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传播的历史回顾.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道教传播的历史回顾 道教是中国的一种地方宗教。学术界普遍认为,它起源于东汉末年的蜀地,并在全国传播和发展。及至六朝,道教已播及大江南北,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文化产生巨大影响。道教何以迅速传播发展?这与早期道教的传播方式不无关系,本文试论之。 一、 早期道教的主要内容—以符水和药物治病传道 东汉末年,各种自然灾害诸如水灾、旱灾、蝗灾、风灾、火灾、震灾、霜灾纷至沓来,更为严重的是,与自然灾害的同时,往往伴随着疾病的流行,《后汉书》多有相关记录:如《冯衍传》云:“疾疫大兴,灾异蜂起。”《桓帝本纪》载:“民多饥穷,又有水旱疾疫之困。”《申屠刚传》称:“百姓困乏,疾疫夭命。”人们生活在疾患和死亡的边缘。 道教以超越死亡病痛、长生成仙为目标,以救世度人为己任,面对疾疫横流,及时伸出援救之手,从初创开始,即以符水治病传道。所谓符水治病,是道术符法的一种,其做法是在水中画符或烧符灰溶于水中,然后让病人饮服,如是“不但疾愈,兼而度世”(p.744)。在早期道派中,无论是“五斗米道”,或是“太平道”,都公开施用这一方式,如“五斗米道”教首张道陵要求“疾病之人,不胜汤药针灸,惟服符饮水”(第24册,p.779)。面对疾病流行,死亡枕籍,张道陵教人饮服“符水”,为人治病,传道布道,《魏书·释老志》称:“张陵受道于鹄鸣,……化金销玉,行符敕水,奇方妙术,万等千条。上云羽化飞天,次称消灾灭祸。”结果,“百姓翕然奉事之以为师,弟子户至数万”(卷四,《张道陵》)。太平道也不例外,《三国志·魏书·张鲁传》注引《典略》云:“太平道者,……以符水饮之,得病或日浅而愈者,则云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则为不信道。”其教首张角,用“符水咒说以疗病,病者颇愈,百姓信向之”(《皇甫嵩》)。早期道教这种以“符水”治病的传道方式,在科学不发达的东汉后期,颇得民心,它使受尽疾病折磨的民众得到一种虚假的满足和精神上的寄托以及心理上的平衡。及至魏晋时期流行的几个道派,也是以符水治病的形式进行传道,如流行于吴会地区的于君道,《三国志·吴书·孙策传》注引《江表传》记,琊人于吉跑到东吴“制作符水以治病”,“请吉水辄差”,故“吴、会人多事之”。又如流行于吴越地区的李家道,《抱朴子内篇·道意》称:“有一人姓李名宽,到吴而蜀语,能祝水治病颇愈,于是远近翕然。……弟子转相教授,布满江表,动有千许。”可见,以符水治病,收到良好的传道播道效果。 早期道教除采用“符水”这种精神和心理疗法外,还广泛运用各种汤药、针刺和熨烙等民间医术为民治病,如葛洪《神仙传》卷四《张道陵》载:“陵语诸人曰:‘可得服食草木数百岁之方’。”又如《太平经》卷五十详细记载了一种叫“灸刺疗法”:“灸刺者,所以调安三百六十脉,通阴阳之气而除害者也。三百六十脉者,应一岁三百六十日,日一脉持事,应四时五行而动,出外周旋身上,总于头顶,内系于藏。衰盛应四时而动移,有疾则不应,度数往来失常,或结或伤,或顺或逆,故当治之。灸者,太阳之精,公正之明也,所以察奸除害也。针者,少阴之精也,太白之光,所以用义斩伐也。治百中百,治十中十,此得天经脉谶书也,实与脉相应,则神为其驱使;治十中九失一,与阴脉相应,精为其驱使;治十中八,人道书也,人意为其使;过此而下,不可以治疾也,反或伤神。”明确“灸刺”可以调脉通气,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病方法。同卷还有使用动、植物药物为人治病的记载:“草木有德有道而有官位者,乃能驱使也,名之为草木方,此谓神草木也。治事立愈者,天上神草木也,下居地而生也。立延年者,天上仙草木也,下居地而生也。……过此而下者,不可用也,误人之草也。是乃救生死之术,不可不审详也。”又“生物行精,谓飞步禽兽行之属,能立治病。禽者,天上神药在其身中,天使其圆方而行。十十治愈者,天神方在其身中;十九治愈者,地精方在其身中;十八治愈者,人精中和神药在其身中。此三者,为天地中和阴阳行方,名为治疾使者。”从《太平经》的记述可知,早期道教在创建和传道中,已经普遍使用草木和禽兽等植物和动物药物为人治病,实践其救世活人的教旨。 此外,道教还有济医赠药的举措。《后汉书·钟离意传》称:“建武十四年,会稽大疫,死者万数,意独身自隐亲,经给医药,所部多蒙全济。”在灾疫降临之际,道士钟离意为人送医赠药,其医德是何等高尚和感人。 据上,由于早期道教在创教和发展中,采取符水和药物治病以及送医赠药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迎合了广大贫民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也多少解除了他们的疾患和病痛,这对疾病横流,饱受疾病苦痛的人们来说,无疑是输进了一股暖流,注入了一支强心剂,人们自然感激它,崇拜它,信服它,结果“民、夷信向”(《刘焉传》),纷纷入道,“竞共事之”(《魏书·张鲁传》注引《典略》)。可见,以符水和药物治病,带有明显的救世度人的现实性,成为早期道教传道播道、罗致徒众的一个重要方

文档评论(0)

xcwwwww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