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楼梦》中的丧葬描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红楼梦》中的丧葬描写

丧葬是人的最后一次仪式,是有关活人与死人联系的仪式。通过丧葬仪式,活着的人可以缅怀死者,表达对死者的哀悼,可以反映继承死者遗志的意愿,还可以祈求死者对活人的庇护。中国自周代开始,就有一套完整而复杂的丧葬仪式。作为“百科全书”式的《红楼梦》,里面多次写到丧葬,下面笔者试着来剖析《红楼梦》中的丧葬描写。

一、《红楼梦》中对死亡的称谓

由于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导致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人死去,有着不同的称谓。《礼记·曲礼(下)》说:“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这是最早关于死的各种称谓。《红楼梦》中关于死的称谓远远不止上面提到的这些,大致有以下几个:

薨《红楼梦》中有三个人的死用到“薨”。第58回有“谁知上回所表的那位老太妃已薨”;第86回说“周贵妃薨了”;第95回有“稍刻,小太监传谕出来说:‘贾娘娘薨逝’”,这回的回目就是“因讹成实元妃薨逝”;因为这几位都是皇妃身份,所以用“薨”。

宾天第63回写贾敬去世,众人正顽笑不绝,忽见东府中几个人慌慌张张跑来说:“老爷宾天了。”宾天,最初专指帝王之死。(明)文秉《先拨志拾》卷上载:“李可灼敢以无方无制之药,驾言金丹,夕进御而朝宾天。”“宾天”即为天帝之宾的意思。后来这个词也用来泛指尊者之死,如这里指贾敬之死就是如此。

捐馆第14回写林黛玉的父亲去世,回目用“林如海捐馆扬州城”。“捐馆”又称“捐舍”、“捐馆舍”,是捐弃所居住的地方的意思,是死的讳称。这个词最早见于《战国策·赵策》:“今奉阳(指战国时赵国大臣李兑,封奉阳君)捐馆舍。”与“捐馆”相类似用法的词是“不禄”。

溘逝第106回写贾府遭抄家后皇恩又到,北静王府的总管来告知贾政时说道:“主上甚是悯恤,并念及贵妃溘逝未久,不忍加罪,着加恩仍在工部员外上行走。”

圆寂第17回写林之孝家的介绍妙玉时说:“他师父极精演先天神数,于去冬圆寂了。”“圆寂”是梵文“涅槃”的意译,原意是佛教所说的烦恼寂灭、功德圆满的最高境界。

返真元第109回回目是“还孽债迎女返真元”,写迎春在孙家一年就被折磨而死。“返真元”语出《庄子·大宗师》:“嗟来桑户乎!尔(你)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倚。”

老了《红楼梦》第15回说铁槛寺是贾府“以备京中老了人口,在此便宜寄放的”。“老了”是口头语中对“死”的通俗称呼,如同“走了”一样。

二、《红楼梦》中的丧葬仪式

易衣据《礼记》的《既夕礼》、《丧大记》记载,人到病危时,要换上事前准备好的寿衣,称为“易衣”。易衣有两种时间,一种是在死者弥留之际,一种是在死者断气之后。《红楼梦》两种情形都有描写。如,第97回写林黛玉弥留之际,李纨对躺着流泪的紫鹃说:“傻丫头,这是什么时候,且只顾哭你的!林姑娘的衣衾还不拿出来给他换上,还等多早晚呢。”第98回有“探春李纨叫人乱着拢头穿衣,只见黛玉两眼一翻,呜呼,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又如,第32回写王夫人房里的金钏儿丫头投井而死之后,宝钗不计较拿出自己的两套衣服给她装裹,就是易衣。

写殃榜写殃榜就是给死者写的文书,相当于我们今天的讣告,上面写有死者的年寿及“招魂”的话,并定下入殓、发引、破土下葬及出殡的日期时辰。如,第69回写尤二姐吞金而逝之后,贾琏请天文生(即阴阳先生)来家,“天文生应诺,写了殃榜而去”。

入殓守灵入殓即给尸体穿衣下棺。《礼记·丧大记》和《仪礼·士丧礼》都对入殓的仪式有具体记载。殓有大殓、小殓之分。小殓是给死者裹上衣衾,时间在死去的次日早晨。大殓是把尸体放入棺内,时间在小殓的次日。至清代时,民间已没有大、小殓之分,全部统称为入殓。入殓时,要“衔口垫背”。“衔口”即给死者口中含珠玉或米粮,又称为“饭含”,包括两个方面,饭是在死者口中放粮食,含是在死者口中放珠玉。“饭含”因死者的尊卑不同而有所区别。关于饭,《周礼》上载“君用粱,大夫用稷,士用稻”;关于“含”,刘向《说苑》载:“天子含实以珠,诸侯以玉,大夫以玑,士以贝,庶人以谷实。”当然,饭含之物历代是有变化的,这里不详述。“垫背”,即在死者被褥下放些钱物。如,第72回写王熙凤抢白贾琏时说:“我又不等着衔口垫背,忙了什么。”死者入殓以后,并不立即安葬,往往要停柩待葬一段时间,这叫做殡。据载,夏代殡于东阶,殷商殡于两楹间,周代一般是在堂的西阶掘一坎地停柩。西阶是客位,亲人去世不愿让其早早离去,停在家中像对待宾客似地对待死者,故称殡。春秋时的诸侯,有殡于祖庙的情况,《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载,晋文公死后,“殡于曲沃”。因曲沃是晋国宗庙所在地。一般的老百姓是另搭灵棚,停放灵柩。殡的时间是随死者的地位而变化的,周代时,天子是七月,诸侯五月,大夫三月,庶人一个月。殡的期间,有亲友的吊唁。“开吊”是丧家择定日期接受亲友吊唁送礼。如,第101回写凤姐的哥哥王仁弄银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