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钗记》的送别空间书写与情感抒发.docVIP

《紫钗记》的送别空间书写与情感抒发.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紫钗记》的送别空间书写与情感抒发

一、引言

“从来传奇家非言情之文,不能擅场。”[1]随着嘉靖、万历年间陆王心学的日益兴盛,程朱理学主导地位受到强大冲击,社会掀起了思想变革的风潮。在“主情”文艺思潮席卷中晚明文坛的社会语境下,戏曲作品以真情抒发为美,主张“言情”“写情”。才子佳人剧风靡一时,所谓“传奇十部九相思”[2]也就不足为奇了。洪升认为传奇作品欲胜出,非“言情”不可,即传奇戏曲语意指涉情,内容表达情,叙事结构创设适合抒发情,以顺乎人情,“独抒性灵”[3],强调传奇叙写男女真情的文学功能。

古典戏曲中经典离别场面的呈现,常常与具体空间相结合,通过比兴移情于景,刻画角色对空间景致的感受,来表现角色在特定时空下的心绪情态与内在心理世界。著名的如《西厢记·长亭送别》《汉宫秋·灞桥饯别》《梧桐雨·秋雨梧桐》《长生殿·埋玉》等,都是通过对季节特征明显景物的描绘,寓情于景,将主观情感与客观之景融为一体,形成情感内蕴丰富的情境空间,来呈现剧中角色伤情别离的悲苦凄伤之情及其对真情的追求。

《紫钗记》中也不乏离别之情的书写。剧中男女主人公离别有两次,一是李益赴洛阳参加春试,二是李益参军远赴玉门关外。这两次别离,都给霍小玉带来了无限悲情愁绪。尤其是李益远赴玉门关,前途难料,归期不定,更让霍小玉如历生离死别,伤情难抑。曲家缘情布景,使物我情融,在花院、家门、灞桥等具体空间中,书写别离之人,特别是女主角霍小玉哀怨、悲戚、伤情、不安、期盼等诸种情感与心绪,形塑了霍小玉痴而不舍的钟情形象,构建了足以创造审美意境的送别情境空间。

存在于相同空间的主体,性别不同情感体验亦不同。无论是短暂的赴试别离,还是从军塞外的长久离别,男女主角的情感体验均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紫钗记》送别空间建构与性别的强化、区分和塑造具有重要的联系,送别空间的面貌、特征等也因此而呈现出性别化的特征。

《紫钗记》送别空间场景构建,不仅尽情书写了剧中人物的离别心绪情态,形塑了鲜明生动、立体传神的人物形象,还唤起了受众广阔深刻的情感体验和空间联想,使他们在情感升华中对剧作至情理想产生更深入的体悟与思考。《折柳阳关》送别场景和情境空间书写,也藉以折子戏的形式久演不衰,至今仍活跃在戏曲舞台上。

二、花院空间:春闱送别惹情愁,花院盟誓言至情

以空间区隔为特征的传统性别文化,从来就是中国古代内存的意识形态,也是再传统不过的意识。中国古代社会强调风俗教化之本,“男女大防”的性别空间区隔是政治管理和风俗治理的核心所在,女性的活动空间基本被限制在闺房、花园等家园之内。女性情感的抒发和表达,无论惜春、悲秋,还是念情、思远,基本停留在深闺之内、梳妆台前、亭台楼阁。社会上的大多数空间是排除女性的,大家闺秀更不宜抛头露面,即使对普通底层女性而言,社会空间限制也是非常之多。这种性别空间区隔,虽然事实上并非绝对如此,却是古代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所在,也因此成了才子佳人爱情故事叙事的前提和基础。

“男主外女主内”的空间性别化格局,使男性可以在外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女性只能待在家庭私性空间中。唐代,后花园成为家园的一部分,也因此成了性别空间的模糊地带。作为私人宅邸,后花园成为女性亲近大自然,抒发情感的所在。另外,后花园也是男主人陶冶性情的场所。这又为古典爱情叙事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形塑了哀怨、感伤的女性审美形象。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4]才子佳人婚后恩爱幸福,正当夫妻二人沉浸幸福欢愉之际,书童秋鸿传来了天子留幸东都洛阳,开科取士,京兆府起送的消息。李益吩咐秋鸿“快安排行李,渭河登舟也”,言语间尽显热衷功名的迫切之情,并没有表现出对妻子的留恋不舍,但霍小玉却不无担忧惆怅:

〔旦〕新婚未几,明日分离,如何是好?李郞,你看我为甚宫样衣裳浅画眉?只为晓莺啼断绿杨枝。春闺多少关心事,夫婿多情亦未知。妾本轻微,自知非匹。今以色爱,托其仁贤。但虑一旦色衰,恩移情替。使女萝无托,秋扇见捐。极欢之际,不觉悲生。(第十六出《花院盟香》)[5]67

艺术的魅力来自对人物心灵的深入探索和真实描摹。霍李二人花院游赏,满心愉悦,但恰在这特定时空交叉点上,却面临别离,霍小玉情难自已,她心灵深处交织的依恋、伤情、痛苦、忧虑等内在心理和情感,马上多层次多色彩地展示出来。从着装画眉尽现春愁到和盘托出夫婿未必了解的自己内心的隐忧,再到运用典故加以强化,直接展示她欢爱之际愁从中来的痛苦矛盾心态。

李益一心想跳龙门、登金榜,对前途抱有无限憧憬,并信心满满,霍小玉则怕夫君登第后章台问柳,画眉别描。霍小玉的深情依恋和依依不舍,与李益对新婚生活的满足和考取功名的急切,形成了鲜明对比。春闱赴试具体语境下的送别情境空间书写,男女主公心情何以迥然不同?

其实,霍小玉自婚后,内心隐忧就一直存在。这与当时代女性所处的空间隔离状态密切相关。也就是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