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腰燕的生物学特性.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腰燕的生物学特性 金腰燕属于园鸟科鸟类,主要生活在海拔高的地方。金腰燕体形及大小和家燕差不多,最显著的标志是腰呈橘黄色,腹部有多条黑色条纹。在所有的野生鸟类中,燕子和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自古以来就与人类和平共处,并被视为益鸟和吉祥鸟。金腰燕在与人类共同居住的漫长历史时期中,已经演变得必须依赖人类特定的居住环境才能繁殖。人类对金腰燕的态度和居住地周围的环境条件决定着金腰燕种群的兴衰。笔者分别于2003年6月-7月,2004年6月-7月和2005年5月-6月在贵州省都匀市斗蓬山自然保护区的黄河村黄河组对金腰燕在巢区和巢区外围的某些行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观察和初步研究,并在2005年6月对黄河组金腰燕巢的分布、数量、营巢情况、窝卵数和育雏情况等进行了调查和统计。 1 观察过程及调查方法 斗篷山自然保护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13.6℃-19.6℃。境内沟壑纵横,溪流遍布,植被覆盖相当完好。森林类型为针阔混交林,是都匀市水源涵养林。保护区内农田成小片分布,缓坡有零星旱地。黄河组大约有25户人家,人口近100人。该组位于斗篷山黄河谷景区,是斗篷山金腰燕分布密度最大的地方,十分有利于对金腰燕的观察和研究。该组村民聚居地位于谷地,狭长型,房舍呈梯级分布于20m高度范围内的缓坡上。村民房屋绝大部分为木板房,房侧或房前有门廊,门廊上层有一层楼房,门廊旁边为牲口棚。因为斗篷山为国家级都匀剑江—斗篷山风景名胜区的主景区之一,前来旅游的人较多,当地农民多把门廊楼房作为客房。整个聚居地长约1km,宽约200m,海拔924-943m。聚居地后为林地,前为稻田和鱼塘,两条溪流在聚居地左侧交汇,之后再和第三条溪流交汇,然后从右侧流出谷地。黄河小学位于聚居地右侧3条溪流汇合后的溪流西面,坐西朝东。整个小学由一幢长约35m的两层楼房和楼前一个面积约1000m2的小操场组成。小学楼房为水泥砖混结构,楼板为预制板,二楼东面为长形过道。 笔者在观察期间每天上午和下午在某个巢区分别固定观察金腰燕的筑巢、孵卵、育雏和雌雄燕交流等行为约一个小时后,再步行去其它巢区随机观察。之后到巢区外围已经选择好的3个地势较高的观察点之一用望远镜观察金腰燕的飞行、衔泥和捕食等行为。在观察过程中,不时向当地村民提出一些问题并作记录。2005年6月组织了4个助手挨家挨户调查金腰燕巢的属性,并用卷尺、直尺等工具进行了测量。如有可能,在不损坏燕巢的前提下,调查金腰燕的窝卵数,观察卵的颜色和形状,测量卵的尺寸,近距离观察金腰燕的孵卵、育雏和喂食行为,统计每窝雏燕的数量,并与住户访谈,对有燕巢的住户进行了编号。 2 结果和讨论 2.1 巢口和巢内的物物量和巢周尺寸 金腰燕巢底部呈袋形,在村民住处位于木楼板与檩木交汇处,在黄河小学位于预制板楼板与竖墙或梁柱交汇处。口部位于楼板下面,巢口上方为楼板,下方由泥丸叠成。巢口很小,仅能容许一只燕子进出。完整的燕巢为长颈瓶状,很像一个葫芦瓢倒扣于楼板上。从部分破损的燕巢观察,巢内垫有禾本科植物如白茅的穗状花序,以及松针、鬃毛、羽毛等物。我们实际测量了30个完整燕巢的各部分尺寸,平均值如下: 巢全长25.1cm;巢底部宽21.1cm;巢底部高9.8cm;巢口宽6.4cm;巢口高4cm. 2.2 金腰燕时会是析“干”起来的人 我们对黄河组所有金腰燕的巢,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统计,见表1。 续表1黄河组金腰燕巢的调查统计表(2005年6月8日-10日) 因为巢口太小以及巢紧贴于楼板不利于观察,相当部分燕巢的窝卵数及雏燕无法统计。从所获得的数据来看,金腰燕窝卵数为2-4个,卵为黄白色,椭圆形。我们测量了10个卵的尺寸,平均值为:长度2cm,宽度1.3cm。每窝雏燕数为3-4只。 根据调查统计表和住户访谈情况,有以下几点值得讨论: (1)金腰燕多在光线较好的地方营巢,可能与育雏喂食有关。 (2)黄河小学金腰燕燕巢数量最多,无一废巢和巢迹,可能有以下原因:首先是学校人多,金腰燕在与人类栖居的过程中,养成了爱热闹和喜欢与人类友好相处的习性。其次是教学楼为水泥砖混结构,抗震荡性能好,燕巢不容易损坏,保存完好。第三是学校师生对金腰燕非常友好,不破坏燕巢和轰赶燕子,人鸟长期和平共处,惺惺相惜。第四是金腰燕有恋原巢习性,每年飞回来后仍喜欢在原巢居留。曾经有个教师用环志法标注过两只金腰燕,结果这两只燕子第二年仍然回到了原巢。 (3)金腰燕在村民住处的巢迹较多,现巢较少,每年不停地变换营巢的地方,是因为村民住房绝大部分为木板房,抗震荡性能较差,再加上门廊楼房由于游客的入住,燕巢容易损坏和震落。有些村民用在燕巢下钉木板的方法来保护燕巢,有一定效果。 (4)我们在调查统计过程中发现一个相当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居住条件较好、家里比较富裕、人来客往较多、人气比较旺盛的村民房舍门廊下

文档评论(0)

176****27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