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庭中有奇树》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VIP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庭中有奇树》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深衷浅貌 语短情长;目录; “古诗十九首 ”之名首见于南朝萧统所编《 昭 明文选》,这组诗是中国古代文人乐府诗的五言经典,非一时一地一人之作,而是由大约东汉中后期的文人写成并传于后世。东汉后期,社会陷入大动荡.文人的思想和心态都发生了剧烈的转变,《古诗十九首》反映了当时最普遍的几种社会心态,蕴含了普通文人和百姓对世事变迁、岁月流逝的敏感情绪和独特哲思。《古诗十九首》艺术成就极高,语言淡而有味,浑然天成,调悲而远,其清丽脱俗、朴素自然的诗美和含蓄哀婉的情思为后世诗人所深深追慕南朝著名文论刘勰评其:“直而不野,宛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 。” 这19首诗,在内容上,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别相思和文人士大夫的失意郁闷心情。叙事委婉曲折,抒情真挚深入,语言朴素自然,形成曲终情显、含蓄动人的艺术风格。 ;正 字 音;朗 读 诗 文;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首句环境描写,写出了春意盎然的景象。 “庭中”表明主人公是位女子,丈夫宦游外出,她孤独居家,是一首闺怨诗。 “绿叶发华滋”,冬去春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夫妻分离之久。时光不停留,离别在持续,花儿开得越美丽,思念就觉得越愁苦。;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 “绿叶发华滋”与“攀条折其荣”紧密承接、自然而然;而“将以遗所思”则迅速揭开了谜底:一切的根源、感受都是因为思念,并非因睹物而思人,而是因思人而睹物,感到树奇花滋,进而攀条折荣。也就是说,思念促使了行动,行动带着思念。折花寄远,揭示了诗歌的情感:对远行人的思念。 ;补 充 资 料;补 充 资 料;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馨香盈怀袖, 路远莫致之。” ;精 读 细 研;精 读 细 研;深 入 探 究;请 插 入 标 题 四; 请学生把《庭中有奇树》改写成散文,用自己的语言来表现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及艺术美等等。; 风吹,青丝起,花树下,美人立。好一幅香美的春日图。只是可惜,如此美景之下,只有她一人。转过身去,望着空荡荡的庭院,孤寂之情越来越深,思君之情越来越浓。想要将花寄??爱人,却突然停下脚步:这思君之情又如何能送达呢?树下,她手捧着花枝,再无赏花的喜悦心情。眼底笼上一片忧伤,思念如同巨石般压在心尖,任凭那花香盈满衣袖,当初的心情再也寻不回来。这花虽美,却无法带着自己的思念寄予爱人,又何提什么珍贵呢?不过是增加自己的苦寂之情罢了。;感谢您的聆听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