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对雷公藤甲素药动学及组织分布与排泄的影响.docxVIP

甘草对雷公藤甲素药动学及组织分布与排泄的影响.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甘草对雷公藤甲素药动学及组织分布与排泄的影响 雷公藤素是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的一种重要的丙烯酸酯。它是中医雷公藤科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较强的抗炎性、抗炎性、肿瘤和抗育性。它也是雷公藤毒性最强的成分之一,具有肝脏、肾脏、心脏和生殖系统等多器官毒性。虽然雷公藤甲素是国内外公认具有肯定疗效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功能亢进性疾病的药物,但是其毒副作用大大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文献报道甘草与雷公藤甲素配伍能显著降低雷公藤的毒性。虽然甘草对雷公藤的减毒作用确切,但是关于其减毒作用机制缺少深入研究,一般只是推测甘草的抗炎、免疫调节和护肝作用等是甘草对雷公藤产生减毒效果的原因之一。甘草具有肝药酶诱导作用,与其他药物联用后,可能改变药物代谢行为,如半衰期、代谢成分和排泄等,从而影响药物药效和毒性,因此认为甘草很可能通过影响雷公藤甲素的药代行为,从而降低雷公藤的毒性。本文报道了甘草对雷公藤甲素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行为的影响,从药代动力学角度探讨了甘草对雷公藤甲素的减毒作用机制。目前雷公藤甲素生物样品含量测定方法主要有HPLC-MS/MS(APCI源)选择离子监测(SIM)法及HPLC法等,选择离子监测(SIM)法测定生物样品含量时存在基线偏高,低浓度时目标峰分离度达不到要求,准确度低等缺点,而HPLC法灵敏度太低。本文采用HPLC-MS/MS多反应离子对监测(MRM)法测定血浆、组织及排泄物中雷公藤甲素含量,方法准确,灵敏度高,适合生物样品中雷公藤甲素的测定。 1 试剂与仪器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Agilent 6410 HPLC-MS/MS,美国Agilent公司);漩涡混合器(XW-80 A,上海医科大学仪器厂);台式离心机(TL-5.0 W,上海市离心机械研究所);氮气吹干仪(BF-2000,北京八方世纪科技有限公司);雷公藤甲素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11567-200502,含量≥99%);内标卡马西平(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00142-199503,纯度98%);甘草(购自江西药都樟树中药饮片有限公司,产地内蒙,品种为Glycyrrhiza uralensisFish.,批;乙腈,甲酸铵(色谱纯,美国默克公司);乙酸乙酯、盐酸(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健康清洁级SD大鼠,体重200~220 g(江西中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合格证号为JZDWNo:2009-0110)。 2 溶液制备 2.1 甘草干膏的制备 取甘草药材适量,加4倍量水煎煮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减压蒸干,得甘草干膏。精密称取甘草干膏适量,用蒸馏水配制成6 mg·mL-1(以生药量计算)甘草溶液。 2.2 丙二醇用量的制备 精密称取雷公藤甲素对照品0.00140 g,置10 mL量瓶中,加入丙二醇2 mL,超声溶解后,用注射用生理盐水稀释至刻度,无菌环境下采用0.22 μm微孔滤膜过滤,即得。 2.3 白色溶剂 20%丙二醇生理盐水溶液,无菌环境下采用0.22 μm微孔滤膜过滤,即得。 2.4 内标溶液 100 ng·mL-1卡马西平甲醇溶液。 3 -质量分析的质量分析条件 3.1 流动相1,3,4-m-1-甲基苯磺酸酯3. 色谱柱:Phenomenex Luna 3μ C18(150 mm×2.00 mm,3 μm);流动相:乙腈-10 mmol·L-1甲酸铵溶液(33∶67);流速:0.3 mL·min-1;柱温:30 ℃。 3.2 多反应监测离子检测 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模式,喷射电压为3.5 kV,离子源温度为350 ℃,干燥气(N2)的流速为10 L·min-1,扫描方式为多反应监测(MRM),用于检测的离子为m/z361.2与145.1,181.3(雷公藤甲素),m/z237.5与192.2,194.2(卡马西平,内标)。 4 给药组和样品采集 4.1 尾静脉雷公藤甲素 健康SD大鼠共12只,体重200~220 g,随机分成联合用药组和单独用药组,每组6只。于实验室饲养数日以适应本实验室环境,实验前禁食1夜,自由饮水。单独给药组于实验前直接尾静脉注射雷公藤甲素(剂量0.7 mg·kg-1)。联合给药组静脉注射雷公藤甲素24 h前灌胃给予甘草溶液(剂量为30 mg·kg-1),于注射2 h前第2次给予同等剂量甘草溶液。给药后2,7,15,30,60,120,240,480 min大鼠眼眶采血0.5 mL,肝素抗凝,离心10 min(3500 r·min-1),分离血浆,备用。 4.2 联合给药组和单独给药组 健康SD大鼠共54只,体重200~220 g。随机分为联合给药组与单独给药组,每组24只,空白组6只。联合给药组和单独给药组再分别分为4组,每组6只。给药方式同“4.1”项下操作。给药

文档评论(0)

ss_accoun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于文档制作,提供高质量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