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巧借艺人说唱,抒写兴亡之感
摘要:清初民间说唱艺术风行,受文人士大夫爱听说唱并且喜欢品评说唱艺人之风气的濡染,特别是受故里前辈贾凫西的影响,孔尚任不仅喜爱说唱艺术,而且喜欢赋诗撰文描述其耳闻目睹的民间说唱表演。在创作《桃花扇》时,孔尚任则自觉秉承了戏曲史上援引民间说唱入戏的创作传统,有意借用贾凫西的鼓词来开宗明义、卒章显志,并且让说唱艺人柳敬亭、苏昆生深度介入男女主人公的离合故事,一方面发挥牵引、聚合故事情节的纽带作用,另一方面展现其侠肝义胆与气节操守,以“愧天下之士大夫”,从而写出了一部具有深邃历史意识与深厚人民情怀的经典作品。
关键词:孔尚任;说唱艺术;柳敬亭;苏昆生;《桃花扇》
明末清初,民间说唱艺术日趋繁兴,说唱艺人层出不穷。不少文人士大夫不仅爱听说唱,还对那些名噪一时的说唱艺人赞赏有加。如清初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说:
评话盛于江南,如柳敬亭、孔云霄、韩圭湖诸人,屡为陈其年、余淡心、杜茶村、朱竹坨所赏鉴。次之季麻子平词为李宫保卫所赏。人参客王建明瞽后,工弦词,成名师。顾翰章次之。紫瘌痢弦词,蒋心畲为之作《古乐府》,皆其选也。
特别是柳敬亭、苏昆生,不仅成为文人士大夫的座上客,而且一度受到张岱、吴伟业、钱谦益、黄宗羲等大家的高度称赞。还有的文人则亲自介入说唱文艺的创作与表演,如贾应宠、蒲松龄等。至于从民间说唱艺术中汲取营养,从事戏曲、小说等俗文学创作的,更是不乏其人,如李玉、丁耀亢、孔尚任等。本文重点讨论的就是孔尚任对说唱艺术的青睐如何影响了他的《桃花扇》创作。
一、孔尚任与说唱艺术的结缘
孔尚任生当民间说唱艺术开始风靡的顺、康时期,难免会受说唱艺术的濡染,但是对他喜爱说唱艺术产生深刻影响的,却是故里前辈贾应宠。贾应宠,字思退,号凫西,山东曲阜人,与孔尚任父辈交好,崇祯年间做过河北固安县令,后来擢升部曹、刑部江西清吏司郎中,因被人所忌,辞官归里,入清后又因当地“县尉数挟之”,“遂翻然起,仍补旧职”,借机“执县尉扑于阶下以为快”。他曾坦言:“吾好利,能自生之;不夺窃,夺窃,盗也。吾好势,吾竟使之,不谬为谦恭,不仗人。谬为谦恭,娼也;仗人,犬也。”可见其为人亢直,个性兀傲,风骨嶙峋,这让孔尚任颇为景仰。孔尚任少年时拜见过贾应宠,贾对其青眼有加,“享以鱼肉”,并说:“吾自奉廉,不惜鱼肉啖汝者,为汝慧异凡儿,吾老矣,或有须汝处,非念汝故人子也。”这让孔尚任受宠若惊。贾应宠嗜好民间流行的鼓词,不仅拟作《历代史略鼓词》,还亲自说唱,别号“木皮散客”。对此,孔尚任更是惊羡不已,在《木皮散客传》中说:
木皮散客,喜说稗官鼓词。木皮者,鼓板也,嬉笑怒骂之具也。说于诸生塾中,说于宰官堂上,说于郎曹之署,说于市肆。木皮随身,逢场作戏。身有穷达,木皮一致。凡与臣言忠,与子言孝,皆以稗词证,不屑引经史。经史中帝王师相,别有评驳,与儒生不同。闻者咋舌,以为怪物,终无能出一言以折之。
孔尚任认为贾凫西嬉笑怒骂,狂放不羁,“文字雅俚,庄谐不伦”,“颇类明之李卓吾、徐文长、袁中郎”,对贾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贾凫西还曾别出心裁地以鼓词形式说唱《论语》,并留下了一篇与孔子有关的《太师挚适齐》,而孔尚任又是孔圣人后裔,因此出于对贾之人格魅力的景仰,特别是对其鼓词说唱艺术的喜爱,孔尚任竟然把贾凫西编唱的《太师挚适齐》鼓词及《历代史略鼓词》末尾的“哀江南”曲,几乎一字不差地收进了《桃花扇》里。
孔尚任在为《桃花扇》创作搜寻历史掌故时,还对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说唱艺人柳敬亭、苏昆生颇为措意。柳、蘇二人因说唱伎艺出类拔萃,曾频繁穿梭于当时名士、公卿、青楼、幕府之间,成为明清鼎革之变的亲历者与见证人。清初为柳、苏赋诗作文的一些著名文士,往往在赞赏其说唱伎艺的同时,也隐寓了自己的故国之思与亡国之恨。如黄宗羲在《柳敬亭传》中就说,柳敬亭说书,“每发一声,使人闻之,或如刀剑铁骑,飒然浮空;或如风号雨泣,鸟悲兽骇。亡国之恨顿生,檀板之声无色”。金之俊在《柳敬亭传跋》中也说:“若敬亭者,直借说书以谱尽古今成败得失之政治、忠佞、贞邪之人物。”如果我们将《桃花扇》所写的柳、苏之事与清初文人所写柳、苏的诗文对看,就会发现孔尚任正是以清初文人对柳、苏的描写为基础进行艺术生发与想象的。孔尚任在《桃花扇》所附的“考据”中就列举了他参考的一些重要文献,其中有余怀《板桥杂记·柳敬亭》、钱谦益《左宁南画像为柳敬亭题》《为柳敬亭募葬引》、吴伟业《楚两生行并序》《柳敬亭传》《柳敬亭像赞》、陈其年《左宁南与柳敬亭说剑图序》、龚鼎孳《赠柳叟敬
孔尚任:《木皮散客传》,关德栋、周中明:《贾凫西木皮词校注》,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第161页。孔尚任:《木皮散客传》,关德栋、周中明:《贾亭同诸子限韵》《贺新郎词赠柳叟敬亭》《沁园春词赠柳叟敬亭》等。
根据清初文人所写可知,柳敬亭擅长说评话,尤其善于讲说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