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柳敬亭的多种面相
柳敬亭是明末清初的说书艺人,他技艺高超,尤其在明末曾为左良玉的幕客,经历了南明内部各方势力之间的斗争和弘光朝政权的崩溃。孔尚任《桃花扇》以复社公子听柳敬亭说书开篇,又以柳敬亭等三人的《秣陵秋》弹唱结束,写尽苍凉沉痛的兴亡之感。柳敬亭是清初文士津津乐道的艺人,他的说书艺术和人生经历与明清易代有着密切的关联,清初出现了相当可观的以柳敬亭说书为题材的诗文作品。
一
吴伟业《柳敬亭传》是一篇内容详尽又有所寄托的传记,梅村记述了柳敬亭的学艺过程,又刻画柳敬亭的性格与处世风格,还以较大的篇幅叙述柳敬亭在左良玉军中为幕客受宠的情形及搭救左良玉部将陈秀的细节。在吴伟业眼里,柳敬亭是一位像鲁仲连那样为人排难解纷的纵横之士,精湛的说书技艺只是他表面的形象,而他的为人处世和政治眼光都有可称道处。梅村这样写柳敬亭的性格和处世之道:“其处己也,虽甚卑贱,必折节下之;即通显,傲弄无所诎。与人谈,初不甚谐谑,徐举一往事相酬答,澹辞雅对,一坐倾靡。诸公以此重之,亦不尽以其技强也。”尊重布衣,傲视权贵,对答得体,这应该是文化修养较高的处士的品格。营救陈秀的过程表明柳敬亭“善用权谲,为人排难解纷率类此”。明亡后重操旧业,“每被酒,尝为人说宁南时事,则欷歔洒泣”。梅村给柳敬亭的形象增添了鲁仲连式的内涵,尽力写出动荡时代纵橫之士的面目,这样的处理包含了丰富的难以直接言说的意蕴。从全文看来,吴伟业的《柳敬亭传》显得有些冗长枝蔓,不够精练,梅村没有完全处理好说书艺人和纵横之士的内存矛盾,二者并未在柳敬亭的形象里统一。褚人穫《坚瓠集》卷五《柳敬亭》云:
泰州柳敬亭以说平话擅名,吴梅村先生为之立传。顺治初,马进宝镇海上,招致署中。一日侍饭,马饭中有鼠矢,怒甚,取置案上,俟饭毕,欲穷治膳夫。进宝残忍酷虐,杀人如戏,柳悯之,乘间取鼠矢啖之,曰:“此黑米也。”进宝既失其矢,遂已其事。柳之宅心仁厚,为人排难解纷,率类如此。
柳敬亭以他的机智化解暴虐将领的怒气,解救有过失的下属,应该出自他的仁慈之心,不必将他提高到“国士”的行列。
黄宗羲读了吴伟业《柳敬亭传》《张南垣传》后深感不满,于是动手改写。黄宗羲在清初大儒里最重视文章之学,曾编选《明文案》《明文海》《明文授读》,他的古文也写得相当出色。他认为吴伟业《柳敬亭传》“言其参宁南军事,比之鲁仲连之排难解纷,此等处皆失轻重……皆是倒却文章家架子”。黄宗羲所谓的“文章家架子”,就是“儒者气象”,以儒家的立场和思想评判人物事理。吴伟业把柳敬亭比拟为鲁仲连,就没有以儒者的身份立论,抬高了柳敬亭的品格和作用。在黄宗羲看来,柳敬亭、张涟“其人皆琐琐不足道”。黄宗羲改写的《柳敬亭传》,以柳敬亭说书艺术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从莫生的指教和柳敬亭的人生阅历叙述柳敬亭精湛技艺的原因。文中说:“敬亭既在军中久,其豪猾大侠、杀人亡命、流离遇合、破家失国之事,无不身亲见之。且五方土音、乡俗好尚、习见习闻,每发一声,使人闻之,或如刀剑铁骑、飒然浮空,或如风号雨泣,鸟悲兽骇,亡国之恨顿生,檀板之声无色。有非莫生之言可尽者矣。”柳敬亭丰富的人生阅历尤其是曾在军中为左良玉幕客的经历对养成他高超的说书技艺具有重要的意义。黄宗羲交代柳敬亭晚年踪迹说:“马帅镇松时,敬亭亦出入其门下,然不过以倡优遇之。”马逢知(马进宝)把柳敬亭视为倡优,黄宗羲亦如此,文末感叹云:“嗟乎,宁南身为大将,而以倡优为腹心,其所授摄官,皆市井若己者,不亡何待乎!”梨洲心中,士大夫与市井倡优是雅俗贵贱迥然不同的两个阶层,他的自负与自傲心理昭然可见。
二
崇祯十一年冬,张岱寓居南京,闵汶水的茶艺、濮仲谦的竹雕、姚允在的绘画、柳敬亭的说书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既写了《闵汶水茶》《曲中妓王月生》《柳麻子说书》三首七律,又有《濮仲谦雕刻》《闵老子茶》《姚简叔画》《王月生》《柳敬亭说书》系列小品收入《陶庵梦忆》。
张岱的《柳敬亭说书》,以说书为中心勾勒柳敬亭的神情笑貌,读者在简洁干净的文字里可以感受到柳敬亭口角的波俏和眉眼的飞动,这个婉娈的柳麻子在纸上也这么让人向往,张岱的文字功夫真是了得!他写柳敬亭的外貌,突出其“悠悠忽忽,土木形骸”,与“婉娈”形成反差,又有一点相互映发之意。写柳敬亭说书的生意大好,虽然价格不菲,还要十日前预订,这样的行市与当时朱市名妓王月生的火爆有得一比。然后转入写柳敬亭说书技艺之高超,张岱选取了自己听过的《景阳冈武松打虎》片段来做说明,他认为柳敬亭“其描写刻画,微入毫发,然又找截干净,并不唠叨”。“武松到店沽酒,店内无人,謈地一吼,店中空缸空甓皆嗡嗡有声”,张岱鉴赏的眼光也同样细入毫发,与柳敬亭的说书艺术旗鼓相当。接着,张岱又写柳敬亭对观众颇为严苛的要求,他们必须全神贯注,稍有疲倦之色或走神之举就不再讲说。这似乎不太合乎情理的要求源于柳敬亭对自己技艺的自负和人格的自尊,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