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隋朝末年,唐玄武门变立储,李世民继续修缮国家事务,探索新疆。他因此被尊称为“贞节管理”,但在立储政策上前后摇摆,最终导致唐朝政治的不稳定和太子的不满情绪。经过太子杨贵妃的反对后,李世民放弃立储,并派长孙无忌、房玄龄、李世、褚遂良等人继承太子。然而,在立储后的四年,太子逐渐表现出贪婪和懒惰,这引发了杨贵妃和李世民之间的矛盾。最终,太子在立储政策上出现问题,导致李世民不能承受过度的压力。虽然李世民后来找到了其他的治理方案,但他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让太子变得更加依赖权力,导致他在晚年变得腐败无
论唐代玄武门变立储与太平天国立储观念的演变
唐圣女九年(公元196年),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登上王位。登基后,李世民开始修缮国家事务,探索新疆,制定了富有的政治和社会稳定。他被称为“贞节管理”。然而就是这位中国古代历史上堪称贤明的君王, 在立储的态度上前后变化, 犹豫不定, 造成了贞观中后期朝廷政治的不稳定, 也给李世民的内心带来了巨大的不安。
唐贞观十七年 (公元643年) 太子李承乾因谋反被废之后, 李世民散朝后, 留下长孙无忌、房玄龄、李世、褚遂良朝廷重臣议立太子, 《资治通鉴》卷196记载:“我三子一弟, 所为如是, 我心诚无聊赖!”说完之后头朝龙床撞去, 被长孙无忌制止, 又抽出佩刀欲自刺, 被众臣抢下佩刀。褚遂良 (两《唐书·长孙无忌传》记载为长孙无忌) 夺刀以授晋王李治。在重新立太子时, 李世民这样痛苦的表现完全是因为其立储的思想及其影响因素所导致的。
一、 太子之“引领”
唐武德九年 (公元626年) 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登基, 十月立嫡长子李承乾为太子, “甫八岁, 特敏惠, 帝爱之”。此时, 李世民遵循“立嫡以长”的立储观念非常明确。从此李世民开始精心培养接班人, 安排朝廷重臣辅导太子学业, 聘请名师担任太子老师, 还提供机会让太子监国, 代表皇帝慰问大臣等来锻炼太子的行政能力。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 储君的表现良好, 深得李世民的信任“使裁决庶政, 有大体, 后每行幸, 则令监国”。
然而, 随着年龄的增长, 李承乾开始“好声色慢游”。此时, 太子的宫臣开始对其长期的规劝及谏诤工作。李世民也注意到了太子的变化, 其对太子的宫臣嘱托甚多。并且结合自身成长经历为鉴, 鼓励太子宫臣于志宁、杜正伦“朕年十八, 犹在民间, 民之疾苦情伪, 无不知之。及居大位, 区处世务, 犹有差失。况太子生长深宫, 百姓艰难, 耳目所未涉, 能无骄逸乎?卿等不可不极谏。”太子宫臣孔颖达、于志宁、张玄素等多次劝谏, 不但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反而情况越来越恶劣。
太子的不良嗜好越来越多, 在宫臣的不断劝谏之下仍不思悔改甚至变本加厉。太子喜欢在东宫击鼓, 张玄素“叩阁切谏”才勉强当面将鼓毁之。太子长期不理政务, 张玄素以激将法刺激太子“宫中所见止妇人, 不知如樊姬者等可与益圣德者几何?”太子不但不听, 反而“夜遣户奴以骑槌狙击, (张玄素) 危脱死”。太子私引突厥人入东宫, 与相狎比, 宫臣于志宁切谏, 惹怒太子, 派刺客入室刺杀未果。
由于太子的顽劣态度, 太子宫臣无法改变其行为, 他们甚至与李世民在教育太子的问题上产生冲突。李世民曾对太子左庶子杜正伦说:“太子数私小人, 卿可审喻之, 教而不徙, 其语我来。”杜正伦多次劝谏太子不听, 于是拿李世民来威胁太子, 李世民得知后批评杜正伦, 并将其贬黜, 离开京城。而李承乾的表现依然没有好转, 反应了东宫宫臣在教育太子问题上的无能为力, 而李世民也没找到更好的教育方式。
而此时, 李世民四子李泰受宠, 李承乾又患有足疾, 其内心压力可想而知, 而后太子的表现越来越不正常, “募亡奴盗民间马牛, 亲临烹者, 与所幸厮役共食之。又好效突厥语及其服饰”, “设穹庐, 太子自处其中, 敛羊而烹之, 抽佩刀割肉相啖”“汉王元昌所为多不法……太子与之亲善, 朝夕同游戏……有不用命者, 披树挝之, 至有死者。”吕思勉先生认为, 这是唐初皇室起自代北, 受游牧民族习俗影响太大导致。崔瑞德认为是太子患上某种精神疾病才会如此反常。不管是哪种原因造成的, 太子李承乾的这种表现是不符合儒家对太子的德、才要求的, 其政治前途是打了折扣的。
彻底让李世民对太子李承乾失去信心的一件事情是“太常乐童”事件。“太子私幸太常乐童称心, 与同卧起。道士秦英、韦灵符挟左道, 得幸太子。”李承乾在这件事情上犯了两个逆天大罪:一是为儒家所不齿的娈童, 二是私交术士。其结果是李世民大怒, 将以上人等除太子外全部处死, 对太子提出了严厉的批评。此后, 李承乾自暴自弃, 在明确知道李世民对自己不满的情况下, 几个月称病不上朝, 并且私下豢养了大批刺客, 准备刺杀李泰。李承乾基本上丧失了政治前途, 而李世民只是在等待一个废除其太子之位的机会而已。
李承乾的表现, 让李世民对立嫡以长的儒家正统观念失去信心, 但也害怕废长立幼会对后世造成不良影响而犹豫不决。
二、 立证坚持,立对象
在太子李承乾失德渐现之时, 另一位皇子趁虚而入---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次子李泰开始获得李世民的宠爱。李泰在众多皇子中能够被李世民看中, 其才能是很重要的一项。“泰好士, 善属文, 诏即府置文学馆, 得自引学士。”这给了李泰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 因为在李世民还是皇子的时候, 武德四年 (公元621年) , 李渊允许李世民“于宫城西作文学馆, 收聘贤才”“十八学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英语试题.pdf VIP
- 职业生涯规划书-赵胜绪.pdf VIP
- 《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教案.docx VIP
- 水文地质学基础 项目2 包气带地下水 项目2 包气带地下水.pptx VIP
- 采购需求管理办法.pdf VIP
- PLC应用技术(西门子S7-1200)全套PPT课件.pptx
- T_SZMS 0011-2025 实时数字示波器校准规范.pdf VIP
- 广东省公路工程工程量清单编制办法.pdf VIP
- 【课件】GB35181-2025重大火灾隐患判定规则解读.pptx
- HG∕T 5955-2021 石油化工废催化剂 钼测定方法.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