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与建筑的对话光与影的空间浅议现代建筑的光环境设计手法.docxVIP

光与建筑的对话光与影的空间浅议现代建筑的光环境设计手法.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光与建筑的对话光与影的空间浅议现代建筑的光环境设计手法 通过各种方法,建筑空间的设计师使用建筑材料(形状、颜色、布料、纹理等)来处理建筑空间。我们都知道, 无论是实体还是空间都无时无刻离不开光线。光是建筑空间设计的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的确, 在体验建筑空间时大部分信息是光通过视觉传递给我们的。对于自然光的引入, 有时我们会根据房间的使用功能为了满足室内照度的需要来开面积足够大的窗, 有时为了立面的虚实对比、构成关系我们会变换开窗方式, 还有时为了增加室内外空间的通透性, 我们采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但是, 我们会主动地运用光影去塑造建筑形体吗?我们会积极地引入光线创造那种激发人们内心共鸣的空间吗? 让我们追溯一下西方古代建筑的历史, 不难发现那里处处放射着耀眼的光芒。震撼人心的古罗马万神庙, 其中内部是一个直径达43.3m的半圆穹窿空间, 顶部的圆洞直径达8.9m, 当自然光和雨水由圆洞泄入这个静寂和幽暗的空间时, 人们仿佛在聆听从遥远的天国发来的神的意旨。古希腊雅典卫城是一组宏伟的建筑群, 连续不断的、变幻丰富的柱廊是每座神庙所共有的母题。每当游行庆祝的队伍绕过神庙时, 地中海明媚的阳光穿过柱廊在石壁上投下明快的阴影。庆祝的人群心里多么愉悦舒畅, 为自己的共和国而骄傲、自豪。中世纪的哥特教堂以五颜六色的彩绘玻璃, 将阳光在室内转换成各种明亮的彩色, 照亮了前方的圣坛, 引发了虔诚的教徒对天国的美好向往和对宗教的顶礼膜拜。 在现代建筑的几十年发展历史中, 人们逐步加深对光的认识, 不断探索着以新的形式和手法去塑造光的空间。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 现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就这样赞叹过光:“建筑是对阳光下的各种体量的精确的、正确的和卓越的处理。”可见他已经认识到光对建筑造型是多么重要。在法国马寓公寓和印度昌迪加尔行政中心办公大楼的外立面上, 阳光照射在表面粗糙的混凝土遮阳板上, 落下浓重的阴影, 呈现出粗犷的形体。除此之外, 柯布西耶认识到光对创造场所精神的重要。在朗香教堂的设计中, 他创造了一个诗意的、雕塑般的空间作为“一个强烈的集中精神和供冥想的容器”。在其室内, 阳光通过南立面上深深的装有彩色玻璃的窗洞射入, 既表现了墙体的厚度又在室内创造出镶嵌般的光线效果;顶棚与侧墙之间被一道窄窄的光带分开, 缓解了屋顶的厚重感;从教堂潜望镜般的塔楼竖井, 倾泄下具有戏剧化效果的光线。如果室内没有引入光线, 这将是一个无法使用的室内空间;如果到处流溢着刺目的光线, 信徒们又如何去专注于教士的布道和精神的寄托。正如, 他在《走向新建筑》中所写的, 他在探寻着“纯粹的精神创造”。 目前, 活跃在世界建筑舞台上的许多建筑师都在以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以各自的作品演绎着光与影的空间。这里我们来关注一下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 安藤对建筑与光的联系有自己的系统观点和主张。他认为, 虽然现代建筑将窗户从结构限制中解放出来, 却彻底消除了黑暗, 创造了一个“泛光的世界”。这种光晕般扩散的光的世界, 就像绝对的黑暗一样, 意味着空间的死亡……。在人们惊叹着玻璃盒子的晶莹剔透时, 安藤却敏锐地意识到无阴影的空间是多么可怕。光与影的确是一对矛盾的共存体, 在空间里两者缺一不可。“光的教堂”中, 他采用的设计手法是:利用单纯的混凝土材料和几何化空间组合创造大面积的明暗对比和富有动感的光影变化, 特别是用黑暗来反衬光的魅力和场所意义。 在一系列私人邸院设计中, 安藤同样致力于光的引入。他认为通过光线的变化, 人们可以感到日、月和地球的运动和气候变化, 并会有一种触动更深层面的情感, 接触外部自然的感觉。在住吉的长屋, 庭院占基地的1/3, 并位居中央。在石原邸, 他用大片玻璃砖把内院部分作成一个“光井”。在小筱邸, 从顶窗渗泄出来的自然光线照亮了混凝土壁面, 沟通室内外的内在联系。 欣赏了以上的几位建筑大师的杰出作品, 我感悟到: (1) 他们对自然光线都有着自己执着的偏爱和深刻的领悟, 以自己独特的作品现世人展示出一个个令人感动的光与影的空间。他们都认识到自然光线对于建筑塑形的重要性, 利用光影来表现完整的几何形体和空间。与那些喜爱运用玻璃来表现流动空间的建筑师来说, 他们的建筑外观是封闭的、塑性的, 形体感强烈, 真正地做成了一个捕捉光的容器。 (2) 他们都致力于用光线来营造场所精神。不论是在宗教建筑、展览建筑和住宅建筑, 光线都通过视觉激发着人们内心对美好事物的联想和回忆。 (3) 而且, 自然光线也成为人与自然环境对话的一种媒介。这个世界到处充斥着刺目的照明器和五颜六色的霓虹灯, 虽然它们夺目绚丽, 但是它们缺少变幻, 缺少那种与时空相对应的关系。因此, 在他们的作品中尽可能得运用自然光线, 照亮室内空间, 这样, 即使在室内人们依然能感触自然。 光, 孕育了

文档评论(0)

134****35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