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稻田鸭共育技术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水稻育种合作技术是我国传统稻田育种技术的传承和发展。通过整个稻田育种和繁殖,为稻田带来了新的自然生态系统。采用稻田、水稻、育种和野生鸭野生管理的复合生态系统,形成以稻田为基础的自然生态和人为干预的复合生态系统。这种养殖方法,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利用鸭子不间断的活动产生中耕浑水效果,刺激水稻生长,同时鸭的粪便可作为肥料,稻鸭共育技术具有控虫防病、除草松土、培肥土壤、改善水稻群体结构、甲烷减排等方面的作用。
系统中影响藻类植物的生态因素分生物和非生物两方面,包括水力学因素、光强、溶解氧、酸碱度、营养水平、浮游生物、水体微生物、微量元素等的作用,同时,藻类的新陈代谢引起水化学的变化,包括水体充氧作用、pH的上升、CO2和碳酸氢盐浓度的下降,从而导致水体中其他有机体发生变化。目前对于藻类的研究多集中于河流、湖泊和海洋,而关于稻田水体藻类的研究则很少,稻鸭复合生态系统藻类研究则未见报道。本文以藻类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放鸭数量对藻类植物群落组成、数量、多样性及生物量的分析,并在明确稻鸭共育对藻类植物群落的影响的基础上,利用这一关系来进一步优化稻鸭的食物链关系,从而规范稻鸭共育技术体系。
1 稻护鸭、鸭的放养
1.1试验地点华中农业大学试验农场稻田,试验地肥力中等,前茬为油菜。
1.2试验材料中稻品种两优培九,鸭子为本地麻鸭。
1.3试验设计小区试验按放鸭数设3个处理:(1)不放鸭(CK);(2)放鸭4只(D4);(3)放鸭6只(D6)。各小区随机设计3次重复。各小区面积为222m2/区。
1.4田间管理及设置田间开挖围沟深30cm、宽40cm,以便鸭子嬉水和取样。小区之间用泥巴砌成田埂,覆上地膜,防止肥水串流。以4指规格尼纶丝网沿田滕围隔,围网高度以0.6—0.8m,以防鸭逃走。水稻种植方式以宽窄行栽插,各小区均实行浅水淹灌(无沟处水深10cm)。水稻移栽后10d放鸭,至水稻齐穗期收鸭子,在此期间稻鸭共同生长,形成稻护鸭、鸭促稻的共生关系。鸭放养期间,根据田间饵料情况酌情补饲料,在水稻全生育期不进行化学除草治虫、也不施肥。
1.5田间取样及室内分析采样时间选择在2003年7月18日(水稻孕穗期)上午8—10点进行。具体步骤如下:
(1) 用水瓢在稻田中舀水,倒入25号浮游植物网中过滤,过滤后样品收集在125mL采样瓶中,加甲醛液固定,带回实验室,置于显微镜下,进行定性观察。
(2) 用采水器取水样1L倒入1L广口瓶中,加15mL碘液固定,带回实验室将全部水样倒入沉淀器,经24h沉淀后,用虹吸管吸掉上清液,余不足30mL,转动活塞,将标本集于30mL的标本瓶中,并用少量清液清洗沉淀器2—3次,直至水液达到标本瓶中30mL刻度为止,加少量甲醛液固定,待计数用。
(3) 藻类植物的计数:将标本摇匀,待充分均匀后,用0.1mL定量吸管,吸取标本液0.1mL,置于0.1mL计数框内,复以盖玻片计数,不同门类的藻类植物计数按章宗涉等的方法进行。
(4) 生物量测定:在计数的基础上,通过对个体体积的抽样测量,按水的比重换算成重量。
1.6数据分析与处理运用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公式:H=-Σ(Pi/N)log2(Pi/N),Pi为第i个物种的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
2 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种类的藻类分布
稻鸭生态系统藻类植物群落包含蓝藻门、甲藻门、金藻门、隐藻门、裸藻门、绿藻门、硅藻门等七门,共39属组成。由于系统环境的差异,不同处理间藻类植物组成存在明显不同,水源区、对照区、4只鸭和6只鸭小区平均分别为17、29.0、20.3、17.0属。水源区种类数少是由于水体流动,水体营养水平低的缘故。放鸭的稻田藻类植物种类数明显少于不放鸭的稻田。
从不同门类分布的方差分析来看,蓝藻门和裸藻门受不同处理影响较小,其分布在各生态系统无显著差异;金藻门、隐藻门在各生态系统的分布差异显著;隐藻门、绿藻门、硅藻门的分布差异极显著(表1)。
2.2 放鸭稻田藻类植物多样性
稻田生态系统水样藻类植物的平均数量达4.339×106个/L,其中主要是硅藻、蓝藻和绿藻,它们分别占总个体数量的33.96%、29.45%和23.58%,其次是裸藻和隐藻,分别占8.16%和4.56%,金藻和甲藻数量不多(表2)。
不同处理稻田水样藻类植物的数量相差显著(表2),以不放鸭的稻田藻类植物个体数量最多,高达6.057×106个/L,水源区与放4只鸭的稻田相近,放6只鸭的稻田藻类植物个体数明显减少。放鸭稻田藻类植物减少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鸭子活动浑水使水体光照不足造成的。对于蓝藻门个体数量在不同处理稻田的差异不显著,这是由于蓝藻对光的适应较好,在低光条件下,比其他藻类更具有竞争力。有关稻田鸭粪便改变了水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