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代丧葬礼节.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汉代丧葬礼节

丧葬礼俗是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现象。我国由于历史的悠久、民族的众多,这一特殊的传承文化现象显得特别多姿,独具风格和特色。我国古代的丧葬礼仪最早起源于人类笃信的灵魂不灭的宗教观念,同时又包含了祖先崇拜的因素,是古代社会生活中一项不可或缺的礼仪。

汉代是我国古代史上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封建王朝。两汉时期的丧葬礼节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了先秦的礼制,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特征,在我国丧葬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两汉期间,统治阶层对于先秦的丧葬礼仪不断地进行修补,使得其礼仪制度逐渐完善并趋于成熟,到了东汉时期已经相对完备,并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汉代的丧葬礼俗是在沿袭先秦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并形成了复杂多样的习俗和制度。具体的形式可以从丧礼和葬礼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丧礼

丧指哀悼死者的礼仪,即旧时居丧,举办丧事,处理死者殓殡和拜祭哭泣的礼节。

(一)告丧

人死之后,要将噩耗告知于众。汉代帝王驾崩,朝廷派专使讣告诸侯和臣民,帝王驾崩称为“国丧”,诸侯迅速赶赴京城奔丧,地方官吏率领吏民望都而哭,举国哀悼;大臣辞世,要首先通报皇帝和朝廷,皇帝亲自到其家致哀或派专使前往吊唁。皇帝赐赠财物给丧家以供其料理后事之用;平民过世,家人要告知亲戚及乡里。长辈死后,子女立即通知亲戚朋友,重要的亲戚孝子会亲自前往,一般的亲戚则发书讣告。

(二)奔丧

“奔丧者,居于他邦,闻丧奔归之礼。”[1]653奔丧之礼,闻丧,首先要哭尽哀,之后要尽快奔赴亡者家中。汉代的奔丧礼有大臣、诸侯奔天子之丧。天子崩,“四海之内咸悲,臣下若丧考妣”,为“观君父之棺柩”[2]1572,大臣、诸侯一般都要到京师奔丧;父母过世,要求子女必须要回家奔丧,尤其是儿子,否则被视为大逆不道;此外,比较突出的还有门生、弟子奔师丧,故吏奔举主之丧。奔丧者还应居道素食,不近女色。遭亲丧是一件悲痛的事情,所以在奔丧路途中,要同在家持丧一样,吃素食不食酒肉,不亲近女色,以表示对亡者的尊重和沉痛哀悼,否者就要受到舆论的谴责或者法律的惩处。

(三)护丧

护丧是指丧家治理丧事或主持丧事的过程。汉代的护丧大致有两种情形,一是民间办理丧事,由乡里豪杰或是有威望的人主持;二是王公、贵族、大臣的丧事,由皇帝本人或委任使臣或派遣宫廷近臣护丧。“光毙,上及皇太后亲临光丧。太中大夫任宣与侍御史五人持节护丧事。”[3]2951这是奉旨为大臣护丧的开始,此后持节护丧便渐渐成为汉代一种制度。东汉时,宦者也有使使者为此护丧之荣典。“及程卒,侍御史持节护丧事。”[2]2517

(四)吊丧

吊丧,也称为“吊唁”,“哀悼死者称吊,安慰死者家属称唁。”[4]167吊丧其实是以逝者客人的身份去慰问哀悼。

汉朝统治者对于吊丧非常重视,在朝中设有专管吊丧的官职,对于王公贵族及朝中大臣有丧事者,皇帝往往派遣他们去吊丧。汉代大臣、贵人过世,使者吊丧时还往往赠以印缓,或策书诔溢。“霸薨,上素服临吊者再,至赐东园秘器钱帛,策赠以列侯礼,溢曰烈君。”[3]3353此外,吊丧之礼在民间也很盛行。

吊丧时吊者往往赠送丧家财物。凡吊丧都有助丧财物。从汉代史籍及出土材料来看,吊丧者的助丧财物是多种多样的,有口含、衣服、钱帛、车马、棺椁,等等。

(五)赙赗

赙赗,是指在吊丧时给丧家捐助器物、财物的一种礼仪。“赙赗者,何谓也?赙者,助也;赗者,覆也。所以相佐给不足也,故吊词曰:‘知生者则赙赗。’货财口赙,车马口赗。”[5]549丧礼不是由主丧之家单独完成的,除主丧者之外,丧家邻居、亲戚以及朋友都会帮助主丧者操办丧礼。除了为之奔走操劳的体力活动以外,还有金钱、车马、布帛等物质上的资助,所有这些物质上的帮助统称为丧赠。

赠赙礼。主要是赠束帛。汉代常赠以束帛为赙,作为助丧之资。这一礼仪延续的是先秦的礼制。除了赠束帛之外,还有赠钱财,赠粮食,赠家田,赠爵,等等,这些都反映了汉代的“视死如生”的观念。

赠赗礼。汉代的赠赗之礼主要有:赠以口含,口含的特殊性决定了该礼必须在死者饭含以前举行。“使右中郎将张良持节临吊,赠车骑将军印绶,位特进,赐含赗襚有加。”[6]124赠襚,是指向死者赠送衣衾,致襚的时间必须在死者殡殓之前进行,所以在小敛之前和小敛之后赠襚都合乎礼仪。根据致襚者与丧者的亲疏关系不同,丧主与之行礼的繁简程度也是不同的。“大功以上亲属襚不用向丧主通报,直接把襚衣放在东房中即可;若是小功以下亲属及同姓襚则要向丧主通报,丧主要向襚者行拜礼;朋友襚不仅要行拜礼而且还要哭,但不踊”[7];赠车马,“载光尸柩以辒辌车。”[3]2951辒辌车本为天子死后载柩的专用车,此处“载光尸柩以辒辌车”,说明柩车是天子所赠;赠奠,即对宾客赠送奠祭物,其礼仪与先前赠马的仪节同;赠棺椁等随葬物,即宾客如果向丧家赠送随葬物,要请宾进庙,其仪节与先前丧赠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