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感染性多发性脑动脉病家系中的不典型病例分析
脑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三种疾病之一。发病率仅占该病的一小部分(10%)。皮质下动脉硬化疾病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脑动脉疾病(cerebolstatisticalco起源,omim125310)是近年来的热点。CADASIL多在中年发病, 临床特征为反复发作的缺血性卒中、偏头痛、精神异常和皮质下痴呆。磁共振成像 (MRI) 检查示多灶性皮质下梗死及白质脑病。病理改变为脑深部多发的腔隙梗死和白质脑病, 以及小动脉中层平滑肌细胞表面颗粒性电子致密嗜锇颗粒物质 (GOM) 的沉积。这些特征性的病理改变是诊断CADASIL的金标准。
该病的遗传缺陷被定位于染色体19p13.2-13.1的NOTCH3基因上。迄今为止, 国外已经报道了约400个家族, 已经发现超过50种突变。最常见的突变位于第3和4外显子中。本病在高加索人种中患病较多, 最近几年在我国和日本也有报道, 我们最近收集到4个国内CADASIL家系, 现报道他们的主要临床特点和基因检测的结果。
对象和方法
一、 临床表现及临床症状
4个先证者分别来自4个不同的家系, 他们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以及病理结果均符合CADASIL的诊断。家系1、3祖籍山西, 家系2祖籍黑龙江, 家系4祖籍北京。家系图见图1, 每个家系中患病成员的简况见表1。
先证者1, 男, 38岁, 自37岁起出现间断头晕、言语不清、走路不稳, 并逐渐出现应答不切题, 记忆力明显下降。既往有饮酒史15年。神经系统检查示记忆力尤其是近记忆力明显减退, 计算力和理解力差, 定向力尚可。四肢肌力正常, 右下肢共济运动差, 双侧病理征 (-) , 家系图见1a。
先证者2, 女, 47岁, 44岁开始出现头晕, 右侧上下肢无力, 走路不稳, 头颅CT显示多发性脑梗死, 经治疗遗留右侧肢体稍力弱。此后因相似的症状复发3次住院治疗, 并逐渐出现手足麻木。患者无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糖尿病史。体格检查:构音障碍, 计算力和近记忆力差, 双眼向左、右及上视均可见眼球震颤。四肢末梢性痛觉减退, 左上下肢轻瘫, 左侧共济运动欠稳准。四肢腱反射活跃, 双侧踝阵挛 (+) , 四肢病理征 (+) , 家系图见1b。
先证者3, 女, 39岁, 8个月前出现头晕伴恶心、呕吐, 在外院诊断为“脑梗死”, 治疗后头晕症状好转, 此后间断头晕发作。3个月前, 劳累后出现左头部胀痛, 伴恶心。既往体健。入院后一般内科查体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家系图见1c。
先证者4, 女, 44岁, 自41岁始出现反复发作性缺血性卒中, 表现为发作性眩晕和/或左侧肢体无力, 血压波动性升高3年。无冠心病和糖尿病史。近1年出现智力减退。有关这个家系的临床特点已作过报道, 家系图见1d。
4例先证者的脑MRI均可见双侧基底节、脑干等部位的多发性腔隙性低密度灶, 以及脑室旁白质广泛脱髓鞘改变。对4例先证者进行腓肠神经活检, 均发现小动脉壁平滑肌细胞变性, 其表面出现大量的GOM。对先证者1同时进行腓肠肌活检, 在
肌纤维内发现线粒体内类结晶包涵体。
二、 pcr反应及测序
1. 盐析法提取患者外周血基因组DNA, 酚/氯仿法提取肌肉组织基因组DNA。
2. 聚合酶链反应 (PCR) : 引物覆盖了NOTCH3基因编码区的外显子1~12及其两旁的内含子序列 (表2) 。反应体系:25 μl PCR反应体系中含引物各0.2 μmol/L, dNTP各100 μmol/L, Tris-HCl 10 mmol/L, KCl 50 mmol/L, Mg2+1.5 mmol/L, 0.1% TritonX-100, Taq酶1 U, DNA模板50~100 ng。PCR反应条件:94℃预变性5 min, 94℃变性45 s, 56℃退火45 s, 72℃延伸45 s, 共30个循环, 最后1个循环于72℃延伸10 min。反应结束后, 以1.5%琼脂糖凝胶 (内含0.5 μg/ml的溴化乙啶) 电泳检测PCR产物。
3.PCR成功后, 再扩增100 μl PCR产物, 纯化后, 送北京奥科生物有限公司用ABI373型DNA全自动测序仪测序。对发现的突变再进行反向测序证实。
tch3蛋白质突变
PCR产物直接测序的结果证实4个先证者均存在NOTCH3基因的杂合性突变, 且突变位点各不相同。先证者1、2和3的突变位于外显子3, 分别为268 C→T、322 C→T和328 C→T突变 (核苷酸的位置从翻译起始密码子ATG的A算起) , 造成Notch3蛋白质的突变分别为R90C、C108R和R110C;先证者4的突变位于外显子11为1819C→T, 造成R607C (图2) 。这4种突变均经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