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变法失败后的大移除晚清光绪季年的己亥建储丑剧和爱新觉罗·溥儁的大阿哥之立与废.docx

光绪变法失败后的大移除晚清光绪季年的己亥建储丑剧和爱新觉罗·溥儁的大阿哥之立与废.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光绪变法失败后的大移除晚清光绪季年的己亥建储丑剧和爱新觉罗·溥儁的大阿哥之立与废,清朝初年皇族争权斗争的背景下发生。慈禧发动戊戌变法并试图复辟皇位,但在实际操作中受到顽固派阻挠最终失败。光绪继任为皇帝后面临内外部压力,面临继承皇位的危机。慈禧试图通过册立多个皇太子以防止外患,最终选择设立储君。光绪大阿哥成为慈禧掌权后的新称谓。慈禧为了避免光绪的权力进一步集中导致家族纷争,决定借助爱新觉罗·溥儁的势力进入皇宫,以此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尽管慈禧此举加剧了内战,但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局面。然而,光绪大阿

光绪变法失败后的大移除晚清光绪季年的己亥建储丑剧和爱新觉罗·溥儁的大阿哥之立与废 解放后出版的许多高校历史教科书中所附的《清朝史》通常是从清朝创始人努尔哈赤(清朝的祖先)开始的。中国经历了太极(太宗)、福临(祖先)、玄业(圣人)、尹珍(世宗)、洪历(高宗)、虞(仁宗)、米文(玄宗)、易(宗宗)、陆淳(穆宗)、陆d宗。但是, 旧时的有些民间文人, 却又往往把满清王朝的统治, 说成是“清宫十三朝”。那末, 这中间多出来的一位君主又是谁呢?他为什么没有列入清朝世系表?这一切, 都渊源于慈禧太后于公元1899年 (清朝光绪二十五年, 旧历己亥年) 十二月, 在北京紫禁城里导演的一出“己亥建储”丑剧。 慈禧太后是个权欲薰心的人物。同治十三年 (1875年) 冬, 她年仅十九岁而尚无后裔的独子载淳 (同治皇帝) “驾崩”后, 根据清朝历代相传的祖制嗣君必须比已死的皇帝晚一辈的旧例, 应该是在比同治晚一辈的宗室近支中选立恭亲王奕訢的孙子溥伦为嗣君的, 但她为了保持其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地位, 却专断地打破了清朝的这条祖制旧例, 不为同治立嗣而却选定其四岁的侄子载湉 (其父醇贤亲王奕譞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 慈禧的小叔子兼妹夫) 继位, 改元光绪。迨至公元1886年, 光绪皇帝载湉十六岁时, 慈禧曾于该年的七月演出了一场假归政的把戏。直到1889年载湉“大婚”后, 慈禧才不得不“撤帘归政”。但光绪“亲政”是有名无实的, 在颐和园里“颐养天年”的慈禧, 仍旧牢牢地控制着朝政大权, 满朝的文武大臣几乎均唯其“懿旨”是从。年轻好学的光绪皇帝, 在他的老师、南派“清流”的主将协办大学士翁同龢的教育下, 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英明君主, 实现革新内政、抵御外侮的远大抱负, 他当然不满于这种“傀儡”的地位。这种情况, 连当时一些依附过淮系的文人也看得很清楚, 他们事后攻击说:“甲午以前, 孝钦显皇后 (慈禧) 与德宗景皇帝 (光绪) 意见甚深。德宗景皇帝困于孝钦显皇后尊严之下, 久思出人头地。迨至甲午与日本构怨, 德宗景皇帝欲跃武国外, 凭陵母后, 轻视日本。颇欲灭此而后朝食。……”甲午战争的失败, 对光绪的震动很大, 他“赫然发愤, 排群议、冒疑难, 以实行变法自强之策”。后来, 在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的帮助下, 光绪皇帝果断地实行了震惊中外的“戊戌变法”。 在慈禧等顽固派的破坏下, 戊戌变法失败了。从此以后, 清朝中央政府“宫围之内、母子之间, 盖有难言之隐矣”, 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最高统治权的斗争日益激烈。早在1898年初, 光绪帝就曾让奕劻转告慈禧, 提出“太后若仍不给我事权, 我愿退让此位, 不甘作亡国之君”。慈禧当时听了就很愤怒, 说道:“他不愿坐此位, 我早已不愿他坐之”。戊戌政变后, 清朝中央政权完全由慈禧集团掌握, 光绪则被幽禁在瀛台“养疴”。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 先是声称光绪“病危”, 企图加以谋害, 另立新帝。但顽固派此举却遭到了社会舆论的反对:当时上海电报局总办经元善 (浙江上虞人, 字莲珊) 得到消息后, 立即联络了维新人士蔡元培、黄炎培等人和许多绅商, 共计1231人签名, 联名电告北京要求慈禧好生保护光绪, 否则将会引起各国的干涉;英、法等国公使为了他们国家的在华利益, 也很关心光绪的命运, 几次跑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吵着要推荐外国医生给光绪看病。这样, 才使慈禧太后企图毒死光绪帝的这个预谋不能得逞。 其时, 被禁闭在深宫的光绪帝, 虽然形同囚徒, 但慈禧太后感到他还占着皇位, 对自己总是一个威胁。于是, 她又心生一计:册立端郡王载漪的儿子溥儁为“大阿哥”。清代皇子, 通称“阿哥”。所谓大阿哥者, 就是满语称呼皇太子的代名词。但清代自雍正以后不预立太子, 只按排行, 称几阿哥, 到成丁时才授爵号。例如, 奕訢是道光皇帝的第六子, 在他幼年时宫内就称他为“六阿哥”。这种惯例事实上已成了清朝的“祖宗成法”。所以, 清宫中已经有好几朝没有听到大阿哥的名词了。但慈禧为了杜绝光绪东山再起的机会, 决定违背祖制, 给光绪预立储君, 挑选一个皇太子“大阿哥”进宫。 慈禧挑选的“大阿哥”爱新觉罗·溥儁系道光帝的曾孙, 其父载漪实系道光帝第五子、咸丰帝的胞弟奕誴的次子。奕誴在道光二十四年过继给嘉庆帝第三子、即道光帝的胞兄绵恺为嗣, 承袭惇亲王绵恺的爵位, 而依清制降袭为惇郡王, 曾任宗人府宗令。但在爱新觉罗·奕詝继位大统后, 由于奕誴是咸丰皇帝 (奕詝) 的胞弟, 故于咸丰十年奕誴则又被加封为惇亲王了。惇亲王奕誴的长子载濂袭贝勒爵位而享郡王衔, 三子戴澜为镇国公, 四子载瀛则为镇国将军。奕誴的次子载漪自幼好武, 并有一定军事才干, 慈禧太后要培养一个掌握兵权的贵族子弟为自己的亲信, 于是即看中了载漪。但因清制一个王府里不能有两个王爷,

文档评论(0)

139****94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