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时代设计审美观念的变化对中国首饰设计的影响
早期首饰只指佩带于头上的装饰物品,所以中国曾经将首饰称“头面”。之后首饰指用各种金属或宝玉石材料制成、起装饰作用的饰品。这也是现在狭义的首饰的定义。如《红楼梦》第九二回:“说着,打怀里掏出一匣子金珠首饰来。”广义指用各种材料装饰人体及相关环境的物品,本文使用广义的定义。首饰在除去装饰功能外,还拥有表现身份、区别等级的功能。而随着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现代社会对新材料的使用达到了过去无法想象的地步,也使首饰与其他门类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1首饰的起源和发展
人类佩戴首饰的精准时间很难考证,只能从出土实物中觅得一些蛛丝马迹。考古发现,原始的首饰形式主要有:项饰、腰饰、臂饰、腕饰、头饰等,而这些形式中尤以项饰和腰饰为主。人们佩戴首饰的首要目的是美化自身、彰显魅力、提高对异性的吸引力等。原始人审美的发展对打扮的需要促进了首饰的发展。1930年,中国学者在北京周口店龙骨上顶部的“山顶洞”,发现了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的洞穴遗址,这里不仅有代表八个不同个体的人骨化石,还有许多穿孔的饰物[1]。这些饰物有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光滑、规则、小巧、美观。从饰物的材料、形式、组合方式看也有一些特点,如低硬度的用料、接近材料原型的简单加工形式,以及相同形状的重复组合。“首饰”上还带有很多用赤铁矿染成的红色[2]。这些穿孔饰品是目前中国发现得最早的“首饰”。虽然只是用原始的方法将自然物进行简单加工,但这已经是现代种类繁复的首饰的雏形。可以看出,早期人类已经具有了一些对于形式美感的认知,并将这种形式美感运用于首饰之上。
首饰的发展是多元因素共同影响的,在早期主要包括原始巫术及由巫术起源的艺术、自然模仿与图腾崇拜、劳动以及由劳动起源的审美等。之后各个朝代的发展中,有各种宗教及流派、政治经济、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等的影响。这些因素先影响了当时的审美,再由首饰的变化反映出审美的变化。由此可以大致推断首饰及首饰的发展带有宗教性、艺术性和情感性等特点。虽然与服装相比,首饰的实用性不甚强烈,但却是服装乃至人类心灵的点睛之笔。时代的审美是与社会变迁挂钩的,虽然所有门类的设计都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变化,但由于首饰大小限制了承载的信息量,所以这种变化更为精简巧妙。可以说,首饰是时代的缩影。
2历代首饰设计审美变化概述
原始社会对自然物进行加工,将顶端尖锐或片状的石头作为捕猎用具和生活用具。李泽厚先生认为审美源于劳动,以用为本的概念形成了最原始的审美。这种审美也为首饰赋形:以石块、海贝、兽骨等为材料,用打磨、刻纹、抛光等技术进行加工,有的染成红色进一步美化。这种磨光、钻孔和穿绳,在作为装饰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实用的功能。
随着生产力发展,夏商周时期最典型的是青铜工艺,充满神秘气息,纹饰多为带有神话色彩的饕餮纹、夔纹、凤纹等[2],充分显示出奴隶主统治阶段希望用神灵的观念来威慑奴隶阶层的意图。造型、纹样和铸造工艺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陶瓷工艺也有新发展,但首饰的发展仍以玉石雕刻为主。
秦汉时期玉制礼器减少了很多,但此时期作为装饰的各种玉佩饰出土不少。除了玉和黄金这样的主流材质外,木饰品也大量出现,基于木质饰品的漆器工艺也得以发展。
魏晋南北朝首饰金银器数量较多,金银器的社会功能进一步扩大,制作技术、器形和图案也不断创新,掐丝镶嵌、焊缀金珠等手法盛行。
唐代金银器纹样丰富多彩,包括动物纹样与植物纹样,工艺技术也极其复杂、精细。宋代首饰主要有头饰、耳饰、颈饰、腕饰、腰饰、带饰等,且材质多以玉器为主。辽、金、元时期崇拜及使用玉器,制玉工艺达到了一定的水平。金人与元人皆有帽顶加饰件的习俗。辽、金、西夏、元时期多有鎏金银冠和金步摇钗头饰、耳饰、银项圈、项饰、臂饰、革带、佩饰等[3]。
明朝时期的首饰继承了宫廷首饰的种类和造型,民间首饰也得到很大发展。宫廷首饰贵在精细复杂,民间首饰实用性更强,表现出强烈的生活气息。清朝金银首饰趋于华丽、浓艳,宫廷气息也越来越浓厚。首饰雍容华贵与色彩斑斓、满眼皆是的龙凤图案象征着皇权[2]。这些首饰审美变化是多因素的共同结果,其中有一些因素影响较大。
3影响时代首饰设计审美观念变化的因素
3.1儒释道对首饰审美发展的影响
儒家思想维护礼,首饰作为“礼”的外在表现形式格外被注重。儒家认为“玉有五德”“六器六瑞”,所以各种玉制首饰受到高度的重视[8]。因此,玉器的佩戴较其他材质首饰更加常见;宋朝时以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强调封建的伦理常纲,提倡“存天理,灭人欲”,首饰作为人对美追求的欲望被限制,唐代富贵繁华的风格转变为清冷消瘦的宋代文人风格。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便与中国本土儒道两教产生关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中国化进程,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呈现出不同的首饰造形特征。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学的兴起使人们挣脱了正统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沸石转轮 RTO设计方案.docx VIP
- (完整版)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组织设计.pdf VIP
- 江苏省南京市2026届高三年级9月学情调研英语试卷(含解析,无听力音频无听力原文).pdf VIP
- 人教版(PEP)六年级英语上册复习知识点.doc VIP
- 地方高校工科类微专业建设策略.pptx VIP
- 2023年湖北恩施州鹤峰县选调工作人员11人笔试历年高频考点-难、易错点荟萃-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大唐集团工程管理制度.docx VIP
- 人教版(PEP)六年级英语上册复习知识点.pdf VIP
- 三洋电梯图纸VF210-VF310-VF320-VF330电气原理图纸SANYO-E-01.pdf
- 外国教育史课件.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