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灵魂到身体罗德里克·厄舍的悲剧从灵魂到肉体的毁灭从人格心理学的角度剖析小说《厄舍古屋的倒塌》
作为美国著名的诗人、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艾德加艾德瓦尔在美国文学发展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坡也是一位引起世人激烈争论的作家,究其原因,在于他执拗地按照自己独有的创作风格着意描写人的内心世界,探论迄今依然为世人所忽略的人的精神状态,对表现人的思想病态尤为感兴趣。坡在文学领域里的独树一帜导致他很长时间被排斥在美国文学的主流之外。人品饱受攻击、作品招致非难。但是,不幸的境遇、凄惨的人生非但没有令坡丧失生活的斗志,反而激发他笔耕不辍、创作不止,在短暂的一生中,给世人留下了70部短篇小说和50首诗歌。他凭借在诗歌、文学评论以及短篇小说三大领域的非凡成就征服了文学界,被誉为这一时期美国文学浪潮中堪与霍桑齐名的文学大家。然而,无论坡本人还是他笔下的作品,对于读者而言都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正如当代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Bruce A. Ronda所说:“爱德加·爱伦·坡集短篇小说家、诗人兼文学评论家于一身,在很长时间内一直是文学史家们的不解之谜。”还有人说:“坡的短篇小说创作,既不同于欧文浪漫传奇的轻巧,也有别于库柏长篇巨制的恢弘……在他的作品中,恐怖和美丽奇特地结合在一起,理智和疯狂难分难解地并存,扩张着读者的想像力,试探着读者的承受力,给他们一种恐怖和奇谲的享受。”在坡众多的短篇小说中,《厄舍古屋的倒塌》最为世人瞩目,围绕着这篇小说所引发的争论也最多。《厄舍古屋的倒塌》描写的是一个古老家族的一对孪生兄妹住在一座另人窒息的幽暗古屋里,妹妹多年来一直患有严重的强直性昏厥症,哥哥因思想久被压抑而导致精神失常。妹妹病笃,哥哥邀请挚友前来做伴。后来哥哥把妹妹活埋,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妹妹又破棺而出,死在已经吓晕过去的哥哥怀里。朋友仓皇逃出,古屋在风雨中倒塌在屋旁的池塘里。长期以来,评论界对小说《厄舍府的倒塌》的内涵和象征手法存在着许多解释,有人认为它是注重营造神秘、恐怖气氛的怪诞小说,也有人认为它是以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为主的小说。这里我们不妨套用John H. Timmerman的评论:“《厄舍古屋的倒塌》是属于这样一类为数不多的小说:有多少的读者就会有多少不同的理解。”本文试图另辟蹊径,从心理学的分支——人格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主人公罗德里克·厄舍怎样一步步从病态的人格发展到变态的人格以及最终从肉体到灵魂彻底毁灭的过程,从而揭示出人性的精神世界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崩溃倒塌的内涵。其实,运用人格心理学探讨人性发展的方法已经被当今的文学评论界所关注,正如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所述:“人格是一个浩瀚而神秘的系统,人的内心世界就像宇宙一样,人生最伟大的探险就是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一、 罗德里克厄舍的性本能和心理基础
根基于心理学中精神分析理论的人格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人格是由三个层面组成的。最底层是本我,代表着一个人的所有生物性冲动,如食欲,性欲等;中间一层是自我,是他与周围社会环境相适应的部分;最上层是超我,代表着长辈、社会等各个方面对自己在伦理道德方面的要求。其中的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部分,它由先天的性本能和欲望所组成,是无意识、无理性的。性本能“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巨大的心理能量,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真正原动力或内驱力。”根据人格心理学,只有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力量达到平衡,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才能处于正常、和谐的状态;若失衡,必然会造成心理变态和人格扭曲。在正常情况下,人格结构的三个部分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但当本我的冲动和欲求强烈,超我又给予严厉批判和压力时,会使自我难以承受,需要不断地启用各种不成熟的、神经症性的、甚至是精神病性的心理防御机制,这时个体就会出现神经症或精神病性的症状。小说《厄舍古屋的倒塌》中主人公罗德里克·厄舍的三重人格皆偏离了健康发展的轨道,这是造成他精神毁灭的内因。罗德里克·厄舍长期和孪生妹妹马德琳朝夕相处于远离人群的古屋里,其本能的要求尤其是他的性本能无法通过正常的渠道得以宣泄。他越是压抑冲动的本我,这种渴望男女欢娱的欲望就愈发的迫切。于是在一种变态的精神力量的支配下,罗德里克·厄舍的本我完全抛弃了人类社会正常的道德准则,单纯遵循着快乐原则,寻找直接的肉体欢愉。此刻,它的力量大大强于自我和超我,代表“理性和审慎”60的自我压抑不住它,代表“限制禁止的势力”53的超我也被它抛之脑后,欲望的本我占据了上风,它要克服一切困难阻碍达到目的。他和妹妹马德琳的乱伦行为最终把这种失衡推到了极点。但是尽管罗德里克·厄舍的性本能需要得到了满足,随着短暂的快感的消失,随之而来的是一种心理上自我反省的超负荷的罪责和磨难。对于精神已呈病态的罗德里克·厄舍来说,尽管他的自我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和妹妹乱伦是荒唐的行为,但是他已经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