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拟南芥生物碱的分子机制
随着日夜循环,生物代谢过程、细胞和细胞器官的生理功能以及心理行为等生命活动的规律发生了变化。即使在实验室恒定的条件下,排除一切环境因子的影响,生命活动仍表现出昼夜节律性的变化,这说明昼夜节律受体内的测时系统——生物钟的控制。目前,国内关于动物的生物钟分子机制研究报道较多,而在植物方面的进展报道得很少。最近两年,在植物方面尤其是在拟南芥中关于生物钟分子机制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生物钟是植物生理的一个复杂而又微妙的调控因子,至少是进化的一种选择压力。植物像其他的原核和某些真核生物一样,已经通过进化的昼夜节律系统适应了光暗周期,这种进化的昼夜节律系统能适应植物的新陈代谢、生理和行为的各种节律(Harmer and Planda,2000;Young and Kay,2001)。
1 光周期和夜夜节律
在植物中,生物钟通过调控导引节律的相位来调节植物的生理活动。生物钟控制着光合作用活性、叶片的运动、细胞生长和基因表达的日常变化。植物昼夜节律系统的几个分子组分已经被发现,包括蓝光受体隐花色素及红光和远红光受体光敏色素。
微阵实验表明至少有6%的拟南芥基因是节律性表达的,在白天和黑夜的所有阶段都有表达峰(Harmer et al.,2000;Schaffer et al.,2001)。这些基因的昼夜节律性表达产生了节律,从而表现为植物的生理现象,如豆科植物叶片的休眠运动,表现出经典的节律性。在某些情况下,影响某个共同过程的基因在同一相位表达,意味着这个相位对于这个过程是很重要的。许多编码苯丙酸生物合成酶的基因在黎明前会有一个RNA峰,可能是因为它有利于在日出前积累具有光保护作用的黄酮类化合物(Harmer et al.,2000)。68%的节律调控基因都直接对环境胁迫有反应,这些基因的节律性表达能预测可预知的环境变化,可以帮助植物作出抵抗胁迫的准备(Harmer et al.,2000)。光周期是一个特殊的情况,在光周期中昼夜节律是与光信号相连的。光周期传感器允许植物通过在合适的季节开花、结实或是长出抗寒的芽来适应一年的日照长度的周期。
生物钟本身就是一个环境反应通路调控的目标,它连接着外在的和内源的调控子。来自于植物光敏色素(phys)和隐花色素(crys)的光信号通路调控生物钟的成分以达到导引(Fankhauser and Staiger,2002)。有趣的是,昼夜节律的时间控制在细胞中并不一致,它有可能启动单株植物甚至是单个叶片的不同部位的几个不同的阶段基因表达的昼夜节律。而且,昼夜周期系统似乎在各种细胞类型中都有细微的差别。研究表明在同样条件下的野生型植物的不同细胞类型中,昼夜节律可以有不同的昼夜周期相位(Hall et al.,2002)。目前对于不同细胞类型中生物钟的生物化学差异还不了解。拟南芥的昼夜周期节律依赖于一组共同的基因,这些生物钟基因(或与生物钟相关联的基因)的功能与每个细胞的生物钟相关,它们的产物造成并维持振荡,这种振荡驱使着其他所有昼夜周期节律。
2 cca1/lhi蛋白的激活和激活
所有器官中已知的生物钟机制都包括一个负反馈的基因环,涉及所有器官中的正负转录调控因子水平的24小时节律(Harmer and Panda,2000;Young and Kay,2001)。这些节律反馈环可能通过趋同进化出现,因为涉及其中的蛋白序列几乎没有同源物,尽管它们调控的昼夜节律有明显的相似性。这类基因在拟南芥中最先被鉴别出来(图1)。拟南芥生物钟振荡器第一个稳定的模式(Alabadi et al.,2001)包含有3个基因:编码与Myb相关的转录因子的CCA1(CIRCADIAN CLOCK ASSOCIATED1)、LHY((LATE ELONGATED HYPOCOTYL)和一个伪反应调控子TOC1(TIMING OF CAB EXPRESSION 1)。TOC1的强功能缺失等位基因LHY和CCA1的双重突变体,或是这些基因的任何一个的组成型过量表达都能引起在持续光照或持续黑暗下的无节律性(Schaffer et al.,1998;Makino et al.,2002;Mizoguchi et al.,2002;Mas et al.,2003)。但是现在还不知道植物在光暗周期下保持节律和持续光照(或黑暗)条件下某些植物能短暂保持节律的原因。
CCA1/LHY蛋白在深夜和凌晨过量表达,与TOC1启动子的黑夜元件(AAATATCT)相结合从而抑制TOC1的表达(Harmer et al.,2000;Alabadi et al.,2001;Mizoguchi et al.,2002)。当傍晚CCA1/LHY水平下降时,TOC1蛋白可能激活CCA1/LHY的转录,从而形成了转录反馈环的轮廓(Alab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