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迪教授与他的长安笛派.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迪教授与他的长安笛派 秦川赋怀的笛子曲在长笛界众所周知。大多数能够达到一定表演水平的艺术家都需要演奏郑和。这首古典的笛乐旋律似乎是西北笛乐的代名词。当我听到这首歌时,我想起了“800里秦川”的变迁,以及中国西北人民的努力和骄傲。这种豪情正是曲作者自身的生活积淀和真情实感的流露, 并且他用自己声情并茂的演奏, 通过笛声, 传遍了大江南北。仅此一曲, 使广大的笛子演奏者、爱好者了解了西北风情, 更记住了这位豪情万丈且又不失细腻、内敛的笛子演奏家、作曲家———马迪。 近些年来, 马迪并没有“吃老本”, 他把所有的经历都投入到演奏、创作和理论研究上, 相继推出了《赶牲灵》、《塞上风情》、《山居秋暝》、《大漠》、《望乡》、《纺线线》、《春夜喜雨》、《跑旱船》等一批佳作, 同时, 在演奏上不断追求新的理念, 在自己的演奏实践中努力探索最适合自己的演奏方法, 打破“南北派”的界限, 寻找属于自己的和谐之声, 逐步形成了集创作、演奏、教学于一身, 以诠释“秦风古韵”为主的“马迪风格”。 “马迪风格”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即:创作、演奏和教学。 一、 立足地方特色,体现独特的音乐风格 “要想在笛子表演艺术上有所作为, 就必须要有自己的作品。”这句良言似乎已是不争的事实。从老一辈的冯子存、刘管乐、陆春龄、赵松庭到中生代的演奏家俞逊发、詹永明等大家, 无不都有自己的旷世之作, 马迪也不例外, 凭借20岁的习作《秦川抒怀》一举成名。成功的背后固然有着父亲的严厉督促以及自身的努力, 而更为直接的是基于生活的土壤和文化氛围孕育出创作的灵感。 古城西安, 地处关中平原中部, 统领八百里秦川。土沃物丰, 地杰人灵, 中国历史上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 历时千年之久。秦汉的辉煌, 隋唐的鼎盛。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 历史曾镌刻了无数的神奇, 马迪———生长在这片古丝绸之路起点的长安人, “秦风古韵”已深深地融入其血液之中。在其创作的数十首作品中, 大多数都体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 在此基础上, 又不时挖掘新的音乐元素, 探究新的创作思路和理念。其作品大致有以下几点特征: 第一, 其创作深深扎根于民歌、戏曲音乐和传统音乐。谈及这一点, 还要从陕西的地域、人文、语言和民歌说起。陕西包括陕北、关中、陕南, 唐代后气候恶变、生态衰变、土地贫瘠、旱灾绵延, 方志云“人性躁动、风气果决、尚醇厚、好俭约。”运用的语言是西北中原官话的关中方言和陕北晋语, 受其地域、人文、语言的影响, 造就了陕西人豪爽、刚毅的性情, 随之产生了苍劲的民歌。陕西的民歌体裁主要有山歌、小调、舞歌、号子等组成, 最为人熟知的就是豪放的“信天游”, 除此之外还有秦腔、二人台、秧歌等。此外, 由于是多朝古都的缘故, 多种类型的古乐, 尤其是唐乐流传至今, 丰富了陕西的音乐类型。从音乐本身来看, 其调式徵、商、羽调式, 多向下属宫音系统转调, 多四、五度连续回返跳进, 其色调较为单纯, 常见的乐汇音组有512、562、623、5612, 除此之外, 还有带有地方色彩特色音阶, 如7声音阶 (燕乐) , 偏音降7和4, 同时也包括戏曲中的苦音、哭腔等, 这些音素整合起来, 形成了“秦风古韵”这一独具地方特色的音乐风格。马迪正是运用着这一特有的音乐风格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曲风。《赶牲灵》、《秦川抒怀》、《塞上风情》、《晨曦》、《纺线线》、《跑旱船》等曲目都是根据当地的民歌和舞歌改编、提炼而成;《秦腔曲牌》是根据秦腔牌子曲移植而成;《山居秋暝》、《登幽州台歌》、《夜雨寄北》等曲目则是运用唐诗的意韵和古乐的神韵结合而成, 欣赏之时, 顿时使人身临其境, 感受到黄土地的豪情激越和凄美, 体味到古乐悠远深邃的意境。 其二, 在立足地方特色的基础上, 勇于推陈出新。继《秦川抒怀》、《塞上风情》等一系列作品被世人肯定后, 马迪试图将音乐的风格从秦川风情中转移到其它领域, 2001年, 他结合了王维“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的诗意, 通过对古丝绸之路上商队行程的描写, 加之异域的音调, 呈现出别具一格的异域风情。此曲一经问世, 受到了众多演奏家和笛友们的高度评价, 可谓是为新世纪的笛曲创作增添了一抹亮色。此后, 这股创作的新思潮一发不可收, 在2003年又相继运用了闽南的音乐素材, 谱写了《望乡》;根据杜甫的唐诗《春夜喜雨》的意境创作了同名排箫曲《春夜喜雨》;2005年又根据山西民歌改编了《看秧歌》……或许是跨入新世纪给马迪带来了新的创作思绪, 这些乐曲不单单是纯粹地借景抒怀, 而是更多地融入了作者的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充分地反应了作者对“美”的深刻理解。 第三, 其作品形式丰富多样, 主旋律和伴奏构成一种有机的整体。在其作品中有笛子独奏曲、笛子与乐队作品、笛子二重奏、排箫曲等类型, 选

文档评论(0)

186****787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