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erf转录因子研究进展.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植物erf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干燥、高盐、低温和各种非生物和生物因素的影响。为了生存,植物进化形成一个复杂、有效的信号转导网络,以获知环境中的变化,并通过控制下游相关基因的表达来精确地调控应答反应。各种逆境胁迫诱导的基因表达主要发生在转录调控水平,转录因子激活或抑制逆境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是植物胁迫应答反应的重要过程,不同的转录因子可以调节植物不同环境条件下特定的基因表达。在拟南芥基因组中,有超过1 500个基因编码转录因子,这些转录因子一般属于不同的转录因子家族,其中有些转录因子家族是植物所特有的(Riechman等2000)。近10年来的研究显示,AP2/ERF、b ZIP、WRKY、MYB、NAC等转录因子家族的成员参与植物逆境胁迫反应的调控。本文重点介绍ERF转录因子在植物逆境胁迫反应中的调控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1 erf转录因子 AP2/ERF转录因子家族的主要特征是蛋白序列中含有一个高度保守的58或59个氨基酸的ERF结构域(Ohme-Takagi和Shinshi 1995)。根据含AP2ERF结构域的数目,Sakuma等将AP2/ERF转录因子分为5个亚组,包括AP2(APETALA 2)、RAV(related to ABI3/VP1)、DREB(dehydration-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ERF和其他(Sakuma等2002)。AP2家族含2个AP2/EREBP(ethylene-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结构域,ERF和DREB家族仅含1个AP2/EREBP结构域,而RAV家族除一个AP2/EREBP结构域外还含1个B3结构域(Nakano等2006)。ERF家族是AP2/ERF转录因子大家族的一个主要亚家族,在调节植物生物和非生物逆境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Gutterson和Reuber2004;Kizis等2001)。在拟南芥和水稻基因组中分别含有122和139个ERF转录因子家族成员,根据基因序列系统树和蛋白保守结构域等特征,拟南芥和水稻ERF基因分别组成12和15个不同的组(Nakano等2006)。大部分ERF基因属于转录激活因子但有些ERF转录因子则是转录抑制因子,如在拟南芥中至少有14个ERF含有一个抑制因子结构域EAR(ERF-associated amphiphilic repression)(Nakano等2006)。这些含EAR结构域的ERF蛋白具有转录抑制活性(Mc Grath等2005;Kazan 2006),但是去除EAR结构域的ERF转录因子则表现出转录激活活性,如过量表达番茄去除EAR结构域的ERF3后能激活PR(pathogenesis-related)基因表达,同时能提高青枯病抗性和抗盐性(Pan等2010)。此外,在ERF的VI、VII和Ixb亚组中,存在保守的磷酸化位点(Nakano等2006),而ERF的磷酸化修饰可能调控其转录活性或蛋白稳定性。 ERF转录因子的顺式作用元件包括两类:GCC盒(保守序列为GCCGCC)和DRE/CRT(DRE:dehydration-responsive element,CRT:C repeat;保守序列为CCGAC)。Ohme-Takagi等证明4个烟草ERF蛋白(EREBP1、2、3和4)能与GCC盒结合(OhmeTakagi和Shinshi 1995),而在拟南芥中的研究表明不管是转录激活因子还是转录抑制因子,ERF转录因子都需要通过GCC盒来调控基因表达水平(Fujimoto等2000)。在AP2/ERF结构域中,位于β-折叠上的第14位缬氨酸和19位谷氨酸是结合顺式元件所必需的,而侧翼序列会影响ERF蛋白与顺式作用元件结合的效率(Canella等2010;Tournier等2003;Sakuma等2002)。同样地,GCC盒保守序列中第三、四、六个碱基(C、G、C)是ERF蛋白结合所必需的,而其他的碱基则可能决定了结合的特异性(Wang等2009;Hao等1998)。DRE/CRT则主要存在于许多低温应答或干旱诱导的基因中(Liu等1998)。但是,研究表明ERF也能与一些非GCC盒的顺式元件结合(Chakravarthy等2003),如WARF(wound-responsive AP2/ERF-like factor)特异性结合VWRE(wound-responsive cis-element)(Sasaki等2007);Lee等发现一些B-3亚组的ERF蛋白能结合CE1(coupling element 1)元件(Lee等2010);ERN(ERF for required nodulation)特异性结

文档评论(0)

lczslg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