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寿螺卵抗逆性试验研究.docx

福寿螺卵抗逆性试验研究.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福寿螺卵抗逆性试验研究 福寿螺,又称大螺旋、金宝螺和苹果螺,属于软体动物腹部结构的中腹部螺钉科苹果螺。该生物原产地在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被我国引进饲养, 后由于其经济价值降低, 部分养殖者将其弃置或疏于管理, 导致其流落至野外及农田, 繁殖于河、沟、渠及其他水域附近, 逐渐蔓延成灾。福寿螺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繁殖率高、扩散蔓延快, 可于农田、池塘、河沟等各类淡水水域中繁殖生长, 并且食量大, 食性杂, 可为害水稻、茭白、莲藕及蔬菜等作物, 给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同时, 福寿螺在河道等水域中繁殖过快, 导致水中溶氧不足, 河道生态环境被严重破环, 并可造成死鱼现象;福寿螺的排泄物及分泌的腺体会污染水质;福寿螺的卵块呈粉红色,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河道景观。该有害生物已在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及我国南方各省发生并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被我国列为首批外来入侵的有害生物。 近年来, 人们对福寿螺的生活习性、食性、温度适应性和繁殖力等生物学特性已展开了大量的研究。然而, 福寿螺作为一种外来入侵生物, 人们对其生态适应性及其抗逆性研究却相对缺乏。已有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幼螺和成螺的抗逆性上, 而有关卵和幼螺的抗逆性研究则报道较少。例如在自然状态下福寿螺幼螺会经常受到干旱和饥饿的影响, 福寿螺卵也会经常碰到水淹和受到各种农药的喷洒等诸多逆境。福寿螺卵及幼螺对这些逆境的抗逆性目前还研究较少。为进一步探明福寿螺的生态适应机制, 作者通过福寿螺卵的浸水试验、药剂杀卵试验和幼螺耐旱耐饥试验来对福寿螺卵及幼螺的抗逆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幼螺孵化试验 供试螺卵:采自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池塘水生植物上当日所产福寿螺卵块, 采集前一天对植物茎叶上原有卵块进行全面清除, 采卵时将卵块连同附着的植物茎叶一起采回。 供试幼螺:采集的福寿螺卵块放入室内自然温度条件下孵化, 所得孵化当日的幼螺用于试验。 供试药剂:40%辛硫磷乳油 (山东曹达化工有限公司) , 35%硫丹乳油 (山东京博农化有限公司) , 20%丁硫克百威乳油 (苏州富美实植物保护剂有限公司) , 5%氯氰菊酯乳油 (山东省青岛奥迪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10.8%吡丙醚乳油 (上海生农生化制品有限公司) , 1.8%阿维菌素乳油 (浙江海正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99%绿颖 (矿物油) 乳油 (韩国SK株式会社) , 6%密达 (四聚乙醛) 颗粒剂 (瑞士龙沙公司) , 50%丁草胺乳油 (江苏绿利来股份有限公司) 。 1.2 测试方法 1.2.1 浸水处理与孵化 选取当日所产且大小一致的福寿螺卵块进行浸水试验。试验分2组进行, 第1组为卵块产后当天浸水不同天数孵化试验, 分别浸水1, 2, 3, …, 7 d共7个处理;第2组为卵块产后不同天数浸水相同天数孵化试验, 分别为产后0, 1, 2, …, 7 d开始浸水共8个处理。由于在预试验中发现从浸水4 d开始, 浸水对卵块的孵化抑制效果开始显著增加, 说明产后4 d是卵块孵化最为敏感的时期, 因此我们把第2组试验中的浸水相同天数定为4 d。2组试验共设不浸水空白对照, 每个处理重复3次, 每重复1块卵块, 连同附着物一起放置在敞开的塑料盒中。浸水处理时向塑料盒中加入清水至水面完全浸没卵块, 浸水温度为28~30℃, 浸水期间保证水面完全淹没卵块, 浸水时间满后倒去塑料盒中的水, 让其在28~30℃温度下继续孵化。观察并记录各处理卵块的初孵日和基本孵完日, 记录卵块孵化历期, 并于初孵后7 d统计各处理卵块的孵化螺数和未孵化卵粒数, 对于未散开卵粒块粒数, 则根据未孵化卵粒块重除以未孵化卵粒平均单粒重推算得出, 最后计算试验卵块总卵粒数、孵化率和孵化抑制率。 1.2.2 药剂处理及不浸药空白对照试验 从大田常用的有机磷类、有机氯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生长调节类、微生物源类、矿物油类杀虫剂、杀螺剂和除草剂农药中各取一代表性品种进行试验。试验设40%辛硫磷乳油、35%硫丹乳油等9药剂处理和不浸药空白对照共10个处理, 重复3次, 每重复1块卵块。各药剂先配制有效成分浓度为1 000 mg·L-1的药液, 取产后4 d、大小色泽一致的卵块, 将卵块放各处理药液中浸10 s, 取出, 置于敞开的塑料盒中在自然温度条件下孵化。各处理卵块初孵后7 d统计各处理卵块的孵化螺数和未孵化卵粒数, 计算卵块孵化率和杀灭率。 1.2.3 幼体现在干水密度的影响 试验分2组进行。第1组为初孵幼螺在无水和无任何物食料条件下实验1, 2, …, 8, 10, 12, 14 d。第2组为初孵幼螺在无水和放置干水葫芦叶粉 (水分非常少) 的情况下实验1, 2, …, 8, 10, 12, 14 d。2组试验共设初孵幼螺当日

文档评论(0)

139****94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