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研究进展.docxVIP

中草药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研究进展.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草药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研究进展 在动物育种中,牛子宫内膜炎是一个常见的疾病,通常发生在产后2周内,发病率为20%35%。它通常是子宫膜的黏液性或脓性炎症, 由于炎症所产生的有毒物质可致死精子和胚胎而成为奶牛不孕的常见原因之一, 我国奶牛子宫内膜炎型不孕症占成年母牛不孕症的17%以上。目前绝大多数的养殖场还是大量的应用抗生素、激素类化学药品去预防和治疗该病的发生, 虽具有一定的疗效, 但这些药物使用后会在乳中残留产生“有抗奶”, 而且滥用药物会致使动物产生耐药性和“三致”反应。所以, 资源丰富、残留量少的中草药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便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中草药属于天然药物, 具有明显的抗菌消炎、改善血液循环和增强子宫收缩的效果, 如经过科学的配制, 将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防治起到很大的作用。 中兽医认为, 子宫内膜炎属湿热带下范畴, 乃邪毒秽浊之邪客于胞宫, 致使瘀血停滞胞宫内, 瘀久化热而发病。对子宫内膜炎的治疗应采取内外兼治的方法, 即内补气血 (或内调气血) 扶正, 外清湿热和杀虫止痒 (抗菌消炎) 祛邪的方法, 只有采取内外兼治的方法, 才能取得良效和速效。下面综述了近年来关于中草药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最新研究的几类方剂, 供临床使用参考。 1 分散剂 1.1 牛头临床试验结果 益母草120 g、当归75 g、川芎30 g、桃仁30 g、干姜 (炮) 15 g、甘草 (炙) 15 g。对患病牛以0.7 g/kg体重给药, 临床试验结果:78头患恶露的牛经7 d给药后, 治愈75头, 治愈率96.15%;胎衣不下牛66头, 治愈62头, 治愈率93.94%;产后子宫内膜炎牛42头, 治愈40头, 治愈率95.24%;子宫复旧不全牛8头, 治愈8头, 治愈率100%;腹痛牛19头, 治愈17头, 治愈率89.47%。可以看出“益母生化散”对母畜产后恶露不行、胎衣不下、血瘀腹痛、子宫垂脱、子宫复旧不全、产后子宫内膜炎等产后期疾病疗效显著。 1.2 慢性宫内膜炎病牛 草、黄芩、三棱、大黄、赤芍等组成, 对患隐性子宫内膜炎奶牛, 在发情时给药1剂 (200 g/头) 内服, 给药后4~6 h输精, 若奶牛未孕则在下次发情时再给药和输精;对慢性卡他性子宫内膜炎病牛, 则给药1~2剂, 每剂间隔5 d, 发情后再给药1~2剂, 4~6 h后输精;对慢性脓性子宫内膜炎病牛给药2~3剂, 每剂间隔5~7d。试验共治疗4 953头病牛, 其中慢性卡他性病牛3 242头, 服孕宝1~2剂, 有效率100%, 治愈率98.64%, 治疗后有2 823头经输精受孕, 受胎率88.27%;隐性子宫内膜炎病牛服1剂药后均治愈, 治疗后有495头经输精受孕, 受胎率达87.92%;慢性脓性子宫内膜炎病牛1 148头, 服3剂药后, 治愈905头, 治愈率达78.8%, 受胎率达63.48%。在治疗中如子宫内有脓性或黏液性物质, 先进行子宫冲洗后治疗。 1.3 浸提“传统”液 “行气逐瘀散”由黄芪60 g、当归60 g、何首乌15 g、益母草60 g、川芎20 g、柴胡20 g、升麻20 g、茯苓60 g、炮姜30 g、炙甘草24 g组成。此方可根据病情适当地加减调整。“清宫液”由蛇床子、艾叶、明矾、苦参、薄荷、独活、苍术、石菖蒲各30 g组成。将行气逐瘀散方药研为细末, 开水冲调后候温1次灌服, 1 d 1次, 连用1~4 d。取生理盐水1 000~1 500 ml (或温开水1 500 ml) , 冲洗子宫2~3次, 排出宫内炎性产物后, 再通过直肠轻轻按摩子宫, 排尽冲洗液, 然后用输精器将清宫液方的中药水煎, 每剂加水煎成400 ml, 侯温注入子宫, 每次200 ml, 其中70%注入子宫角内, 余药液作退引注入, 1 d 2次, 直用到炎症消除停药, 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 2 汤剂 2.1 子汤、甘草、海草 黄柏70 g、车前40 g、党参35 g、云苓50 g、白术50 g、鸡冠草50 g、益母草50 g、海螵蛸40 g、甘草30 g、红花40 g、赤芍30 g煎汤, 灌服, 每日1剂。治牛化脓性子宫内膜炎。方中的黄柏苦寒, 入肾及膀胱经, 清下焦湿热, 能抑制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及肺炎双球菌。车前子甘淡寒, 入肝、肾、小肠经, 利水除湿痹, 抑制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党参、云苓、白术、甘草为四君子汤, 益气健脾, 扶正祛邪, 又防车前及黄柏之过寒伤脾。红花、益母草、赤芍祛瘀止痛。海螵硝咸涩微温, 入肝、肾、胃经、止血、生肌、固涩止带。鸡冠草甘凉, 主治崩漏、赤白带下。诸药相合, 清热利温, 固本祛瘀。 2.2 单次用药剂量 醋香附40 g、醋元胡40 g、盐故子40 g、酒知母30 g、酒黄柏30 g、芡实

文档评论(0)

xl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