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改良袋状缝合术治疗藏毛窦的临床应用
甲壳动物和甲壳动物囊肿统称为甲状动物。它是仙女骨关节之间的软组织形成的慢性关节或囊肿。该病发病率较低, 在美国为26/10万, 在我国近年也有上升的趋势。手术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复发率高是该病治疗的难题之一。我院2004年1月—2008年8月间采用改良袋状缝合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17例, 现总结报道如下。
1 瞳片下瞳组织b超见
本组17例, 男16例, 女1例;年龄最小17岁, 最大32岁, 平均23岁;体重最小70 kg, 最大134 kg, 平均91 kg。病史最短5个月, 最长10年, 平均1年6个月。均见骶尾部正中或偏左、偏右有皮下包块或外口溃破, 挤压有分泌物, 有明显的窦道, 距肛门6~10 cm。探针检查, 发现窦道行向头颅侧。直肠指诊未触及条索状肿块。骶尾部B超见骶尾部皮下软组织片状低回声, 大小不等, 边界清晰, 压迫未见或可见液性惯性运动, 与肛管直肠下端无联系, 提示为骶尾部皮下软组织感染灶。骶尾部X光片, 均未见骨质破坏及异常。17例既往均有外科治疗史, 10例有手术史。
2 肿瘤组织与脊柱骨折
腰硬联合麻醉, 剪刀位。以宽胶布将臀部向两侧牵开, 沿探针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 并以电刀沿囊肿组织边缘与周围正常组织切开。分离囊肿组织与骶骨筋膜, 切除全部囊肿组织, 形成45°楔形创口。如骶骨筋膜已受侵犯者, 一并切除。如创面出血较多, 用电凝止血并辅以纱布压迫。冲洗后, 缝线穿过创口两侧皮下组织、肌肉及骶骨筋膜, 于近中线穿出行间断缝合, 并将创口边缘与皮肤连续缝合成锁边式袋口状, 敞开伤口, 外盖敷料。术后尽量避免仰卧。每日坚持以生理盐水冲洗创口, 清洁换药。2周后视情况拆线, 并继续换药直至创面愈合。
3 住院及伤愈时间
1例因继发臀大肌肌间沟瘘行二次手术后治愈, 16例均行一次性手术得到治愈。平均住院时间35 d (28~56 d) , 平均伤愈时间45 d (39~70 d) 。3~36个月随访, 均无复发。
4 藏毛窦及手术治疗的现状
本病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 有学者认为骶尾部的损伤, 特别是多毛的男性, 使臀中裂之间的毛发刺入附近的皮肤, 形成短管道, 而毛发仍然与其根部相连, 短管道随即皮化。当毛发由原来的毛囊脱落后, 被皮化短管道产生的引力吸入。二战时期将此病称为“吉普车病”。Doll, D与 Petersen, S认为创伤不是所有藏毛窦的共同病因, 藏毛窦发病至少与三个因素有关: (1) 有毛发在皮肤中。 (2) 具有皱折的皮肤, 如臀沟与瘢痕之类。 (3) 可能与激素水平或个人卫生有关。本组病人以男性为主, 病位均在骶尾裂孔处软组织, 发病前均无明显损伤史, 发病期均处于青春期, 体型肥胖, 体毛旺盛, 第二性征突出。随机检查3例性激素水平, 2例睾酮明显升高, 1例正常。结合本组病例特点, 笔者认为, 本病是否由骶尾部损伤引起还有待商榷。其发病原因是否与青春期发育过程中, 因肥胖引起内分泌失调, 导致性激素比例失调, 睾酮明显升高有关, 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理论上藏毛窦应在窦内或囊肿内发现毛发, 本组仅1例术中发现有毛发, 2例术后病理发现毛干碎段。未发现毛发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 囊肿反复溃破溢脓, 毛发随脓液自行排出。 (2) 17例既往均有外科治疗史, 已排出毛发。从近年国内文献报道数据, 我们不完全统计其毛发率为0~100%不等, 平均不足50%, 因此临床诊断不应将有无毛发作为诊断的唯一标准, 将此类疾病称为骶尾部窦道较藏毛窦或藏毛囊肿可能更符合临床。
本病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 国外学者统计7种治疗方法的复发率:仅开放治疗7%~24%, 切除及开放0~22%, 切除及袋状缝合7%~13%, 切除及一期缝合1%~46%, 切除及“Z”形缝合0~10%, 切除及菱形皮瓣3%~5%, 切除及分层皮瓣移植0~5%。为进一步缩短术后创口伤愈时间及降低复发率, 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探讨。尽管存在多种手术方法, 但有一定的复发率, 所以目前仍缺乏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案。
袋状缝合术是切除囊肿浅部组织, 刮除囊壁, 皮肤边缘与囊肿底部缝合, 伤口开放由肉芽组织愈合。该术式手术简单, 常用于有严重感染和脓肿的藏毛囊肿。国内文献报道, 采用传统袋状缝合术治疗藏毛窦平均愈合时间为71.8 d。17例既往均有外科治疗史, 疤痕较广泛, 不利于行切除一期缝合术或“Z”形缝合术。全切除开放性手术愈合时间长, 且创缘较袋形缝合易假性愈合, 复发率较高。本组采用的术式是在袋形缝合的基础上, 将两侧基底组织与骶骨筋膜缝合, 最大限度缩小创腔, 愈合期较传统袋形缝合手术有明显缩短, 且无复发。改良袋状缝合术适用于骶尾骨未受到破坏的所有藏毛窦, 尤其适用于病变范围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例藏毛窦的病例报告.docx
- 2010年世博会旅游年上海旅游中心启动.docx
- 5-羟色胺与痛觉调制.docx
- 63例骶尾部藏毛窦皮瓣手术治疗体会.docx
- largo、1a1egro、adagio三大速度运用于贝多芬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docx
- rp通道参与温度感受器电位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docx
- 《中图法》第五版与第四版r医学类目对比研究.docx
- 《中庸》心性说新探.docx
- 《伤逝》有情有乐.docx
- 《公孙龙子》中的逻辑与辩证.docx
- 教师教育改革发展和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努力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docx
-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调查与分析新生代,一个难以界定的概念以湖南省青玄村为例.docx
- 新疆阿勒泰可可托海地区锆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探讨.docx
- 明清时期思想文化的三维结构.docx
- 暴力与情感的博弈暴烈·温柔·断裂论刁亦男的电影创作.docx
- 曝气生物滤池生化系统脱氮除磷特性研究.docx
- 曝气生物滤池的研究与应用.docx
- 曼氏无针解决办法sigma-型gs基因克隆及表达.docx
- 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疗效的影响.docx
- 杨绛作品情感表达的审美境界.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