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也
在不断深入,相应的监管措施及法律规定也日趋全面。
特别是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下称《监察法》)
颁布以来,明确将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纳入监管范围。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下称《政务
处分法》)的实施,更是进一步明确将国有企业管理人
员纳入政务处分的对象范围,为规范监察机关政务处分
提供了基本遵循。
一国有企业政务处分对象范围界定
结合《政务处分法》第二条及《监察法》第十五条第三
款规定,政务处分的对象应当包括国有企业管理人员。
为进一步准确定义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范围,根据中央
纪委国家监委法规室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释义》)一书,所谓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范围包括“国
有独资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含国有独资金融企业和国
有控股金融企业)及其分支机构的领导班子成员,包括
设董事会的企业中由国有股权代表出任的董事长、副董
事长、董事,总经理、副总经理,党委书记、副书记、
纪委书记,工会主席等;未设董事会的企业的总经理(总
裁)、副总经理(副总裁),党委书记、副书记、纪委
书记,工会主席等。此外,对国有资产负有经营管理责
任的国有企业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包括部门经理、部
门副经理、总监、副总监、车间负责人等;在管理、监
督国有财产等重要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包括会计、出纳
人员等;国有企业所属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国有资本参
股企业和金融机构中对国有资产负有经营管理责任的人
员,也应当理解为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范畴,涉嫌职务
违法和职务犯罪的,监察机关可以依法调查。”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不因退休或离职
而脱离监管,对于已经退休的国企管理人员退休前或退
休后存在违法行为的,依然可以立案调查并根据案件结
果相应调整待遇。
此外,并非所有的国有企业工作人员都属于《政务处分
法》的监管范围,对于普通岗位的国企员工,鉴于其与
国有企业之间劳动合同关系,因劳动者违反国有企业的
相关规定,应当由国有企业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管
理。
二国有企业政务处分的种类及影响
(一)国有企业政务处分的种类
根据《政务处分法》第七条、第八条之规定,政务处分
的种类的分别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
开除,相应的处分分别为警告六个月、记过十二个月、
记大过十八个月、降级和撤职二十四个月。
(二)国有企业政务处分的影响
对于受到政务处分的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而言,在政务处
分期内,不得晋升职务、岗位等级和职称;其中,被记
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的,不得晋升薪酬待遇等级。
被撤职的,降低职务或者岗位等级,同时降低薪酬待遇。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在处分期内表现良好且未再给予政务
处分的,政务处分期间届满后晋升职务、职级、衔级、
级别、岗位和职员等级、职称、薪酬待遇不再受原政务
处分影响。但需要说明的是,如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被降
级或撤职的,即便处分期间结束,也不恢复原级别、职
务。
三政务处分与行政处分、党纪处分的差异对比
在适用对象方面,依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2
条规定,行政处分的对象限于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之
相比,政务处分的对象为公职人员,其适用范围在行政
机关工作人员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此外,党纪处分的
对象应为党员。因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公职人员、党员
在界定标准上的不同,实践中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或公职
人员同时具有党员身份的现象极为常见,因此,该三者
在适用对象范围上呈现交叉适用特征。
在处分权限方面,依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
34条规定,行政处分应由任免机关或监察机关决定。与
之相比,政务处分的决定由监察机关作出,党纪处分的
决定由各级党组织作出。
在处分种类上,行政处分和政务处分均明确列举了警告、
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该六类,而党纪处分
的种类主要包括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
察看和开除党籍。
四国有企业政务处分的注意要点
(一)注意政务处分与国企内部规章制度有效衔接
注意国有企业劳动人事合规。随着《政务处分法》明确
将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纳入监管范围之后,对国有企业管
理人员的政务处分有了明确依据。但根据《政务处分法》
第二十六条规定,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被开除的,政务处
分决定生效之日起,应当解除其与所在机关、单位的人
事关系或者劳动关系。需要说明的是,国有企业管理人
员作为劳动者,与国有企业之间同时存在劳动关系,劳
动关系的解除、劳动岗位的变更、薪资待遇的调整应当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实施,而不能仅依
据《政务处分法》即解除与国有企业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插图精美插图极品.ppt VIP
- 《课程与教学论》.pdf VIP
- 2025杭州市临安区城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招聘8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糊盒检验标准.doc VIP
- 专题21.5 二次函数的应用【九大题型】(举一反三)(沪科版)(解析版).pdf VIP
- 3月份安全生产会议记录 .pdf VIP
- 数据结构(第5版)(C语言版)邓文华习题、实验答案及实验原程序.doc VIP
- 有关教师轮岗实习心得5篇.docx VIP
- 2026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招聘5人考试参考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华为ICT大赛中国区(实践赛)-云赛道往年考试真题(附答案).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