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集》词调与南方地域文化.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花间集》词调与南方地域文化 从语言的历史来看,唐末五代语言与地域文化的关系不仅密切,而且呈现出一种曲折的趋势。这两点, 集中体现在《花间集》中。《花间集》十卷, 五代后蜀卫尉少卿赵崇祚编, 收录晚唐五代词人温庭筠、皇甫松、韦庄、薛昭蕴、牛峤、张泌、毛文锡、牛希济、欧阳炯、和凝、顾敻、孙光宪、魏承班、鹿虔扆、阎选、尹鹗、毛熙震、李珣等18家, 词作500首。其中, 除温庭筠为太原祁人、和凝为郓州须人是北方人, 余下16家均为南方词人, 或生于南方, 如欧阳炯、孙光宪等, 或仕于南方, 如毛文锡、牛希济等, 共有414首词作。这些词作反映出相当浓厚的南方地域文化色彩 (以西蜀地域文化为主) 。而温庭筠、和凝两人的词作也一定程度体现出南方地域文化色彩。这和晚唐五代中国经济中心的南移, 词调对南方曲调的选择与吸收等因素有较大的关系。 一 南方地域文化 文学作品所承载的地域文化信息, 固然和文学作品的编者、作者的地域构成相关联;然而, 这种地域文化信息也蕴含在文学作品本身之中。《花间集》的词作即留存有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 《花间集》词调的选择, 最突出地体现了南方文化的浸染。《花间集》共有词调76种, 其中多数词调或形成于南方文化背景之下, 或歌咏南方事物与人物, 或为南方士人所自创。下面, 就选取具有南方地域文化背景的词调、以各词调在《花间集》中出现频率为次序, 从词调的来源、创作风格等方面加以分析。 《浣溪沙》。在《花间集》有57首, 有韦庄等10位词人填过该词牌, 为本集中最多见的词调。任半塘《唐声诗》:“《浣溪沙》, 唐教坊舞曲, 玄宗开元间人作。敦煌曲作《涣沙溪》, 可能原是《浣沙溪》之意。”“沙”古通“纱”, 关于“浣纱”的典故有二, 一是“浣纱溪”为若耶溪 (在今浙江绍兴县南若耶山下) 别名, 相传西施曾浣纱于此。另一条“浣纱溪”亦在浙江境内, 即青田县长寿峰下, 南朝宋谢灵运遇浣纱仙女于此, 做诗:“我是谢康乐, 一箭射双鹤。试问浣纱女, 箭从何处落?”二女答曰:“我是溪中鲫, 暂出溪头食。食罢又还潭, 云踪何处觅。”遂不见。两个典故发生地点均是在南方地域文化极为典型的区域。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载薛昭纬恃才傲物, 好弄笏与唱《浣溪沙》词。王国维认为薛昭纬与薛昭蕴实乃同一人。11《花间集》收薛昭蕴词19首, 有8首为《浣溪沙》, 咏物多弱柳蜂须, 咏史则吴主越王, 委婉沉至, 有南朝余韵。张泌、孙光宪、毛熙震等人也作有较多的具有南方风情《浣溪沙》。或言《山花子》乃其别名之一。 《菩萨蛮》, 《花间集》收41首, 以温庭筠创作数量最富, 达14首。唐苏鹗《杜阳杂编》 (卷下) :“大中初, 女蛮国贡……其国人, 危髻金冠, 璎珞被体, 故谓之‘菩萨蛮’, 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 文士亦往往声其词。”近人杨宪益《零墨新笺》中《李白与菩萨蛮》条, 认为它是“骠苴蛮”的另一种译法, 是古代缅甸的乐曲, 开元、天宝时由云南传入中国。4另外《八拍蛮》, 也是蛮歌, 华钟彦《花间集注》卷八:“按此蛮人之山歌也。”237它们都是起源于南方的曲调。孙光宪《菩萨蛮》:“木棉花映丛祠小。越禽声里春光晓。铜鼓与蛮歌。南人祈赛多。 客帆风正急, 茜袖偎樯立。极浦几回头。烟波无限愁。”78其写木棉、越禽、蛮歌、祈赛, 诸多南国风情, 跃然纸上, 极为切题生动。 《临江仙》, 《花间集》收26首。从写作词人的数量 (11人) 而言, 为本集之冠。黄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言《临江仙》多咏仙事。592《花间词》所咏诸仙, 大都与南方有关。如张泌、毛文锡两人的《临江仙》均咏湘妃事;牛希济两首《临江仙》, 华钟彦《花间集注》卷五认为一首“咏巫山神女也”;另一首“咏谢女也。”153巫山神女的传说, 与巴蜀有不解之缘;谢女得道于谢女峡, 一名仙女澳, 在今广东香山县境海中。《临江仙》的创作一般多表现南方的风物。以创作《临江仙》词最多的牛希济为例, 其《临江仙》:“洞庭波浪飐晴天。君山一点凝烟。此中真境属神仙。玉楼珠殿, 相映月轮边。 万里平湖秋色冷, 星辰垂影参然。橘林霜重更红鲜。罗浮山下, 有路暗相连。”62洞庭君山, 玉楼珠殿, 自然是指湘妃祠;罗浮山, 是道教的“第七洞天”, 相传为葛洪炼丹处, 在今广东省。对仙境的向往以及对橘林霜重景色的描绘, 都深深印染着南方地域文化的色彩。 《河传》, 《花间集》收18首。《碧鸡漫志》卷四引《脞说》云:“《水调》、《河传》, 炀帝将幸江都时所制, 声韵悲切。”105孙光宪《河传》:“太平天子。等闲游戏。疏河千里。柳如丝, 偎依绿波春水, 长准风不起。 如花宫殿三千女。争云雨。何处留人住。锦帆风。烟际红。烧空。魂迷大业中。”76即写隋炀帝南游之事。此外如韦庄:“江都宫阙, 清淮月映迷楼。”43李珣:“依旧十二峰

文档评论(0)

ss_accoun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于文档制作,提供高质量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