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通瘀消积方治疗肾囊肿62例.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补肾通瘀消积方治疗肾囊肿62例 肾囊肿通常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其发病隐蔽,生长缓慢,早期生长缓慢,没有症状。由于囊肿内压力增加和感染后积液增加,囊肿迅速扩张,导致腰痛、腰痛和尿失眠症。在严重的情况下,它会导致肾脏衰竭。1994—2004年, 笔者自拟补肾通瘀消积方治疗肾囊肿62例, 现报告如下。 1 数据和方法 1.1 肾囊肿部位分布 本组62例均为本院中医科门诊患者, 均经B超检查确诊为肾囊肿。男36例, 女26例;年龄16~62岁;病程5日~3年;单侧肾囊肿42例, 双侧肾囊肿20例;腰酸12例, 腰痛16例, 无明显症状29例;实验室检查轻度异常16例, 尿常规:尿蛋白 (+~++++) 、红细胞 (+~+++) , 血常规:血红蛋白66~87 g/L, 红细胞计数 (2.8~3.2) ×1012/L, 肾功能:血肌酐132 μmol/L, 尿素氮11.3~16.5 mmol/L。 1.2 加味植物生长 予补肾通瘀消积方。药物组成:益智仁30 g, 桂枝10 g, 牵牛子6 g, 茯苓15 g, 车前子 (包煎) 12 g, 大腹皮12 g, 黄芪20 g, 陈皮12 g, 赤芍药12 g, 牛膝12 g, 水蛭6 g, 白术12 g。加减:腰酸、腰痛甚加杜仲15 g、桑寄生15 g;腹胀便秘加枳实10 g、大黄10 g;脘痞纳差加苍术12 g、枳壳10 g;血尿加小蓟20 g、白茅根30 g、木通12 g;手足心热、夜寐盗汗加阿胶20 g、制龟版20 g、山茱萸15 g。日1剂, 水煎分早晚2次服。10剂为1个疗程。 1.3 化疗后随访 治愈:服药1~2个疗程后, 症状消失, 尿常规正常, B超检查显示囊肿明显缩小或消失, 随访6个月未复发;基本治愈:服药2~3个疗程后, 症状消失, 尿常规正常, B超检查显示囊肿不再增大或稍有缩小, 随访3个月以上囊肿不增大;无效:服药2~3个疗程后, 症状无明显改善, B超检查显示囊肿稍有增大, 尿常规检查仍有血尿, 并有肾衰竭征象。 2 结果 本组62例, 治愈40例, 基本治愈21例, 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9%。 3 肾阳利水疗药 顾某, 女, 55岁。2004-03-16初诊。右侧腰酸、腰痛1年余。近l周脘腹胀满渐增, 下肢水肿, 气短乏力, 胃纳欠佳, 形瘦, 面色苍白, 脉沉细, 舌质胖嫩, 舌苔白微腻。检查:下肢微肿, 按之微凹;心肺 (-) 。肾功能:肌酐145.5 μmol/L, 尿素氮16.5 mmol/L;尿常规:尿蛋白 (+) , 红细胞 (+++) ;B超显示:右肾囊肿6.5 cm×4.7 cm, 左肾囊肿1.5 cm×1.2 cm。辨证为脾肾阳虚, 水湿不运, 汁沫凝聚。治宜温补肾阳利水, 健脾行气活血。予补肾通瘀消积方。药物组成:益智仁30 g, 桂枝10 g, 黄芪20 g, 牵牛子6 g, 茯苓15 g, 车前子 (包煎) 12 g, 大腹皮12 g, 陈皮12 g, 赤芍药12 g, 牛膝12 g, 水蛭6 g, 白术12 g, 苍术10 g, 枳壳10 g, 小蓟20 g, 白茅根30 g, 木通12 g。日1剂, 水煎分早晚2次服, 连服10剂。2004-03-28二诊:诸症已愈, 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均正常;B超显示:双侧肾囊肿已明显缩小。遂以上方减小蓟、白茅根、木通、苍术、枳壳, 2日1剂, 水煎服20剂。2004-04-20三诊: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均正常;B超显示:右肾囊肿已明显缩小至3.6 cm×1.9 cm, 左肾囊肿消失。随访6个月未复发。 4 肾利血,通瘀消积 肾囊肿多为先天性疾病, 肾脏内因囊肿而增大, 囊肿压迫肾组织, 使肾小管萎缩硬化, 肾小球消失, 肾功能受损, 同时压迫肾脏内血管或伴有肾动脉硬化, 从而出现腰酸、腰痛、腹胀、血尿及高血压, 甚则肾衰竭。治疗常以保护肾功能、预防感染及手术治疗为主。 肾囊肿在中医学中无相应病名, 根据其临床表现属尿血、腰痛、积聚、疒徵瘕等范畴。多为先天虚弱, 肾阳不足, 水湿不运, 凝血蕴积而不散, 津液凝涩, 著而不去, 久而成积;气滞血行不畅, 滞而成瘀成积, 血瘀内积影响气机之运行, 气滞血瘀互为因果, 互相影响, 使积块日渐增大。故治宜温肾利水, 行气活血。予补肾通瘀消积方。方中益智仁温补肾阳, 涩精健脾;桂枝通经络, 活血脉, 通阳化气, 温化水湿;牵牛子泻下祛积, 通利小便;茯苓利水渗湿, 健脾补中;车前子利水通淋, 清热;大腹皮下气消积, 行气宽中, 利水消肿;陈皮理气健胃, 消肿散结止痛;赤芍药清热凉血, 祛瘀止痛, 散结消肿;黄芪补气升阳, 利水退肿;牛膝散瘀止痛, 消肿利尿, 补肝肾, 强筋骨;水蛭逐瘀血, 破血疒徵积聚, 利水消肿;白术补脾益气, 燥湿利水。

文档评论(0)

lmz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