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王孟英妇科辨治思路探析
王梦英(1808-1867)是著名的名人,被称为“孟朱”。他写了《发烧经络》、《思想生活饮食谱》、《文物镜记》等10多部作品。他是清代著名的发烧学者。王孟英勤求古训,精研岐黄,不仅温热病的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论治妇科病亦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王氏治疗月经病不妄求温补,对于重病采用轻取之法且擅用食疗调理,应用巧妙,颇具特色。现简要分析王孟英治疗月经病的思想。
1注重“治嘴唇,取实”,不轻“参参”
自明代薛立斋、张景岳等医家创立温补法之后,明、清诸家便刮起猛烈的温补之风。殊不知薛、张二人虽以温补著称亦非纯用温补,此世医断章取义造成的时风流弊。而其中亦不乏清醒之人,如叶天士、王孟英之类。王孟英指出世医常用温补“总缘医理未明,世故先熟,不须辨证,补可媚人,病家虽死不怨,医者至老未闻,一唱一和”,对此,王孟英是极力反对的。他推崇“古人治内伤,于虚处求实,治外感于实处求虚”,不应一味妄用温补。其治疗妇科疾病便少用温补之品。
对于妇科月经不调,临证属虚证之人,王孟英常用西洋参、麦冬、女贞、旱莲之类的药物,于补中有动,不妄用熟地等滋腻之品,实为避其腻也。王氏不妄温补这一思想在产后病的论治上尤为突出。自张景岳之八阵将生化汤发扬光大,凡产后,世俗多崇尚生化汤。王氏认为生化汤仅适用于产后瘀血,小腹冷痛者,而很大一部分属于产后血热或产后外感温热的患者却不适用生化汤,若妄用生化汤,则可致褥损之害。王孟英治疗此类产妇多选用生地、丹皮、丹参、泽兰、茺蔚子等不寒不燥之品,为产后真阴亏虚血滞之良品。
2临床治疗及药、痰的使用原则
王孟英所记载的月经不调诸案,很大一部分属于患者本质虚损而外感客邪者。这里所论客邪分外感六淫及病理产物痰、瘀以及一家误用温补而留邪等三方面。对此类患者,王孟英提出应先治其标。若是客邪未除,补益之品亦无所施。如王孟英记载诸多因阴血亏虚兼外感温热之邪而产生的闭经、月经后期等月经不调诸证,王氏多用西洋参、青蒿、白薇等滋阴清虚热之气分药,所用多为苦寒而不燥烈,清热又不伤阴之品,较少运用苦寒燥烈伤阴药。另外,王孟英亦提出对于阴血亏虚而兼外感客邪的患者,应禁用血分药,以防过早运用而引邪入营血。这与叶天士之所指出的“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温热论》)是相合的。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王孟英在此处运用青蒿、白薇而不用阿胶、赤芍之类的血分药。
王孟英所记载的月经不调的医案中,亦有很多体虚兼痰的患者。对此类患者,王孟英提出应先化痰,他崇尚“结散邪行,气通液布”的理论,优先选用竹茹、枇杷叶、夏枯草等散结化痰之品。另外,痰的生成一部分责之于火热灼伤津液,且痰聚易生热化火,故又在此基础上稍加清火之品,如银花等。如此用药使痰结散而气液宣通,再施补益则事半功倍,这也是临证治虚损夹痰的一大思路。王氏临床治痰多用蠲饮六神汤。
王氏记载的虚实夹杂的月经不调医案除上述两种,亦有因他医妄加温补而成胀者,对此类患者,王氏亦提倡先治标后治本的原则。如其所言“儿妇气分甚郁,苟不先清展气机,则养血之药不能入,此因事制宜之所以不易也,要在先辨其体气与病情耳”。
3疾病的轻微处理
王氏论治妇科月经不调诸病注重重病轻取,而此“重病轻取”又分为三方面。
3.1阻于胞络,以酸苦泄肝
妇人肝火常旺脾常虚,而肝胆之火上逆,则易造成胃腑随之不降而逗留浊邪,浊邪一生而气机随之郁遏,痰热内生。痰热一生,阻于胞络可造成妇人闭经、月经后期、癥瘕积聚等疾病。对于此类疾病的治疗,王孟英提出不必矫枉过正而妄用硝、黄之重剂以伤正气,重病亦有“轻取”之法。王氏尊崇叶天士之法,治以酸苦泄肝,甘凉养胃之品。除此之外,降逆气常选用旋覆花、滑石、龙骨、牡蛎等品,诸如龙胆草、木通之类的苦寒药用之较少。
3.2补中兼行兼消
补益轻取体现在王孟英治疗妇人虚损所致的月经不调,一般不选用熟地等滋腻碍滞之品,人参、党参也较少用,而是选用玉竹、芦根、花粉、西洋参、当归等药。这些药物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均为补中兼行兼消之品。此类药物于滋补的同时不会碍滞脾胃,另外,又有补中兼清效,滋补的同时又不会担心壅滞生热。这一点在王孟英对熟地的运用上体现的尤其明显,王氏认为“养血不用地黄”,故运用四物汤常去掉地黄,以避其滋腻,选用补利之品兼去其弊。另外,妇人营血素亏,气机多郁,郁而生热,故偏燥之补益剂,王氏亦少用。这也是为何他常用甘寒、甘凉之品的缘由。
3.3“轻取”思想
上文亦提到,王孟英记载诸多妇人本虚外感之病。在此类病症的处理上,也体现了王孟英“重病轻取”的思想。正如他提出“不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