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药用真菌发酵培养研究进展
医学真菌是指具有治疗、预防或抑制作用,对疾病和人类疾病具有特定疗效的细菌。药品的部位包括子实体、细菌菌核菌和发泡液。
由于目前我国中药无序开发,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锐减,多数药用真菌的天然资源稀缺;人工栽培由于生长期长,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大,难以满足社会需求。而液体发酵技术简易可行,在发酵过程中除菌丝或孢子大量增殖外,还会产生多糖、多肽、生物碱、萜类化合物、甾醇、酶、核酸、氨基酸、维生素、植物激素等多种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质,具有抗癌、抗炎、抗菌、抗衰老、抗溃疡等功效,因此药用真菌的液体发酵技术成为了中药研发的一个重要方向。
药用真菌的种类多、分布广、繁殖快,有41科、110属。目前,已探明的具有药效的真菌多达400余种。药用真菌中大部分是子囊菌和担子菌。担子菌药用种数约占药用真菌的90%,其中70%的药用种集中在6个较大的科,即多孔菌科、口蘑科、红菇科、牛肝菌科、马勃科和蘑菇科等。子囊菌中的药用种主要集中在麦角菌科、肉座菌科、黑粉菌科等。
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人员又发现了多种药用真菌,如产紫杉醇的内生真菌、红树林内生真菌、小蜜环菌、鸡茯苓、安络小皮伞、层卧孔菌、槐耳、金顶蘑、竹红菌、硫磺菌等。
1药用真菌发酵
液体发酵技术是随着抗生素工业发展起来并运用到药用真菌发酵中的。近年来,药用真菌发酵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改进发酵条件,提高产物品质,降低发酵成本,是液体发酵研究的重点。
1.1组织、试剂、仪器
担子菌中常用药材主要有茯苓、猪苓、灵芝、紫芝、雷丸、马勃、银耳、猴头菌、云芝、竹黄、侧耳等。其中对灵芝、茯苓、猪苓等的发酵,研究人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1.1.1不同子实体研磨法分离提取
灵芝是传统中药,能够增强体质,抵御疾病。灵芝中含有的灵芝多糖和灵芝酸类物质能够抑制肿瘤、抗病毒、保肝和抗衰老等。目前,人们大多采用人工栽培的灵芝子实体加工成各种药物和保健品,但人工栽培生长周期长,产量低,不能满足需要。液体深层发酵法将灵芝真菌培养到菌丝体而没有进入子实体阶段,生产周期大大缩短。张玉珠等对培养基成分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灵芝菌的常规发酵配方、最佳碳源、氮源组合及最佳发酵工艺参数,梁剑光等认为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Fe2+有利于胞外多糖的累积。
1.1.2ifran系列产品
灰树花是一种珍贵的大型药用真菌,在日本俗称舞茸。它隶属于真菌门多孔菌属Polyporus。灰树花具有显著的抗肿瘤、降血糖、抗肝炎、抗HIV病毒以及改善免疫系统功能等功效,已开发出保力生胶囊和维吉尔胶囊、日本的MAIEXT以及美国的Grifron系列产品。
灰树花对碳源的利用广泛,单糖、双糖、多糖均可利用,但是葡萄糖有利于灰树花菌丝体的生长。灰树花对有机氮的利用强于无机氮。有机氮以天然农副产品中的麦麸为最好;在无机氮中,灰树花对铵态氮的利用略强于对硝态氮的利用。卜庆梅确定了灰树花培养条件:pH值6.0,接种量10%,25℃,150~180r·min-1,灰树花菌丝体在中等装液量(500mL三角瓶装液量150mL)下,振荡培养144h即可结束发酵,发酵周期较短,便于大规模工业生产。周建树等认为以玉米粉为碳源,蛋白胨为氮源,添加无机盐KH2PO4、MgSO4、CaCO3和少量的琼脂,最适合灰树花菌丝的生长。在pH6.0,转速160r·min-1,温度25℃的条件下进行培养,菌丝生物量达到150.5g·L-1。
1.1.3茯苓发酵培养模式
茯苓是我国八大中药之一,具有利尿、渗湿、补脾、安神等功能,野生或人工树根种植生产茯苓,受到产地和气候条件等的制约,因此发酵培养成为茯苓研究的重点。
李羿等初步探讨了茯苓液体发酵的最适发酵条件,刘忠义等用麦芽汁液体为培养基,碳源为蔗糖,最佳pH值为5.5,28℃的条件进行培养,培养周期96h。研究过程发现茯苓菌人工培养极易污染,采用了严格无菌操作、培养基中添加亚硫酸钠抑制根霉生长、pH值小于6等项避免杂菌污染的措施。王谦等对茯苓菌株进行发酵培养,120h后可达到30g·(100mL)-1(鲜重),发酵液中含有多种对身体有益的有机酸,发酵浓缩液多糖含量大于5mg·mL-1,氨基酸含量大于480mg·(100mL)-1。
1.1.4营养方面的应用
蜜环菌(Armillaria)又称蜜环蕈、青冈菌,分布于中国大部分地区,属担子菌纲伞菌自由蘑科,是名贵中药天麻GastrodiaelataBl.和猪苓Polyporusumbellatatus(Pers.)栽培必备的共生菌。蜜环菌的菌索侵入天麻块茎或猪苓菌核后被后者消化利用,成为它们惟一的营养源。同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