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企业集团发展历程分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这么大的市场、资源和很好的机制,在中国国内就可以成为

世界一流。

管理必须和世界比,不必非国际化!三七律是客观规律,不必非

平衡化!

01各主要国家的世界500强

我们来看中国企业在世界上如何增长的。

纵观世界500强榜单的中外企业数量变化,有五个关键历史节

点。

第一个节点是1995年的美日双雄。1995年《财富》杂志第一次

发布世界500强,美企151家,日企149家,美日两国就占500

强中的300家。法德英分别37、35和33家,其中日本企业的

营收排名第一,那是日本企业最牛的年代,而中国只有3家入榜。

第二个节点是2001年的美企独霸。自1995年到达149家顶峰之

后日企一路下跌,美企则在2001年达到184家,日企减至103

家,2002年美企则进一步达到创纪录的198家,日企进一步减

少至88家,但依然排名第二。20年前的那一年,中国大陆企业

入榜11家。那一年,人类进入21世纪,中国加入WTO,那一年,

中国企业联合会开始发布中国企业500强。

第三个节点是2009、2010年中企超英、德、法企。进入新世纪

后,已走过改革开放20年风雨历程的中国大企业开始走上“开

挂”的成长历程。2009年中企入榜37家,超过英企的27家,

2010年中企入榜43家,超过法企的39家和德企的37家。

第四个节点是2012、2013年中企超日企。随着中国GDP在2010

年超过日本,2012年中日大企业追平到68家,一年后中企入榜

86家,超过日企的62家。

第五个节点是2019年中国成为第一。其后岁月,美日企业继续

“降”,法、德、英企业继续“稳”,中国企业继续“长”,终

于在2019年超美。2019年,中国大陆企业121家(含中国香港、

中国台湾地区133家)对美企121家,日企53家。

2021年最新榜单中,中国大陆企业增加到132家(含中国香港、

中国台湾地区143家),美国122家,日企依然53家。

从20年前的望尘莫及,然后的奋起直追,到今天的并驾齐驱。

美国、日本GDP增长和世界500强家数

中国和世界的企业地位在发生较大转变,我认为讲规律讲的是

拐点。

1995年是日本国运一个拐点:149家到53家。

2001年是美国国运一个拐点:197家到122

家。

进入新世纪是中国经济和大企业成长的一个拐点,美欧日的金

融、欧债和环境危机,加速了中美乃至中国和世界企业地位的较

大转变。

可以说,搭上了中国这趟快车,就有了做大做强的机会!未来我

想也是如此。

0220年有得有失

我们来反思一下,20年来我们的得失是什么?得在于我们做大

了,而且速度还很快;失在于虽然大了,但是不太强,在技术层

面还不太优。

所以中国企业过去靠什么在成长?

中国企业靠机会导向,客户导向,灵活应变,响应速度快,规模

扩张快。

但是还“大而不强”,和世界一流企业相比,营收规模上来了,

但盈利水平有差距。从无到有了,但还是“有而不优”,品牌地

位有差距。

这符合“先做大,再做强;先做有、再做优;先机会,再战略”

的企业成长的基本规律。

我们讲“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基本规律是对的。

但是,我们不能停步,建设做强、做优和做局的世界一流企业是

下阶段的核心任务。目前是爬坡阶段,要么上去,要么下去,逆

水行舟,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中国人必须要成功,任重道远。

过去,与世界一流大公司相比:我们是工人,他们是客户,我们

是员工,他们是老板,我们是学生,他们是老师,我们是选手,

他们是裁判,我们是玩家,他们是庄家。

我们卖产品,他们卖品牌;我们卖市场,他们卖技术;我们卖资

源,他们卖文化;我们卖力气,他们卖概念;我们人赚钱,他们

钱赚钱。

如何改变这种方式?从地利的角度来看,什么企业能够做大做强

做优?

03中国企业500强的国内地域分布(2020)

中国的500强企业地域如何分布呢?主要分布在沿海和大城市

里。在大城市里能够聚集信息、人才、资金等等。

东部集中化: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分

东部主要是集中,用比例来讲叫三七率,30%的地方聚集了70%

的地方。

而且多年没什么变化,如何去协调往内陆做?

在经济资源条件自发汇聚与国家政策积极引导下,目前我国已经

基本形成了包括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成渝和长江中游的五

大经济圈。

进一

文档评论(0)

秋天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