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济宁地区的观音信仰.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川济宁地区的观音信仰 在佛教的中国历史中,观音信仰的中国传统和本地化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观音信仰的中国化是所有外来文化在中国命运走向的一个缩影,是印度佛教文化与中国固有文化不断交往的历史凝结,是适应中国社会背景与文化传统而必然发生的一种嬗变”1。在适应中国社会历史环境与本土文化特征的过程中,观音信仰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和文化结构。本文则以一个个案来显示其本土化和女性化的过程。 一、 克染浚的宏观方面:“遂宁化”,提出了克启动的前传统说 历史上四川遂宁有两座寺庙:一为广德寺,一为灵泉寺。两座寺庙始建于隋唐,盛于明清,历经1300余年至今香火不断。特别是在庙会期间,信者云集,人头攒动。广德寺被誉为“西来第一禅林”和观音道场。南宋地理志《舆地纪胜》为现在看到的较早记载:“广利寺在县西五里,岩壑之胜,甲于一方,云厨之供。香闻隔宿。唐建中初建为善济寺,天复改为再兴寺。”据《遂宁县志》(乾隆五十二年本)载:“于遂之境内独标大观者,则为今广利寺,创始大历13年,(公元778年)赐名‘禅林’,天复三年(903年),又赐名再兴禅林。迨宋祥符中,始赐今名。而明正德间,则以广德赐之,顾今有谓之广德寺,此历朝郑重之所流也。今其规模伟丽,梵像庄严,游其中者,清幽之况,可以涤尘襟,寂静之缘,可以参正觉,谓非一邑之佳境也。”2那么,这座闻名于中国西南地区的广德寺与观音有怎样的联系?它又是怎样被确认为观音道场的呢?理解这些问题,需要追溯其存在的信仰传统和信仰传统中的文化符号是如何产生的。 四川中部的观音信仰传统和信仰传统的文化符号都与广德寺的高僧克幽大师有关。明代杨名撰《广德寺碑阴记》载:“卧龙山有寺,自唐克幽禅师始,然尚浅隘。宋元以来,渐以充饰。唐代宗大历二年(767),东川节度使杜济,礼请禅宗克幽(无住)大师来寺阐教,迄今近一千三百年。”3克幽禅师(公元727-787),俗姓李。其先祖是陇西人,后因官入蜀,家在于遂长江县。唐代宗大历二年(767),他“幼玩世典,有志于仕,而禄在佛,因以得疾,见猛焰相逼,遂发志出家,求无上道,应念火灭,疾亦寻愈。往依成都净居寺无相大师金和尚,师资道合,投针相契,就削发圆其顶。无相则授以心要,师亦灵报宿植,言下顿悟。无祖谓师:‘汝如香象渡河,深通我法,愿付法之最,当在汝也。’”4与此相佐证的是现存于广德寺的宋代碑文。 文献记载他学佛有道,深得佛法,生前曾经出现了几件奇异的事情,如“至大历戊午(778)……,建中大旱,井泉枯竭,师遥指寺之西北隅往视卓锡,焦崖水涌,众赖以济,今谓之‘圣水井’”。5克幽禅师能够做到手指所向,泉水奔涌,这确是一件奇事。在大旱面临颗粒无收的时刻,民众有向观音祈雨的习俗。这里暗示了克幽大师与观音的关系。为何祈祷观音而能得雨?佛经上有所记载,《菩萨本行经》云: 有辟支佛,观音浮提人民饥馑。至国王迦那迦跋所乞食。王谓我食只此,然死亦当饭汝神人。辟支受食讫,问何愿,王曰:“国人饥饿,命在旦夕,愿除困苦,应时风起,吹去污秽,雨百味饭食,衣服珍宝,草木荣茂,人民丰固”。6 克幽大师谢世后也出现奇异的事情,现“异骨如金色钩锁相连”。在此我们联想到了唐代马郎妇的传说: “唐马郎妇者,出陕右。先是此地俗习骑射,不知有三宝名。元和十二年忽有美艳女子挈篮鬻鱼,人竟欲娶之。女曰:有一夕能诵《普门品》者,则吾归之。黎明诵彻者二十余辈,复授以《金刚般若》,旦通犹十人,乃更授《法华经》全帙,期以三日通彻,独马氏子能,乃具迎焉。入门,女称疾,求止别房,须臾便死,体即烂坏,遂瘗之。数日,有紫衣老僧至葬所,命启视,惟黄金锁子骨存焉,谓众曰:此观音大士,悯汝辈障重,故垂方便,示现以化汝耳,言讫飞空而去。”7 在这则传说中,观音为实行佛教的教化而变化为一个提着篮子卖鱼的平民妇女的形象,死后被埋葬“惟黄金锁子骨存焉”。在这里黄金锁子骨不是一般人的尸骨,被中国民众确认为“菩萨骨”,而在民众菩萨信仰中,首推观音。 马郎妇就是锁骨观音,锁骨观音就是马郎妇,总之,观音真格是彻底地中国化了,这是第一步。而克幽禅师谢世后呈黄金锁骨,克幽禅师就是观音,观音不仅仅中国化了而且地域化、“遂宁化”了,这是第二步。这里有民间传说的想象,有官方的认可,有封建文人的诠释。用符号学来解释,在这里“黄金锁骨”是一个符号,它把通常完全不同场合的(无论物质的或者抽象的)两件事物或系列事物联系在一起。利奇认为,“无论神的观念表现为何种物质形式———林格、十字架、祭坛、偶像、圣体、圣书、庙宇,其中都包含着隐喻与转喻的转换,并随之带进一种转换聚合。”8这里的转喻就是:克幽禅师不仅仅是一个德高望重的法师,而且是观音在广德寺的显像,而广德寺的最早的主持就是观音菩萨。正因为得到了这样的确认,广德寺在经历唐武宗灭佛后,“乃复建塔藏之,并兴其寺,而五色圆光现谷中,人以谓观音化身。即于

文档评论(0)

lczslg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