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贵州威宁县汉墓发掘简报
一、 贵州墓葬的分布和特点
1、 武宁县北社地区的墓葬
贵州陵墓主要分布在贵州省中部和南部的地区,包括贵州省西南、安顺、毕节和1568个地区。汉墓群主要集中在兴义市的万屯、兴仁的交乐、黔西的野水库、甘棠和三角形、河张的乐乐、安顺的宁谷、平坝的金色、夏云和白云、清镇的七龙水库。由于它是一座古老的故事,没有碑文,封锁的土壤非常高(大部分高约1米,直径超过10米)。当地人很少知道这是一座墓地。目前已经发掘和清理的汉墓数百座,已经发掘和清理的比较集中的汉墓群主要分布在如下几个地区。
赫章可乐出土汉墓210余座,其中1960年贵州省博物馆在可乐发掘东汉墓7座,1976年11月至1978年底,贵州省博物馆考古组、贵州省赫章县文化馆联合发掘墓葬207座,其中绝大多数是两汉时期墓葬,少数有可能是战国至西汉时期墓葬。甲类墓葬为中原式汉墓,其时代“大约在西汉昭宣以后至东汉初期”121,在20世纪70年代末发掘了39座;乙类墓葬为当地土著墓葬,其规模明显小于甲类墓葬,无封土,其时代“上限可能早到战国晚期,下限相当于西汉晚期,多数墓葬则为西汉早、中期”121。1978年10月,贵州省博物馆考古组、贵州省威宁县文化局发掘清理墓葬(有编号者)36座,其年代“以西汉中期为主”、“个别要晚到东汉初”、“可能有的要早到战国晚期”162。为进一步了解威宁中水汉墓群的文化性质及分布范围,1979年冬,贵州省博物馆考古组进行了第二次发掘,清理墓葬22座。这批墓葬所属年代“上限或可推前到战国中期”,下限“最迟不晚于西汉末年”181,是当地少数民族墓葬。清镇、平坝目前已经发掘和清理的汉墓50余座,出土文物400余件,钱币若干。1954年兴修羊昌河水利工程时,在清镇金家大坪发现汉代铜、陶器物,随后贵州省博物馆对清镇的新桥、琊珑坝、余家桥、张家大山,平坝的夏云等地进行考古调查,发现大批墓葬,并于1956年春、1957年春、1957年底、1966年组织对发现墓葬进行考古发掘和清理。宁谷位于安顺市南8公里左右,1972年在宁谷徐家坟山发现汉墓6座,1976年秋在宁谷大寨、龙潭、潘孟、白泥等地发现两汉时期的古墓120余座(其中少量墓葬可能是两晋时期的古墓),其中部分汉墓封土高近3米。黔西汉墓群主要分布于野坝、罗布垮、甘棠等地,出土汉墓近20座,部分汉墓被盗,其余保存完整。兴义、兴仁汉墓群分布于兴义的万屯和兴仁的交乐等地,万屯在兴义东北约19公里,交乐距万屯约30公里。1975年贵州省博物馆在兴仁交乐和兴义万屯一带进行考古调查发现大量汉墓。从1975年10月到1987年5月,贵州省博物馆联合多家单位,多次对交乐和万屯汉墓群进行发掘和清理,共计发掘和清理汉墓近40座,出土大批珍贵文物。
贵州出土汉墓群主要分布在以上地区,当然贵州其他地区仍出土少量汉墓,如沿河塘坝出土的东汉砖室墓,务川沙坝出土的东汉石室墓,仁怀合马出土的东汉砖室墓等等,也出土了一批珍贵文物,因这些地区出土汉墓为数不多,且较为分散,故不多作介绍。
2、 空心砖结构分析
目前已经发掘和清理贵州汉墓的形制和结构与全国其他地区汉墓基本相似,只是规模不如中原大型汉墓宏伟,也没有发现类似中原地区汉墓的空心砖结构。贵州汉墓的种类,唐文元先生以其建筑材料分为四个种类,即土坑墓、石室墓、砖室墓和半砖半石墓86-90。西汉时期墓葬都是土坑墓;砖室墓出现在新莽时期,盛行于东汉;石室墓出现于东汉,盛行于东汉晚期。半砖半石墓仅赫章M15一座,比较特殊。贵州汉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 形制大、规模大。u
贵州汉墓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其形制规模相对要小得多,而且大型汉墓也不如中原大型汉墓那般宏伟壮观。贵州汉墓墓室长度一般都在5米以下,宽度多数在2米左右,深不超过2米,墓室长度在8米以上的墓葬只有少数几座。而且,在贵州汉墓中,墓室长度在5米左右的已经算是中型汉墓,威宁中水汉墓的墓室多数都在2米左右,其形制规模比中原地区汉墓要小很多。长沙马王堆汉墓最大的1号墓墓坑长达19.5米、宽17.8米,即便是规模最小的3号墓的墓室长度也达到5.8米、宽5.05米。而2009年新发现的河南洛阳邙山双人墓室汉墓,其“前室长4.1米、宽3.2米、高3.9米”、“后室长4.1米、宽约2米、高3.9米”,形制规模比贵州汉墓要大得多。河南保安梁王后墓葬“将保安山北峰打通形成东西两个墓道,长达210米的大型崖洞墓,墓内面积达1600平方米,规模宏大,结构复杂,凿制精细,东西2墓道,贯穿之中的3甬道,前庭、前室与后室,34个侧室和回廊,犹如一座地下宫殿”,其宏伟的规模远非贵州汉墓能比。兴仁交乐也出土过一座多室砖室墓(M14),其封土直径15米,残高2米,为男、女室并列的异穴同冢墓,分别由主室、前室、后室、侧室4个部分组成,其中的后室为双室,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