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袁君墓志》初探
一、墓志概况
《袁君墓志》全称《大唐故人袁君墓志铭》,2018年8月出土于河北省邯郸市邱县,现该墓志藏在河北省邯郸市邱县文物保护管理所。由志文可知,墓主人姓袁讳冀,字玄明。该墓属于袁冀夫妇的合葬墓。根据《河北邱县唐袁翼夫妇墓发掘简报》(《文物》,2021年第3期)称,该墓志石质为青石制,正方形,志盖和志石保存完好。志盖边长56.5cm、厚16.3cm、顶面宽30cm、长28.8cm。从志盖的拓片看,中间为方形小台,四面为坡,四个坡面上分别刻画有神兽图案,图案刻画生动活泼。志盖中心方形小台上刻“袁君墓志”四个篆书大字,装饰意味极强。志石长57cm,宽57.3cm,厚9cm。志面的书体刊刻为楷书,共24行,557字,满行24字,并有方形界格。由简报中拓片可知,志文后七行上部及中部略有残损,可能是志面不平造成,拓片四周边缘也有类似情况。
二、袁冀家族
志文中,一共提到四个人,分别是袁冀、祖父袁盆、父袁文、妻李氏。志文还提到袁冀为汉代大将军袁绍之后。
1.袁冀
根据志文,袁冀,字玄明。汝南汝阳人,汉代大将军袁绍后人。志文记录袁冀卒于文明元年(684年),活了94个春秋,由此推之,他跨越隋唐两代,而主要生活在唐代。
关于袁冀的仕途,志文没有其考取功名的记录,只是说唐代有“尊贤上齿”的文化政策,袁冀因高寿,曾获县令之职,甚至在93岁时被加授雍州司马。
有唐一代,在尊礼的基础之上,有一套明确的敬老政策,《册府元龟》也有明确记载。袁冀之所以能做县令,与唐显庆五年(660)的敬老政策有关:“(显庆)五年三月,幸并州,老人年八十以上板授刺史、县令,并赐氈被、粟、帛各有差。”而袁冀被加授雍州司马,与唐弘道元年(683)的敬老政策有关:“弘道元年二月,大赦天下。老人百岁以上者板授下州刺史,妇人板授郡君;九十以上者板授上州司马,妇人板授县君;八十以上者板授县令,妇人量赐粟帛。”
关于袁冀,历史无载。袁冀墓志出土,可补历史遗漏。另外,袁冀能做官,是因为唐代有“敬老”的政策,这反过来可以印证唐代对于高寿人员的礼遇政策以及施行情况,同时有助于了解和验证唐代的官职体系。
2.袁盆和袁文
袁盆和袁文分别为袁冀的祖父和父亲,志文记录,他们都有优良之品德。袁盆,不爱功名利禄,愿意“逸性林泉”,其“备温恭而成德,资宽和以深心,爱敬极于人伦,清静迈于流俗”。袁文,信守承诺,秉性刚直,有季布、史鱼之品质。志文中并未记录袁盆和袁文的出仕情况。通过检索历史和古籍文献,没有发现对此二人的记载。墓志中对袁冀祖孙三人的记录,构建了一个袁氏家族三代谱系,即:袁盆-袁文-袁冀。
3.李氏
谈到李氏,志文说“入为女则、出为母仪”,具有古代妇女的优良美德,并于光宅元年十一月廿六日,与夫合葬。志文没有介绍李氏出生年月及家族情况。
4.袁绍后人之说
志文中说,袁冀为汉代大将军袁绍之后,但除了志文记录外,现有的历史资料中并没有查到袁盆、袁文、袁冀祖孙三代的任何信息,也无法查到其他与袁冀三代相关的袁姓家族信息。唯一有相关性的是,志文说袁冀为汝南汝阳人,而袁绍也是汝南汝阳人。
有唐一代,比较知名的袁姓家族有袁恕己和袁公瑜等,而袁恕己在历史上也被称为袁绍后人,袁恕己还有个孙子袁高,他们二人在唐代都做过大官。《新唐书·卷一百二十·列传第四十五》中对他们祖孙二人有记载。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还有袁令喜-袁异弘-袁恕己-袁高的家族谱系图表,另外,《元和姓纂新校证·卷四》中对唐代袁姓也有记录,其中,袁恕己这一支为袁绍之子袁熙之后,袁熙的后人居住在乐陵东光县。以上两种史料记录一致,可见,袁恕己为袁绍后人之说可信。《资治通鉴·唐记》记载,袁恕己死于神龙二年(706年),生年不详。按照年龄推算,袁恕己应与墓主人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同期,如果袁冀为袁绍后人,那么袁冀与袁恕己应该有一定亲属关系,但缺少相关的材料作为支撑。值得注意的是,上文提到袁绍之子袁熙的后人迁到乐陵东光,正是袁恕己这一支。而志文记载袁冀为汝南汝阳人,与袁绍同乡同姓。如果袁冀真的是袁绍后人,那么会对袁绍后人其他支流家族谱系的建立有重要参考价值,当然,这有赖于更多可靠史料的发现。
三、书法特色
《袁君墓志》中没有书者、刻者的姓名记录。通过该墓志既可以了解当时的写刻情况,也可以帮助研究隋唐之际的书法演变,尤其是对这段时期的楷书演变有一定参考价值。现就拓片情况,对志盖和志文书法特点进行简要分析。
1.志盖篆书
《袁君墓志》,志盖保存完好。志盖拓片中间小台上刻“袁君墓志”四个篆字。刻法为双钩,就是用线钩出笔画轮廓,有较强的装饰意味。双钩造成的笔画形态或尖或圆或方。笔画以圆为主,包括单个笔画首尾两端的圆和笔画方向改变的圆。首尾两端的圆,显得饱满;笔画改变方向的圆,显得流美。美中不足的是刻出的字形不够凝整,笔者猜想,这四个字应该是直接在石面上刻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