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洲黑杨次生韧皮部筛管发育过程中超微结构的动态变化
植物细胞的过程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然细胞死亡的特定阶段对植物的形态和组织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迄今为止,已在衰老的植物叶片与花瓣,败育的雌雄生殖器官,解体的胚乳细胞、助细胞、绒毡层细胞及珠心细胞,分化的导管细胞等各种类型植物细胞中发现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现象。与动物细胞的程序性死亡不同,植物细胞的程序性死亡产物既可以被其他细胞吸收和利用,也可以用于构建自身的细胞壁。吴鸿等研究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根原生韧皮部筛管细胞分化过程,在电镜下观察到核解体超微结构变化的特征,认为核的变化是一种典型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现象。Eleftheriou等发现在植物茎和叶的韧皮部中,如果原生韧皮部筛管细胞的周围缺少伴胞,则筛管的寿命较短,反之筛管的寿命较长。后期大量的研究资料证实初生韧皮部筛管和伴胞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功能复合体,譬如伴胞与筛管之间存在大量的胞间连丝,成熟的筛管细胞中一般无核糖核蛋白体,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依赖于伴胞细胞等等。众所周知,筛管是一类无核的细胞,寿命一般只维持几个月,后期出现功能衰退直至死亡,在此过程中伴胞作为筛管功能的支持维护结构。但有关次生韧皮部筛管/伴胞复合体功能衰退过程中细胞结构的变化及其与筛管功能相关性的研究资料较少,笔者以林木研究的模式树种杨树为实验材料,在超微结构水平上研究植物次生韧皮部筛管/伴胞复合体结构与功能的变化过程,旨在为植物发育生物学提供基础资料。
1 材料和方法
实验材料与电镜样品制作方法参见文献。
2 结果与分析
2.1 筛管母红细胞的分离纯化
观察美洲黑杨茎的横切面,可见来源于维管形成层的韧皮部母细胞内液泡分布在细胞腔的一侧,细胞核和细胞质偏向细胞另一侧角隅处,在角隅处发生核分裂,筛管母细胞核分裂后在靠近筛管母细胞角隅处产生成膜体,成膜体之间有大量成膜体微管出现(图1-1,1-2),成膜体相互融合后形成细胞板,并进一步形成细胞壁,最终形成了大小不同的两个细胞。较大的一个细胞内细胞质相对稀少,内有中央大液泡,小的细胞内液泡体积较小,并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维持这一状态。另外,大小细胞间的壁较薄,具有丰富的胞间连丝,其余部分的细胞壁相对较厚,早期可根据这些特征识别筛管分子和伴胞(图1-3)。
2.2 游离核糖体的降解
在筛管分子发育成熟及其功能衰退过程中,筛管分子的细胞结构和细胞组分发生了明显变化,笔者将次生韧皮部筛管分子的分化分为未成熟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未成熟期定为筛管分子液泡膜破裂之前筛管分子的发育阶段,在这一时期内出现了细胞的径向扩展、壁增厚及筛管质体和P-蛋白质产生等现象 (图1-4)。成熟期是筛管分子的细胞组分发生选择性自溶,形成成熟筛管分子的阶段,以液胞膜的裂解作为开始的标志。成熟期筛管分子内的细胞质迅速降解,多聚核糖体降解成游离核糖体并逐渐消失,高尔基体扁平囊的结构不清晰,内质网裂解呈短片状(图2-1)。在筛管分子发育成熟过程中,质体上沉积的物质逐渐增多,最后发育形成S型的筛管质体(图2-3)。与此同时筛管细胞核也以两种方式开始降解:(1)染色质出现凝聚现象,核质电子密度较低,局部出现空白区域,核膜清晰,细胞核周围出现大量的管状P-蛋白质,发育后期的筛管-细胞核内物质的电子透明度更高,说明核物质几乎完全降解,核外仍然存在大量的管状P-蛋白质,此时核膜依然非常清晰(图2-1);(2)核降解的时间较迟,核膜模糊不清,核质呈弥散状,这种弥散状的核质与细胞质内由P-蛋白质构成的电子致密物相连,似乎没有清晰的界限(图2-2)。成熟的次生韧皮部筛管分子的原生质组分分布在细胞腔的边缘,主要是由质膜、线粒体和筛管质体及少量的光滑内质网等组成,在筛管分子细胞腔内还有P-蛋白质构成的丝状网格结构出现,这些连结成丝状的P-蛋白质,通过筛穿孔连接相邻的两个筛管分子(图2-3)。次生韧皮部筛管分子衰退过程的开始以质膜解体作为标志。质膜内折,收缩裂解;质体的被膜解体,筛管质体裂解释放淀粉粒分散于筛管分子腔内(图2-4)。随后筛管分子内的P-蛋白质也解体,筛板上出现胼胝质垫的结构 (图3-1)。线粒体是筛管分子内最迟降解的细胞器(图3-1),在筛管分子内的细胞质完全降解消失后,筛板处的胼胝质发生自溶现象,最后形成具开放筛孔的筛板,至此筛管完全失去功能(图3-2)。
2.3 衰退期筛管分子伴胞形态结构的变化
伴胞与筛管分子由同一个筛管母细胞分裂分化而来(图1-1,1-2),在筛管分子分化期间一直保持着代谢旺盛状态,细胞质较浓,细胞器尤其是线粒体非常丰富,在细胞质中大量存在。伴胞和筛管分子之间的壁上存在大量胞间连丝,在筛管成熟期一直维持这一状态(图2-3)。筛管细胞衰退期伴胞形态结构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图3-3 显示的是衰退期筛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Sysmex CS-51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标准操作程序.docx VIP
-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5.1.1从算式到方程(第1课时).pptx VIP
- 【附答案】东北师范大学离线《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考核作业.doc VIP
- 舞蹈培训机构新学员入学告知书.docx VIP
- 燃气用户安装检修工试题库(含答案)(2022年-2023年).pdf VIP
- 舞蹈培训学校机构合作协议、新学员入学告知书.docx
- 2024秋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1.1从算式到方程课时1课件.pptx VIP
- (2025秋新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四 厘米和米》PPT课件.pptx
- 1P104S(5MWh)中储科技130MW-260MWh技术方案.pdf VIP
- 《国际公法学(第三版)》 课件全套 第0--19章 绪论、 国际法的性质与发展---国际人道法.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