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PAGE1
PAGE
PAGE1
识用典之妙,品诗意之醇
——《选择性必修中册·古诗文诵读》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完成典故在四首古诗中不同位置、不同用法、不同作用的比较研习;
2、重新认识用典,经由典故的妙用通向诗情诗心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品味词中用典的技巧;
2、让学生体验在对比中体会、在联系中思考的学习经历。
【教学手段】
多媒体
【课堂实录】
梳理比较,异中寻同
导入: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选择性必修中册“古诗词诵读”中的四首古诗。我们先来明确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高适的《燕歌行并序》、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李商隐的《锦瑟》和陆游的《书愤》。
课前,同学们结合书下注释和诗后简析进行了自主诵读,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了课前的学习任务。现在请同学们交流课前学习的成果,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生:在高适的《燕歌行并序》中,我仿佛看到了一场刀光剑影的战争,战士们都在厮杀,十分英勇。旌旗如云,鼓角争鸣,让人在初读时便感受到了悲壮的氛围、慷慨的笔调。边塞的苦寒,不禁让我想起了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生:同样是写音乐,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似乎与高一时学习的白居易的《琵琶行》不同,我好像听到了很多不一样的声音,嘈嘈杂杂,震耳欲聋,冷气寒光,我仿佛在许多神话故事里穿梭,有跌宕起伏之感。
师:从同学们的分享中老师读出了“用心”二字。因气求声,披文入情,相信同学们一定是掌握了解读诗歌的方法,才能如此准确地解读、真切地表达。不过,悲壮慷慨是边塞诗、爱国诗的共有特点;变化多端又是描摹音乐所共有的特性,符合音乐的特点。那么,如何才能读出每一首诗的独特之处呢?我们再来看同学们完成的课前学习任务。老师进行了整合与梳理,同学们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四首古诗虽然作者不同、时代不同、情感不同,但都使用了“用典”的手法。
师:同学们慧眼!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由“用典”进入这四首古诗:识用典之妙,品诗意之醇。
察而入微,区以别之
师:刘勰在《文心雕龙·事类》里这样诠释“用典”:“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现在请同学们完成以下任务:投影:这四首古诗,用典的作用各有不同。请同学们选择一两处典故,赏析其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表格。
师:我们先请《燕歌行并序》小组分享他们研习的成果。
生:“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这一句用了典故。李广将军出现在后代的很多诗文中。司马迁评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首诗写了一场失败的战争,所以更为怀念骁勇的李广将军,表现了诗人对胜利的期盼,对英雄的期盼。
师:有理且在理。这的确是一场失败的战争:敌方“烈火照狼山”“凭陵杂风雨”,而我方“孤城落日斗兵稀”“力尽关山未解围”。可是,我们分明看到了战士们的拼死力战——“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可结果却是“相看白刃血纷纷”。
同学们不妨尝试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诗人为何在篇末援引李广这一典故呢?在诗人看来,这场战争失败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生:在篇末援引李广的典故与诗作之前描写的那些骄横的将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在最危急的时刻,战士们在前线杀得昏天暗地,可将军们却远离阵地,寻欢作乐。
生:“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这是临战前的自信和轻敌。“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这是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这些描摹,貌似威武荣耀,其实是在为失败埋下伏笔。
师:诗人把笔端指向了将军与战士们之间的矛盾,对比越是严酷,战士们的内心就越发痛苦。“死节从来岂顾勋?”奋不顾身的战士们,难道仅仅是为了获得个人的功勋吗?诗人不由得想到了李广将军。《史记》中是这样记载李广将军的
(投影):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师:李广将军时时身先士卒,处处爱护士卒,而眼前的将军们呢?贪功冒进,骄横享乐,不顾战士们的生死,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又是多么深刻的讽刺啊!从汉到唐,千载悠悠,边塞战争不计其数,驱士兵如鸡犬的将帅也数不胜数,可飞将军李广千百年来只有一个,怎能不叫人苦苦追念呢?师:同学们,你们感受到诗人在篇末用典的深意了吗?
生:诗人以李广作为全诗的终结,饱含着对战士们的同情。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失败”二字来概括这场战争,事实上,这是一场先胜后败的战争,失败的原因复杂而深刻。所以,诗作末了,诗人领着我们回望千年前的李广,再让我们审视这场战争,这种对比,这种张力,就像发出了最强音,余音袅袅。我想,这就是所谓的言有尽而意无穷吧。
师:说得太好了。诗人以典为结,有对比,有批判,有对战士们的同情,更有对未来的期盼。前面的长篇,都在为这句蓄势,有此一句,点亮了主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3.1《百合花》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4.《窦娥冤(节选)》课堂实录+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 7.1《风景谈》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 14.2《变形记》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 2.2《红烛+》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12.《祝福》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 3.2《哦,香雪》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4.1《喜看稻菽千重浪》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7.1《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 9.3《声声慢(寻寻觅觅)》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14.2《荷塘月色》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第一单元《鲲鹏击浪》+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docx
- 第3课《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 第17课《孤独之旅》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 第22课《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 第16课《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 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 第17课《壶口瀑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 第5课《孔乙己》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pptx
- 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文档评论(0)