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春望》教学设计
《春望》集国忧、家愁、人衰之情于一体。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在教学这首诗时,本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体能动作用和创新精神的原则,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体会诗中的爱国深情,培养他们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以期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教学目标:
1、结合写作背景,赏析诗句和分析重点词语。
2、掌握诗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体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思亲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及诗的思想内容。
2、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时伤国、忧国思亲的感情。
3、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感情,品味诗歌之美。
教学难点:
理解诗的思想内容及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时伤国、忧国思亲的感情。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加强朗读教学,以读激情,让学生进入诗歌氛围,体会诗歌的意境。
2、问题探索法。在整体感知诗歌的基础上,重在品味诗歌的精妙之处。
3、小组讨论法。小组讨论,归纳要点,抒发感想。
资料补充:
1、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也称杜工部。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现存诗1400余首,这些诗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及衰这一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展现出广阔的生活画面,成为唐代社会的历史,历来被称为“诗史”,杜甫本人也被看做一代宗师,被尊称为“诗圣”。他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2、背景链接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带着“倾国”佳人杨贵妃偷偷向四川逃去。三月,春天又来到了长安城,然而,国家的春天已不复存在,现实使诗人睹物神伤。诗人将自己的所见所感,高度凝练地熔铸在40个字里,这就是有名的《春望》诗。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唐玄宗前期奋发有为,开创了开元盛世,后期宠幸杨贵妃,宫中专为贵妃院织锦刺绣的工匠就达七百人,杨贵妃姐妹三人每年的脂粉钱就上百万。唐玄宗还重用宦官高力士,又把朝政交给口蜜腹剑的李林甫,提拔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担任宰相……最终爆发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今天,我们来学习杜甫的一首五律《春望》,去重温那段兵荒马乱的历史,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自读诗歌,读准字音。
溅(jiàn) 搔(sāo) 浑(hún) 胜(shēng) 簪(zān)
2、听朗读录音,感受诗歌的节奏和语调。
指导朗读:五言律诗的节奏一般是221式和212式。
3、学生个别朗读,全班集体朗读。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jiàn)泪,恨别/鸟/惊心。
烽(fēnɡ)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sāo)/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三、分联赏析,品味诗意
(一)赏析首联
1、本诗的题目是“春望”,那么在首联中作者都望到了什么?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你认为在这四个描写对象中作者着力要体现哪一个事物的特点?为什么?(借景抒情赏析法落实点)
国之破。
“国”是指都城,即长安。
国都,通常是一个国家的政府所在地,政治和经济活动的中心城市,各类国家级机关集中驻扎地,国家主权的象征城市。
开篇即是春望所见,先用“国”点明了此城即国都长安,以“破”交代了历史背景,以“春”标明了节令。两句合而观之,便是说望见春天被攻破了的长安城,山河之上草木丛生,榛莽遍地。这一联作者用反衬的手法,写出目前的长安,惟有山河仍在,但是国已政权陷落。草木春深,但是城已残破不堪。
3、宋代魏庆之编的《诗人玉屑》中说:“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近世诗人,惟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在这两句诗中,哪个字用的最好?为什么?
(1)破:着一破字一字统全貌,未言一处破败之象,但是满目疮痍之态已赫然纸上,实是触目惊心。
在:青山不言,流水永恒,更衬李唐之倾颓惨境。
春:春回大地,应生机勃勃,草长莺飞。
深:乱草遍地,林木苍苍。
(2)重点赏析“深”:
春天来了,城里到处都是“草木深”,这深就是《黍离》中的彼黍离离,就是《扬州慢》中的废池乔木、桥边红药,就是《乌衣巷》中的朱雀桥边野草花……人烟稀少才让草木丛生,贵胄名门的郊游喧闹不见了,市井黎民百姓的劳作平淡不见了,再没有那摩肩接踵、冠盖如云的盛况,再没有那商铺林立、行旅如织的富盛,只见枝繁草盛满眼绿意,墙倒城坏千门闭锁。疮痍遍布,满目凄然。一个“深”字,草木深深,意味深长。“草木深”实意是说只剩下了山河依旧,虚意是草茂人稀,物是人非。
背景对比:
昔日长安城:
三月三日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品析自然环境描写》教学设计.docx
- 第一单元任务三《尝试创作——诗歌创作》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 人物描写的作用相关知识点与例题分析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docx
- 第一单元口语交际《应对》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 第五单元口语交际《复述与转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 第四单元写作《学习缩写》写作指导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 第三单元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 中考作文指导:《议论文升格之一句话叙例》教学设计 .docx
- 第9课《论教养》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 第8课《_世说新语_:咏雪》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 第6课《散步》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教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 第3课《雨的四季》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 第3课《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 第1课《春》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 第12课《诗经二首——关雎》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 第11课《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 第11课《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