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花江喀斯特地区土壤中藻类植物群落特征及石漠化程度分析.docx

贵州花江喀斯特地区土壤中藻类植物群落特征及石漠化程度分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贵州花江喀斯特地区土壤中藻类植物群落特征及石漠化程度分析 土壤藻类是指分布在土壤表面、土壤底层、土壤形成、演变和土壤组成的各种藻类的集合。土壤藻类可以促进其他土壤微生物的生长, 能将高等植物不能利用的磷转化为高等植物可吸收的磷, 从而提高土壤中有效磷含量, 增强土壤酶活性, 并影响和改变土壤的化学性质和物理结构, 构成了各类土壤特有的土壤生物作用, 最后达到改善土壤质量的作用。以往物种多样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面可见植物、动物的多样性, 而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由于土壤酶来源于土壤中植物 (土壤藻类) 、动物、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等土壤微生物细胞分泌物及其残体的分解物。因此, 不仅土壤微生物的生物多样性决定土壤酶的功能多样性, 同时, 不同的微环境是造成藻类群落差异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而且土壤藻类群落结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直接反映出土壤理化性质以及衡量土壤质量和土壤生态环境的健康状况。因此, 近年来一些专家试图通过研究土壤藻类多样性及群落特征来反映土壤的质量状况。 目前, 贵州花江喀斯特地区土壤微生物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细菌、放线菌、真菌和土壤动物等方面, 鲜见关于土壤藻类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的相关研究。而土壤藻类在土壤培土、改善土壤肥力和改良土壤结构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作用, 以土壤生境为基础进行的藻类生态分类在藻类学及农业生产实践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为石漠化严重地区的农业生产实践提供一定的科学数据。笔者对贵州花江喀斯特地区的藻类植物群落特征、区系及分布特点进行研究, 以期找到土壤藻类群落结构与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肥力之间的相关性, 为这一地区生态环境研究和石漠化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生态环境现状 花江试验区是贵州高原上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峡谷区域, 位于贵州西南部贞丰县的北盘江镇, 属珠江流域, 为典型的低热河谷喀斯特植被退化区, 区内石漠化非常严重, 坡度大, 生态环境极其脆弱, 为重点治理的示范区。海拔1 473m, 最低海拔370m。气候类型主要为半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光热资源丰富, 年均气温18.4℃, 年均极端最高气温为32.4℃, 年均极端最低气温为6.6℃, 年总积温达6 542.9℃, 年均降雨量1 100 mm。土层浅薄且不连续, pH 6.5~8.0, 碳酸盐类岩石占78.45%, 土壤母质为石灰岩风化物, 土壤类型为石灰土。植被类型以灌木为主, 区内主要为经济林地, 人为活动频繁。 1.2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选择在雨水、光照较丰富, 并利于藻类生长的夏季采集土壤标本, 共采集样品10份。采集范围主要选择人为干扰较为严重的无石漠化区域、轻度石漠化区域和强石漠化区域的潮湿土壤, 主要包括大多数时间处于裸露状态、水土流失严重、无石漠化区域的玉米地和板围林地;轻度石漠化的花江边草地;强度石漠化花江边的裸岩、花椒地和石窝。每一处样地各采集样品2份。 将采集地的表层1~3cm处土壤样品放入样品瓶中加入蒸馏水稀释, 制作成土壤悬浮液, 取1滴制作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镜检, 对于硅藻的标本依照《中国淡水藻类》酸处理法进行处理后再制作临时装片。永久装片的制作方法依照朱浩然等的甘油封藏法进行制作。 1.3 物种丰富度综合系数 依据藻类分类工具书并利用光学显微镜, 对片子中的藻类进行观察、做分类鉴定。 整理统计鉴定的藻类植物名录, 分析其区系地理成分和计算该研究区物种多样性、群落共有度, 并通过各个采集区段藻类植物区系成分的综合比较得出研究区藻类植物的物种丰富度。 1) 群落共有度采用SΦrensen相似性系数:群落A与群落B的物种共有度ISs。 ISs=[2C/ (A+B) ]×100% 式中, A为样地A中种的总数, B为样地B中种的总数, C为样地A和B中共有种的总数。 2) 各个采集区段藻类植物物种丰富度综合系数参照下式计算: 式中, Xij为k个地区中第i个地区n分类单元中的第j个分类单位数据, Xij为k个地区中n个分类单位中第j个分类单位的数据平均值, n为分类阶层数, Sj为k个地区中第i个地区植物区系成分的综合系数 (integrative cocfficicnts) 。Si越大的区域植物区系物种丰富度越高;反之, 越贫乏。 2 结果与分析 2.1 藻类植物群落结构 2.1.1 土壤藻类植物区系 从表1看出, 花江试验区共镜检出土壤藻类16种 (其中包括变型1种) , 隶属3门7目9科10属。其中, 蓝藻门有3目4科4属10种, 占总属数的40%, 总种数的62.5%;硅藻门有2目3种4属4种, 占总属数的40%, 总种数的25%;绿藻门有2目2科2属2种, 占总属数的20%, 总种数的12.5%。说明, 该地区的土壤藻类植物区系是由蓝藻门、硅藻门和绿藻门构成。 藻

文档评论(0)

139****94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