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6
PAGE6
PAGE7
PAGE7
课题
传统器物
课时
2课时(90min)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青铜器、陶器、瓷器的分类和常见品种特征
(2)深刻领会中国传统器物的文化内涵
素养目标:
(1)领略中国传统器物的独特魅力,增强审美意识,培养审美情趣,提升审美能力
(2)增强中国文化认同感,自觉传播中国传统器物文化,提升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青铜器、陶器、瓷器的分类和常见品种特征,中国传统器物的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深刻领会中国传统器物的文化内涵
教学方法
情景模拟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课前任务
【教师】布置课前任务,和学生负责人取得联系,让其提醒同学通过APP或其他学习软件,查找关于中国传统器物的相关资料,并进行了解
【学生】完成课前任务
考勤
【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
互动导入
【教师】提出问题:
中国传统器物有哪些?研究它们有何意义?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回答
传授新知
【教师】通过大家的发言,引入新的知识点,讲解青铜器、陶器、瓷器的分类和常见品种特征,以及中国传统器物的文化内涵等知识
器物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代表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发展水平。中国传统器物包括青铜器、陶器、瓷器、玉器、漆器、金银器等多个种类,本章节主要介绍中国古代的青铜器、陶器和瓷器。
一、青铜器
【教师】扫码播放“舌尖上的青铜器”视频,并进行讲解
青铜器是一种用青铜为基本原料加工制作的器具。中国的青铜器经历了近2?000年的发展历史,在中国历史上曾被赋予独特的社会地位,是中国古代等级制度的产物,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缩影与再现。由于青铜器以其独特的器形、精美的纹饰、典雅的铭文向人们揭示了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的铸造工艺、文化水平和历史源流,因此被史学家们称为“一部活生生的史书”。
青铜器按照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五大类。此外,还有一些青铜所制的普通生活用具和部分宗教礼仪性质的用品,如灯、炉、熏炉、杖首(象征权力和地位的礼器)、梳、笄(j~,装饰发耳的簪子)、线盒、带钩(象征身份的腰带挂钩)、金铫(di3o,一种便携的小型金属锅)、熏器、滤斗、建筑饰件、人像、神树等。
下面主要介绍食器、酒器和兵器。
(一)食器
食器是古人盛黍、稷、稻、粱等熟食的工具,又可以分为鼎、簋、簠、敦、豆等类型。
1.鼎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后母戊鼎”的图片,并进行讲解
鼎是一种烹煮和盛贮肉类的器具。在商代早期至秦汉时期,鼎经常作为宗庙、祭祀场合的重要礼器使用,是统治阶级等级制度和权力的象征。1939年,在殷墟武官村出土的“后母戊鼎”是现今已发现的最大的商代青铜礼器,被称为“鼎中之王”。后母戊鼎呈长方形,鼎身云雷纹为地,鼎腹周缘饰有饕餮纹,工艺精美,形制雄伟。此外,为了加强礼制,当时还设立了“列鼎制”,规定贵族都必须按爵品配置鼎数,用以“辨等级、明尊卑”。据文献及考古发现,西周时期的“列鼎制”规定,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
2.簋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胡簋”的图片,并进行讲解
簋是盛黍、稷等食物的容器,在商代晚期、西周、春秋时期较为流行。簋是商周时期重要的礼器,可代表贵族的不同等级,常在宴享和祭祀时,以偶数与列鼎配合使用,如八簋、六簋、四簋及二簋等。商代簋形体厚重,多为圆形、广口、深腹、圈足,两耳或无耳。器身多饰兽面纹。1978年,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齐村出土的西周“胡簋”是现存商周青铜簋中最大的一件,堪称“簋王”,现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3.簠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铜蟠虺纹双耳簠”的图片,并进行讲解
簠是中国古代祭祀和宴飨时盛放黍、稷、粱、稻等饭食的器具,主要盛行于西周末春秋初。簠的基本形制为长方形器,盖和器身形状相同,大小一样,上下对称,合则一体,分则为两个器皿。
4.敦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青铜兽面纹三足敦”的图片,并进行讲解
敦是盛放饭食的器具,出现于春秋中期。敦在春秋时期为圆体、加盖,到战国时期演变成盖器同形,全体呈卵圆形,俗称“西瓜鼎”。
5.豆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青铜蟠螭纹豆”的图片,并进行讲解
豆为盛食器,用于盛放腌菜、肉酱或调料,作为礼器时常以偶数出现,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豆器浅如盘,下有把,圈足,大多数有盖。
(二)酒器
酒器是盛酒的青铜器,包括尊、壶、爵、角、觚(g$)等。中国古代有“无酒不成礼”之说,酒器自然就成了祭神享祖、礼仪交往、宴宾会客等活动时的必备之物。
1.尊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四羊方尊”的图片,并进行讲解
尊是一种盛行于商代至西周的大型盛酒器,其基本造型为敞口、高颈、圆腹或方腹、高圈足,尊上常饰有动物形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案 第4课 探索能力与价值观.docx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案 第5课 探索工作世界.docx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案 第6课 职业生涯决策.docx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案 第7课 职业决策行动(一).docx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案 第8课 职业决策行动(二).docx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教案 第4课 大学生自我意识.docx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教案 第5课 大学生的学习.docx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教案 第6课 大学生的压力与情绪管理.docx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教案 第7课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docx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教案 第8课 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docx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第11课 传统建筑.docx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第12课 传统节日文化.docx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第13课 服饰文化.docx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第14课 传统饮食文化.docx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第15课 天文学和数学.docx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第16课 农业和医学.docx
- 《新时代劳动教育教程》教案 第4课 一脉相承:用工匠精神照亮前行之路.docx
- 《新时代劳动教育教程》教案 第5课 自力更生:积极承担家务劳动(一).docx
- 《新时代劳动教育教程》教案 第6课 自力更生:积极承担家务劳动(二).docx
- 《新时代劳动教育教程》教案 第7课 同心协力:共筑美丽和谐校园(一).docx
最近下载
- 石油化工紧急冲淋系统设计规范 SHT 3205-2019.pdf
- 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实践考核真题精髓版.pdf
- 课件中国成人心肌炎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2024.pptx VIP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徐建平)785-2课件 第9章.pptx VIP
- 原始点医学手册文字版.pdf
- 2024年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ANSI-AWS D1.1-D1.1M 2010 美国钢结构焊接规范 中文版.pdf
-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pdf VIP
- -高三英语公开课(试卷讲评课)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pptx
- 2024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卷(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