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传奇中的女性意识探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传奇中的女性意识探析

摘要:唐传奇以史传笔法构思了诸多奇闻轶事,其构造的女性角色体现了唐代女性独具一格的魅力,本文旨在借《莺莺传》《李娃传》与《霍小玉传》三篇唐传奇,通过崔、李、霍的言行分析唐朝女性相较于其他朝代女性更为大胆、豪放的表现以及出现女性意识萌芽的缘由。

关键词:崔莺莺李娃霍小玉女性意识

唐传奇虽大多篇幅简短,但字里行间充满生活气息,反馈出真实的唐人风貌,是后人研究唐朝的重要资料。其中《莺莺传》《李娃传》《霍小玉传》三则唐传奇分别记录了失怙贵女崔莺莺、市井娼妓李娃、王府庶女霍小玉的爱情故事,她们的身份跨越唐朝多个社会阶层,具有极大的代表性。以崔、李、霍三人为核心进行探析,我们能够看到唐朝女性在漫长封建社会时期中的与众不同之处——女性意识的初步觉醒。

一、唐传奇中女性意识的展示

(一)女性才学素养提升

唐代女性文人的数量在中国的整个封建时期都是空前绝后的,《全唐诗》收录的诗人诗作中,女性诗人约占总数的十分之一,她们创作诗歌近六百首;《中国历代女子诗词选》中收录唐代女诗人六十六位,诗作一百七十六首。这些在历朝历代中堪称独树一帜的数据,源自唐朝女性对“枷锁”的打破,女子的学业教育得到了重视,思想阈限的扩张成为自我意识萌发的温床。如元稹笔下的崔莺莺“甚工刀札”“善属文”“言则敏辩”,不仅拥有传统所规范的大家闺秀仪态,更具有极高的文学素养。张、崔二人相会是以诗作邀,一首《明月三五夜》透露着少女的爱慕,又极具意蕴。除了诗赋,才情方面,崔莺莺的琴艺也不俗,“愁弄凄恻”一词表现出她极强的琴音感染力。

(二)择偶观和择偶方式发生转变

唐代女性的择偶标准,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注重门第等级,这一点在上层阶级中表现得更为显著;到了后期,兼容并包的开明局面以及歌舞升平的盛世发展,使得人们在满足现世生活的同时,开始重视精神的需要,这在择偶标准上的体现便是对才华的重视,如霍小玉与李生的结合。在霍小玉与李生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择偶方式表现出越来越鲜明的自主性和民主性,传统的婚姻方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逐渐宽容并突破士庶局限。父母和媒人在霍李二人中间的作用,不是婚姻的决定者,而是支持者,女子对婚姻的自主权和民主权大大提高。这一点我们可以从鲍十一娘做媒时“昨遣某求一好儿郎”一句中窥见。

(三)对婚姻法规的突破

李娃玩弄男性、崔莺莺闺中私会外男,这样的故事不论放在哪个朝代,都会引来极大的争议,而唐人更多感叹剧中人的真性情,而非首先谴责他们不正当的婚姻关系。如白行简在《李娃传》中赞叹李娃虽是“倡荡之姬”,但其言行却是不输古时的贞洁烈女。文中作者首先点出李娃卑贱的出身,再将其品格与楷模榜样作比较,一位虽身份卑微但品格高尚的女子形象跃然纸上。而对于李娃的骗婚行径,作者却没有多加指责,只是将其作为剧情发展的铺垫。除现实生活的宽容外,《唐律·户婚律》作为唐朝婚姻制度的总章,虽然在整体上依旧尊崇“男尊女卑”思想,但其中一些条例还是斟酌考虑了特殊情况,因此女性在婚姻上遭受的压迫大大减轻。另外,已婚妇女再嫁也在政策上得到了准许和鼓励。

综上所述,对突破婚姻法规这一观点,我们其实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指法律本身在制定过程中对女性一定权益的保护,二是指女性自身对法律存在的不公正条例进行反抗。

二、唐传奇女性意识觉醒的局限

(一)独立生存能力受限

崔、李、霍三人生存所需的经济来源有所不同,崔莺莺一家依靠父亲遗留下来的财产度日,李娃与霍小玉以歌舞伎为职业支撑家庭。按照中国古代士农工商的等级分类,她们显然属于社会末流。这里我们主要借职业相同的李娃、霍小玉二人来作分析。

关于身世来历,白行简在《李娃传》原文中并没有作出交代,但在文章后半段,李娃救起落魄潦倒的郑生时曾言语反驳母亲李氏,提取信息后我们大概可以推测:李娃与李氏并非亲母女,是鸨母和妓女关系的可能性更大。李氏收养了无依无靠的李娃,成年后的李娃则通过与富贵男子交往来获取生存资财,支撑二人的生计。

与李娃不同,作者蒋防借配角鲍十一娘交代了霍小玉的身世背景:失怙的霍小玉因身份低微被趕出了王府并被迫改姓,断绝联系。不难猜测,孤儿寡母失去依托,霍小玉找上李生最大的原因,还是希望能够找到一位男性作为依靠。

由分析可以推测,李娃与霍小玉的生存境地虽不至于贫困潦倒,但谋生依旧不易。

除歌舞伎外,唐代女性还可以通过做女官、经商等方式来谋求生存,但科举禁止女性参与,并且女性官职大多属于宫女范围。至于经商,唐朝女性商贾群体空前活跃,但她们的身份大多为社会底层女子,以小规模、低成本的营生为主。由此可见,即使女性拥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其社会地位一般也不会太高。

包容开放如唐,女性在社会上最主要的生存方式,还是依托于男性。但与其他朝代最大的区别在于,唐朝的开放与包容使得女性获得了后朝少有的宽松,出游自由、服饰自由等让她们拥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