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流模型的旋风力机上游风轮设计
0 速度三角形设计法
高效利用能源效率是世界能源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对旋风力机能提高风能利用率和风场空间利用率, 降低发电成本, 可显著降低塔架扭矩和弯曲应力, 保证风力机稳定运行, 在提高装置效率和紧凑性上有极大的潜力, 近10年成为风力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 其研究以实验、理论预测和数值模拟为主。两级叶片气动设计方法尚不成熟, 尤其是下游风轮处于上游风轮的近尾流区, 来流具有三维非定常特征, 缺乏相应的设计方法。速度三角形设计法虽被参考文献采用, 但不适用下游风轮, 因为风力机处于外流状态, 流管扩张, 级间距大, 实度小, 尾流与外流混合, 流动不满足质量守恒应用于叶栅单元的假设条件。
在此, 将风力机非定常尾流简化为二维准定常流动, 提取尾流模型下游风轮前平均轴向速度, 采用Wilson设计法设计同半径、同尖速比和间距为半径的对旋风力机, 通过数值模拟验证性能并研究两级转速之间的最佳匹配。
1 u3000安装角与弦长分布
Wilson设计法考虑轴向和切向速度的诱导因子 (a, b) , 研究了梢部损失和升阻比对叶片最佳性能的影响, 以及风轮在非设计工况下的性能。以每个叶素截面的风能利用系数最大为目标, 约束条件为a, b, 可得能量方程:
s.t.a (1-aF) =b (1+b) λ2(2)
周速比λ=Ωr/V∞(λR为叶尖速比) , 叶尖损失系数
采用Matlab编程方法, 使此问题转变为有约束的最值问题, 以式 (2) 为约束条件, 式 (1) 为目标函数, 使用fmincon函数直接进行计算, 迭代得到收敛的诱导因子a和b, 计算出F, 最终获得安装角θ=ue788-α (式3) 和弦长c分布 (式4) 。
先用Wilson法完成上 游风轮设 计, 应用AV (aerou3000viroment) 模型, 获得下游风轮所在位置的平均流速V∞2, 再应用Wilson法完成下游风轮气动设计。这种近似方法假设下游风轮对上游风轮气动特性和尾流均无影响, 对旋风力机的流动近似为串列两级的一维准定常。
采用此法设计同半径、同尖速比 (λ1=λ2=6) 间距为R的对旋风力机, 来流风速V=11.3 m/s, 半径R=1.438u300055m, 翼型为NACA4412, 叶片数均为3, 可得上游风轮转速n1=450r/min。将叶片沿展向均匀取10个截面, 取各截面攻角α均为5°, 计算获得各截面安装角与弦长分布如图1所示。利用AV尾流模型得到下游轴向位置x=R截面, rR区域平均轴向速度为6.846m/s, 根据λ2=n2×R/V2获得下游风轮转速n2=270r/min。由式 (1) 和式 (2) , 在同尖速比条件下, 得到的a, b, F相同, 因此, 上下游风轮安装角、弦长相同 (下游风轮反装) 。
2 u3000对旋转轴的三维价值进行了验证
2.1 u3000数值试验
为了验证设计的准确性和探索最佳转速匹配, 选用动量叶素理论和CFD模拟, 对上游风轮不同转速下功率系数进行对比。理论方法是已知气动外形, 通过动量叶素理论和Glauert涡环修正迭代求解诱导因子的风力机气动性能预估程序, CFD方法采用FLUENT软件单独对上游风轮进行三维定常流动模拟。CFD模型选用1/3圆柱模拟单叶片风轮, 分为内域和外域, 内、外域前、后端距风轮3R, 7R, 半径为5R, 内域为包含叶片的1/3薄圆柱, 设置为运动参考系 (MRF) , 内、外域网格数为1u3000336u3000827, 555u3000030。边界条件选用周期性边界、速度入口、压力出口和壁面边界。湍流模型选用标准k-epsilon模型。湍动能设为1m2/s2, 湍流耗散率为1m2/s3。CFD方法与理论方法结果对比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 FLUENT数值模拟结果在450r/min处得到峰值, 功率为2u3000616 W, Cp=0.455, 与设计点重合, 表明上游风轮设计成功;理论方法则在500r/min处取得峰值 (功率3u3000232 W, Cp=0.563) , 基本能捕捉功率最高点。由于理论方法中近似将阻力系数处理为0, 且除叶片损失系数外不考虑三维流动, 所以导致结果有偏差。对于精度要求不高的性能估算, 利用该理论方法快速有效。2种方法显示功率随转速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2.2 u3000功率变化
当上游风轮 转速确定 为450r/min后, 采用CFD方法, 验证下游风轮特性和最佳转速, 研究下游风轮对上游的影响。计算域及模型如图3所示, 内域网格 数ROTOR1为455u3000452, ROTOR2为455u3000634, 外域为586u3000264。边界条件、湍流模型和运动参考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92010赛季fps赛季中国队技术分析.docx
- 20092010赛季fps赛季新疆队与广东队技战术对比分析.docx
- 2009年辽宁省成都市城区小学生定金嗜睡调查.docx
- 2010年11月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类商品贸易分析.docx
- 2011-2012赛季fps赛季北京金隅队制胜因素分析.docx
- 2011-2012赛季fps赛季女篮比赛技术分析.docx
- 20112011~2012赛季CBA总决赛北京队夺冠相关因素的分析.docx
- 2012年中国重点零售企业服装市场分析.docx
- 2013年上半年中国金融企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综述.docx
- 2013年中国网民使用电子银行服务分布分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