间,具有清洁卫生、利于储存与携带、方便患者服用等诸多优点。 2 次制备工艺及加水量 中药在煎煮前应先用冷水充分浸泡30~60min,冷水可采用自来水、纯净水或井水。易浸透的药材泡30min,质地坚实密度大的药材泡60min。加水量一般高于药物表面3~5cm,二次煎煮高于药物表面1~2cm。实际工作中还需根据药材质地、所含成分、所需煎煮时间以及药物功效等具体情况酌情处理。一般花、叶、全草及质地疏松的药物,出药量较大,其用水量应以淹没药物为度;质地坚实黏稠的根茎类、种子类因其吸水量多最终得药量少而加水量应大于一般用水量;贝壳类、矿物类等质地坚实,虽然吸水性差,但多数此类药物需煎煮时间略长,所以加水量可比一般药物略多一些。正确合理的加水量一方面可以保证药材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而避免浪费,另一方面也避免了过多的出药量而不利于患者服用。 3 制备药物,论药 药物的煎煮一般分头煎和二煎。头煎是先用武火(火力较大、较急)将药煮沸,再改用文火(火力较小、较缓)煎20~25min,然后将药液滤出备用。二次煎煮加水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煎15~20min,滤出药液,与头煎所得药液合并。煎药过程采用文火的目的是避免药汁溢出或汤液过快熬干,使有效成分不易煎出。不同功效的药材煎煮时间也有区别,祛寒、解表药须轻煎,一般煮沸后几分钟即可。滋补调理药文火煎煮时间要相对延长5~10min,取其浓缩的药汁,以求药力持久。 4 特殊药物的制备 4.1 药用制备工艺的选择 矿石、贝壳、角甲类因其质地坚硬,难以出性,为增加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故宜先煎后再加入其他药物,如石膏、寒水石、赤石脂、磁石、紫石英、代赭石、海浮石、花蕊石、自然铜、牡蛎、石决明、珍珠母、海蛤壳、瓦楞子、龟板、鳖甲、穿山甲、龙骨、龙齿、鳖甲、水牛角等。煎药机在煎煮这类中药时,由于是在高温高压的状态下进行,能提高此类中药有效成分的溶出量。李毅民等用煎药机煎药法和传统煎药法比较,测得这类中药用煎药机煎得的药液矿物质含量明显高于传统煎药方法。此外,先煎、久煎能达到减毒或去毒的目的。如乌头类药物,因含有乌头碱而有毒,久煎可使乌头碱分解为次乌头碱,进而分解为乌头原碱,其毒性只及原来的1/2000,所以川乌、草乌、生半夏等均需先煎1~2h,而制附片也要先煎半个小时。附子久煎不仅能降低毒性,还能增强其强心作用以降低药物的毒性,增加安全性和有效性。 4.2 中药饮片的制备 对有效成分受热易挥发质轻力薄的药物,往往在其他药物煎毕前5~10min加入同煎,如荆芥、佩兰叶、竹叶、紫苏叶、薄荷、砂仁、木香、青蒿、藿香等中药饮片多采用后下。蔡琳等实验发现,砂仁在煎煮5min时挥发油煎出率最高,应在煎好其他药前5~10min内加入煎煮。葛尔宁等研究发现薄荷文火煎煮2~5min左右,煎剂中的薄荷脑和薄荷酮含量达到高峰,煎煮10min含量消失过半。对于有效成分受热不稳定的中药,如大黄中含结合性蒽醌衍生物,其中双蒽酮甙泻下作用最强,久煎后多被破坏,故泻下

文档评论(0)

lmz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